- 第2節(jié) 惹不起,咱還躲不起?
-
古時有個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起因是孟母為了讓孩子有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根本原因是孟母無力改變外界的大環(huán)境。這就應了那句老話:惹不起,咱還躲不起嗎?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對于我們必須為之奮斗終生的人體清潔事業(yè)而言,這仍然不失為金玉良言。道理很簡單,盡管人體自身的代謝清理機制一直很努力,但當大環(huán)境已定,垃圾量大到注定除之不盡的時候,那就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了。既然明明有可能輕松一點兒,干嗎還要永無止境地冒著槍林彈雨沖殺,直到精疲力盡呢?
不立危墻
有這么個很老套的故事:話說某富翁招聘司機,首要的問題當然是司機能保證他的安全。于是設考題問應聘者:開車離懸崖多遠,車才不會掉下去。第一位應聘者說1.5米,第二位說1米,第三位說他技術更高超50厘米即可……事實上,以上三位應聘都不成功。那么成功的應聘者說了什么呢,30厘米嗎?當然不是,答案是:根本就不靠近懸崖!
“君子不立危墻之下”,從源頭上杜絕安全隱患,這才是最根本的安全之道。我們要清理人體垃圾,首要的是從源頭上先杜絕垃圾、遠離垃圾!
這道理很簡單,但是我們常常因為種種原因僥幸、忽略或做不到。比如,明知道當?shù)刂亟饘傥廴緡乐兀呀?jīng)有孩子血鉛含量超標,還搬家過去,或不趕緊讓自家小孩轉學;明知門口的小河邊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血吸蟲釘螺,還下河游泳或直接在河里洗衣、喝水;明知道河水污染嚴重,還在河中養(yǎng)魚喂蝦,自己食用或上市銷售……類似這樣的情況,在現(xiàn)實生活中越來越多了。
有時候,遇到因此而生病的那些患者,問他們:“你明知道老家土壤和水源污染嚴重,有其他小孩重金屬中毒,反正自己也在外地打工,你干嗎不把孩子帶身邊上學呢?答案往往是“帶在身邊更麻煩”“花銷更大”;問血吸蟲病人知道當?shù)睾铀醒x嗎?“知道”!澳菫槭裁催要喝呢?”原因居然是“打井太費事”“村里水廠的自來水有股漂白粉味”“自來水每年要交錢,也還有別人就在門口挑水喝呢”……這樣的對話,實在讓人無語。再問下去,就成了抱怨和痛訴大會,似乎責任就都在黑心工廠、政府部門失責等等了,自己沒半點問題。
如果說這些只是鄉(xiāng)下人的小農(nóng)意識在作怪,我們那些買了建在垃圾場上的樓盤的、建了污染嚴重的化工廠在自己小區(qū)隔壁、放任造紙廠的污水源源不斷地排入河道的城里人……——黑心開發(fā)商固然有問題,政府也許也有責任,這些責任固然都有主體,人神共憤,你可以指責數(shù)落。但是最關鍵和現(xiàn)實的問題,健康是自己的,病了你會費更多的事花更多的錢,你難道不是最該對自己的健康負責的人嗎?既不主動制止污染,又熟視無睹地與污染源相伴,這樣,重金屬中毒、口腔鼻腔癌、不孕不育等等問題不纏上你纏誰呢?孟母尚且能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而不辭辛勞數(shù)次搬家,不客氣地說,我們某些現(xiàn)代人的健康意識連數(shù)千年前的老太太都不如。
要么你走,要么你讓它們走,總之是離得越遠越好,這才是從根源上清理體內(nèi)垃圾和毒素之道。
病從口入
這些年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食物越來越豐富,食物的來源也越來越多樣化,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也不管能吃不能吃,幾乎全都列入了食品單。
所謂“病從口入”,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面:一是本身有問題的食品;一是食品本身沒問題,但是搭配不當會產(chǎn)生問題;一是食品本身不僅沒問題,相反還是營養(yǎng)豐富得美食,但是人體攝入過量積累成了問題。
本身有問題的食品,又可以分很多種情況:一種是明知道有問題的食品,可能有人很奇怪,我們?nèi)祟愑羞@么傻嗎,明知道吃不得還要吃?但這確實是事實,比如眾所周知印有“吸煙有害健康”宣傳語的香煙,再比如富含黃曲霉素的發(fā)霉了的玉米和生姜,含鉛量較高的皮蛋,亞硝酸鹽含量很高的隔夜菜湯,過了保質期的牛奶,已經(jīng)部分腐爛的蔬菜、瓜果……人們或因為生活習慣、或因為愛其風味、或出于節(jié)儉,明知吃的就是垃圾甚至毒素,還是照吃照抽不誤。一種是明知道有問題,但是可以避免,而未避免的。比如時常見諸報端的吃多了龍蝦、螃蟹或田螺導致腦內(nèi)寄生蟲等問題,這就是明知道有寄生蟲,如果清洗和烹調(diào)時防范到位就是美味,反之美味就會變成垃圾和毒素。一種是尚不確定其安全性的,比如目前安全性尚無定論的轉基因食品,有人說沒問題,有人說有問題,短期內(nèi)食用好像確實沒問題,但是長期食用又如何呢,我們無法知道,因為沒機會試驗和驗證。那么,它的安全性既然未得到驗證,這本身就是問題。還有類似的,人類以前從未列入食品單的山珍海味和野獸,其安全性存疑。還有一種是原本沒問題,現(xiàn)在卻成了問題食品的,比如地溝油、鎘大米、塑化劑白酒、三聚氰胺奶粉、蘇丹紅辣椒、避孕藥黃瓜和黃鱔、“瘦肉精肉”、敵敵畏火腿腸、劇毒農(nóng)藥姜……一方面可以說是防不勝防,另一方面則正是因為防不勝防,所以我們更要加倍謹慎提防。
在我國,食品搭配不當?shù)膯栴}也很嚴重,首先是觀念上對飲食宜忌不夠重視,另外,對于營養(yǎng)學和食品的知識也不夠。比如,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食物分寒、涼、溫、熱四性和酸、甜、苦、辛、咸五味。一方面,熱寒要平衡才有利健康,過熱過寒都易致。ㄒ簿褪乔拔乃Q,上升到“毒”的高度的寒毒和熱毒了);另一方面,五味各自對應“靶器官”五臟,少了則營養(yǎng)不夠,多了又會過猶不及,所以也要注意搭配和調(diào)節(jié)平衡。而從西醫(yī)的角度,不同的食物都富含一些主要成分,如果同時進食,相互之間就可能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無法消化的垃圾和結石,甚至是毒素。比如,螃蟹不可與柿子同吃,一方面兩者都性寒,多食易腹瀉;另一方面,蟹肉的蛋白質較豐富,而柿子含很多鞣酸,蛋白質遇到鞣酸后會凝結成硬塊,形成結石或“柿團癥”。再比如,海鮮味道鮮美,酒足飯飽之余上點水果當然也很愜意,但是很多海鮮富含五價砷化合物,而水果大多富含維生素C,兩者大量同食可生成三氧化二砷,這就是令人聞之色變的砒霜。再比如,夏天嫩綠的菠菜人人都想吃,而豆腐清熱解毒,也是夏天的常用食品,兩者都是好東西,但如果常同食就可能慢慢導致我們體內(nèi)出現(xiàn)結石了,因為菠菜富含草酸,豆腐富含蛋白質和鈣,當菠菜遇上豆腐會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鈣,久而久之,結石又怎會不在你體內(nèi)“生根發(fā)芽”呢……類似的例子不少,而危害更大的,是中藥材間的配伍失誤。在我國南方,向來有在湯、煲里面添加中藥藥材制作藥膳和進補湯劑的習慣,現(xiàn)在,此風也漸漸由南方向北方地區(qū)擴散。很多人以為進補當然對身體好了,其實不然,這里面也很有講究,甚至會導致問題:一是配伍不當,補品變毒品;一是不該補而補,過猶不及。中藥材的配伍禁忌,歷代中醫(yī)總結出了“十八反”和“十九畏”,詳細內(nèi)容可見本節(jié)后面的小貼士,建議有做藥膳和進補的朋友背下來或貼在廚房。
近年出現(xiàn)了很多營養(yǎng)過剩和“富貴病”,或“補藥吃多了流鼻血”的問題。這一方面說明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方面也給我們敲響了“一定要管住嘴”的警鐘。少吃大葷,是預防和緩解冠心病、動脈血管硬化和高血脂的根本途徑;大魚大肉之余,多吃點蔬菜雜糧;豆?jié){營養(yǎng)豐富,可是其所含的類似雌激素對長期服用的男性有副作用;精糧雖好,可是糧食表皮所含的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也同時流失了,常吃易營養(yǎng)失衡,應有意識地搭配點兒粗糧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另外,不要盲目以為進補就有益無害,尤其不要自作主張自行食用補品,很多補品對人體的內(nèi)分泌都有影響,臨床上碰到因亂進補而大冒其痘甚至長胡須的女性、內(nèi)分泌失調(diào)的女性、脂溢性皮炎和脫發(fā)的男性都不少。
食物、藥物、毒物
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中,除了人體必需的七大營養(yǎng)素(礦物質、脂類、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水和膳食纖維)之外,還含有大量的、數(shù)以萬計的所謂“非營養(yǎng)性”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很多具有潛在的藥理作用,可以調(diào)節(jié)體質和治療疾病。同時,“是藥三分毒”,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它的某些特性可以用來建功,也必然會有相應的毒害。
比如,我們?nèi)粘I钪谐S玫纳,除了含上述的七大營養(yǎng)物質外,它還含有姜油酮、姜辣素、姜酚、姜烯、姜油萜、水茴香萜、樟腦萜、桉葉油精等“非營養(yǎng)”成分。從中醫(yī)的角度,姜具有發(fā)散風寒、化痰止咳、暖胃止嘔的作用。與此同時,其所含成分也可以刺激泌尿系統(tǒng)的黏膜,加重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炎癥反應,如果我們僅僅只是從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的角度去注重它的營養(yǎng)性,就搭配其他食物攝入,對于本身有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人,豈不是罪莫大焉?另外,更要命的是,一旦生姜霉變,就會產(chǎn)生一種黃樟素,使肝細胞變性壞死,進而誘發(fā)肝癌,這時候哪里還是營養(yǎng)食物,完全是毒藥了!如果說上述狀況還是特例,那我們可以看看平時——對于同一個人,平時吃些生姜,能增加食欲,是好的食物;感冒或受了風寒,喝杯熱姜湯或姜茶,發(fā)汗散寒,是好的藥物;而一旦內(nèi)火偏盛、口鼻出血,此時再吃生姜,辛熱助火,相當于火上加油,那就是“毒物”了。
這只是一個普通的例子。
事實上,我們所吃的很多的食物,從營養(yǎng)成分而論,它是食物;從某些非營養(yǎng)而有效的成分來看,它可以是對癥的藥物;而從有害成分,或者某些特定群體或特定時刻而論,它就是毒物。以糖為例,對于健康人,糖是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是很好的食物;對于低血糖病人,一杯糖水就是立竿見影的藥物;但是對于糖尿病人,糖就是加重病情的“毒藥”了!再比如,辣椒富含維生素C,如果僅僅只是從營養(yǎng)學的角度上看,它是補充維生素C的食物。人體如果缺乏維生素C,會導致血管脆弱而出血,比如我們常見的因缺乏維生素C而致的牙齦出血。那么,理論上,補充維生素C,也即多吃辣椒,對于解決牙齦出血應該很有效。但是,如果牙齦出血本身是因為陰虛火旺所致,再吃辣椒這種辛辣之物助火,豈不是火上澆油了!
類似的例子很多,這說明,僅從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的角度來吃,是無效甚至適得其反的。這里面牽涉到的,實際上是中醫(yī)辨證施治的問題。仍以上述牙齦出血為例,補充維生素C沒錯,錯的是吃辣椒,因為辣椒性熱,助火。如果我們換一個,換成吃黃瓜,黃瓜也富含維生素C,但是黃瓜性涼,那么以吃黃瓜來解決這位病人牙齦出血的問題,就是恰如其分的——一方面以涼性食物降火,一方面補充維生素C解決血管脆弱的問題。
所以,吃的問題,還真不是個簡單的問題。我們能做的,一是多學習相關知識,一是“管住你的嘴”!
小貼士一些不能吃的肉類食品
1)雞臀尖。俗稱“雞屁股”,即雞肛門上方的肥肉塊,是雞身上淋巴最為集中的地方。淋巴中的巨噬細胞有很強的吞噬細菌和病毒的能力。但是,它只能吞食這些毒物,卻無法消除這些有害物質,所以雞臀尖就成了貯藏細菌、病毒和某些致癌物質的“倉庫”。因此,在宰殺時應將其除去。
2)豬肉棗。指豬肉中的暗紅色和灰黃色的肉疙瘩,是豬的淋巴結,由于淋巴細胞對病原菌和病毒有吞噬作用,因而肉棗聚集了很多有毒物質,食后對人體健康不利。
3)兔臭腺。兔身上有三對腺體,一對是位于雄兔的陰莖背或雌兔的陰蒂背兩側皮下的白色鼠鼷腺;第二對是緊挨著白色鼠鼷腺的褐色鼠鼷腺;第三對是位于直腸末端內(nèi)側壁上,呈鏈狀的直腸腺,其味極臭,對健康不利,故不可與兔肉同食。
4)魚腹黑膜。魚腹內(nèi)有一層黑色薄膜,緊緊黏附在腹腔內(nèi)壁。這層膜可保護魚的腹腔內(nèi)壁不受內(nèi)臟器官的磨損,同時又是阻礙內(nèi)臟器官內(nèi)各種有害物質通過腹腔壁滲透到肌肉中的屏障。魚腹黑膜中含有大量的細菌、臟物、農(nóng)藥等,食用后會出現(xiàn)反胃、嘔吐、腹瀉等癥狀。
5)小腰子。即動物腎上腺,位于腎(腰子)的前端,呈褐色。由于小腰子內(nèi)含有激素,燒煮時不易被破壞,如果經(jīng)常食用會發(fā)生腎上腺素過剩,從而擾亂人體正常的生理節(jié)律。
6)牲畜甲狀腺。牲畜的甲狀腺位于咽喉的后部和氣管附近,一般分為兩個側葉,其內(nèi)含有大量的甲狀腺激素。人食用動物甲狀腺后,會使體內(nèi)甲狀腺激素濃度劇增,引起類似甲狀腺功能亢進的中毒癥狀。
延伸閱讀中藥性味功能口訣
中藥品種多,性能各不同;
寒涼能清熱,溫熱祛寒用;
辛味能行散,甘緩能補中;
苦味能泄降,酸澀收斂功;
咸味能軟堅,淡滲利水通;
甘寒能養(yǎng)陰,芳香必止痛;
麻舌常有毒,香竄開竅能;
氣味相結合,配伍貴變通。
用藥禁忌
俗話說,病從口入,其中重要一點就是藥物本身的毒性以及搭配、用藥禁忌,只有了解這些,才能確保用藥安全。
用藥禁忌主要分四個方面。
一、有毒中藥
這里所稱的有毒中藥,是指列入了國務院《醫(y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的中藥品種。即:砒石、砒霜、水銀、生馬錢子、生川烏、生草烏、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蟲、紅娘蟲、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黃、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鬧羊花、雪上一枝蒿、紅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紅粉、輕粉、雄黃。
這些,我們在家進行食療時要盡量避免使用,或最好不用。
二、配伍禁忌
所謂配伍禁忌,就是兩種藥物同時使用會產(chǎn)生毒、副作用,或使療效降低或消除。就此,古人總結出了配伍的“十八反”與“十九畏”。
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
烏頭反貝母、瓜蔞、半夏、白蘞、白芨。
藜蘆反人參、沙參、丹參、玄參、苦參、細辛、芍藥。
為了方便記憶,張子和在《儒門事親》中有歌訣:“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萎貝蘞芨攻烏,藻戟遂芫俱戰(zhàn)草,諸參辛芍叛藜蘆!
十九畏
硫磺畏樸硝;
水銀畏砒霜;
狼毒畏密陀僧;
巴豆畏牽牛;
丁香畏郁金;
川烏草烏畏犀角;
牙硝畏三梭;
官桂畏石脂;
人參畏五靈脂。
為了方便記憶,明代劉純在《醫(yī)經(jīng)小學》中有歌訣:“硫黃原是火中精,樸硝一見便相爭,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丁香莫與郁金見,牙硝難合京三棱,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最怕五靈脂,官桂善能調(diào)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順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以上的配伍禁忌,只供用藥時參考,但也不是絕對的。事實上,在古今配方中也有反、畏同用的例子,比如甘遂與甘草同用治療腹水,可以更好地發(fā)揮甘遂泄水的藥效;黨參與五靈脂同用治療胃脘痛,可以補脾胃止疼痛,而藥效無損等。但是,作為我們老百姓,安全第一,既然對“以毒攻毒”不在行,在食養(yǎng)食療時避開就好了,大家可以把它寫下來貼在廚房某處。
三、服藥時的飲食禁忌
所謂飲食禁忌,簡稱食忌,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忌口,即提醒服用某些藥時不可同吃某種食物!侗静萁(jīng)集注》說:“服藥不可多食生葫芫及蒜、雞、生菜,又不可多食諸滑物果實等,又不可多食肥豬、犬肉、油膩肥羹、魚鲙、腥臊等物!边@就指出了在服藥期間,一般應忌食生冷、油膩、腥膻、有刺激的食物。此外,根據(jù)病情的不同,飲食禁忌也有區(qū)別。熱性病,應忌食辛辣、油膩、煎炸性食物;寒性病,應忌食生冷食物、清涼飲料等;胸痹患者應忌食肥肉、脂肪、動物內(nèi)臟及煙、酒等;肝陽上亢頭暈目眩、煩躁易怒等應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熱助陽之品;黃疸脅痛應忌食動物脂肪及辛辣煙酒等刺激物品;脾胃虛弱者應忌食油炸黏膩、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腎病水腫應忌食鹽、堿過多的和酸辣太過的刺激食品;瘡瘍、皮膚病患者,應忌食魚、蝦、蟹等腥膻發(fā)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另外,服用發(fā)汗藥應忌生冷;調(diào)理脾胃藥應忌油膩;消腫、理氣藥應忌豆類;止咳平喘藥應忌魚腥;止瀉藥應忌瓜果,等等。
此外,在古代文獻上,還有甘草、黃連、桔梗、烏梅忌豬肉;常山忌蔥;地黃、何首烏忌蔥、蒜、蘿卜;丹參、茯苓忌醋;茯苓、使君子忌茶;薄荷忌鱉肉;鱉甲忌莧萊;蜜反生蔥、柿反蟹等記載。
四、妊娠用藥禁忌
妊娠期間如果不慎服用某些藥物,可能會引起胎動不安,甚至造成流產(chǎn)。根據(jù)藥物對胎兒影響程度大小,分禁用與慎用兩類。
禁用藥大多毒性較強或藥性猛烈,比如劇烈瀉下藥:巴豆、蘆薈、番瀉葉;逐水藥:芫花,甘遂、大戟、商陸、牽牛子;催吐藥:瓜蒂、藜蘆;麻醉藥:鬧羊花;破血通經(jīng)藥:干漆、三棱、莪術、阿魏、水蛭、虻蟲;通竅藥:麝香、蟾酥、穿山甲;劇毒藥:水銀、砒霜、生附子、輕粉等。
慎用藥大多是烈性或有小毒的藥物。比如瀉下藥:大黃、芒硝;活血祛淤藥:桃仁、紅花、乳香、沒藥、王不留行、益母草、五靈脂等;通淋利水藥:冬葵子、薏苡仁;重鎮(zhèn)降逆藥:磁石;其他如半夏、南星、牛黃、貫眾等。
凡禁用藥都不能使用,慎用藥則應根據(jù)孕婦病情酌情使用。可用可不用的,最好盡量避免使用,以免發(fā)生事故。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請自覺遵守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嚴禁發(fā)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評價:表情: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