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節(jié) 第一章
-
一
一個中國古代文人不管漂泊何處,晚年最大的向往就是回歸故鄉(xiāng)。這事到了近代那些具有世界歷史視野的學者那里就不一樣了,他們會以一生的學養(yǎng)把時間和空間濃縮,然后拄著拐杖站在書房的窗口看著遠方。他們在想:如果生命能夠重來一次,我最希望投生何處?
我很想知道幾位大學者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排在第一的是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因為正是他洋洋灑灑的著作,最早讓我了解了世界各地的不同歷史形態(tài)。
但是,他已經(jīng)去世三十多年,似乎并沒有留下這方面的答案。我,只能在他的著作中猜測。猜測了幾處,都沒有把握。
終于,我突然知道,他曾經(jīng)在一次對話中,留下了答案。
他說,如果生命能夠重來一次,他希望生活在中國古代的西域。因為,那是一個文化會聚的福地。
他所說的西域,是指中國新疆塔里木河、葉爾羌河一帶。
二
我每次去新疆,總會想起湯因比的選擇。
西域,這是一個偉大的地名。漢武帝派張騫“通西域”,是這位帝王,也是整個漢代對世界歷史的杰出貢獻。從此,人類各大文明在那里發(fā)生了最大規(guī)模的匯集、交流和融合。
本來,無論是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巴比倫文明、阿拉伯文明,還是再遠一點的埃及文明、希臘文明、羅馬文明等等,都自成規(guī)模、自享尊榮,很難放得下架子來與其他文明主動融合,除非用戰(zhàn)爭的方式來收納別人。因此,各大文明都在萬分警惕地防范著來自別處的鐵騎戰(zhàn)火。但是,商品流通的誘惑太大了,旅行者口中的描述太吸引人了,因此,彼此都悄悄地產(chǎn)生了一種不約而同的渴望:要找一個地方,展開各大文明之間的非戰(zhàn)爭交往。
這個地方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必須是一個地廣人稀的所在,離各大文明的首府都比較遙遠,使誰也感受不到威脅;二,所有的旅行團隊最想靠近的那個文明,有一種讓大家放心的寬容精神。
能夠滿足這兩個條件的地方,在古代世界的地面上只有一個,那就是西域。于是,在天山、昆侖山和塔里木盆地之間的茫茫大漠,終于成了各大文明溝通的巨大平臺?此谱钊鄙傥幕牡胤剑兂闪俗顭狒[的文化集市。一場場古代的世博會、交易會、嘉年華,不斷地在西域開幕又閉幕,閉幕又開幕。
這么一想,覺得湯因比對那里的選擇,實在很有道理。
古代由西域通向整個亞洲腹地,有北疆的草原之路和南疆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又分南、北兩路,然后在一個地方匯合,翻越帕米爾高原而繼續(xù)前去。兩條絲綢之路的匯合處,是西域開發(fā)最早的城郭叫“疏勒”,也就是現(xiàn)在中國最西的城市喀什,又叫喀什噶爾。
這是歷來所有的旅行家、探險家、行腳僧、商貿(mào)者都必須停步的地方。不管是出去還是進來,都已經(jīng)承受過嚴酷的生死考驗,而前面,可能是帕米爾,也可能是塔克拉瑪干,考驗更大。因此,要在這里收拾一下好不容易撿回來的一條命,然后重新豁命前行。
對很多人來說,這里是生命的最后一站;對另一些人來說,這又是豪邁壯行的新起點。不管是終點還是起點,都是英雄們潑酒祭奠之處?κ驳拿恳淮缈諝,都熔鑄過男子漢低啞的喉音。
世界在這里渴望著被一次次走通,而高原在這里卻顯得寸步難行。一位高大的當?shù)貪h子在昆侖山腳下對我說:“在這里,地遠路險,從有些村子到鄉(xiāng)里去,騎毛驢也要走七天。一個妻子最高的愿望是去一趟縣城,丈夫不讓,說這么漂亮的女人走那么久,怎么還回得來?幾十年后丈夫去世,妻子也走不動了!
但是,這些妻子和丈夫都看到了,總有一些人從他們村邊走過。是去鄉(xiāng)里嗎?是去縣城嗎?難道,還有更遠的地方?
最近,我和妻子又一次去了喀什。一路上飽滿的感覺無與倫比,我只想重復多年前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你想研究的歷史不是一般的歷史而是“大歷史”,如果你想從事的文學不是一般的文學而是“大文學”,那么,請務必多去西域,多去新疆,多去喀什。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