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節(jié) 少點點兒,別浪費——吃貨不等于饕餮
-
很多人把成為一名吃貨當成一件特別能追趕時尚的事。有些“吃貨”更是不管能否吃得完,在餐廳點很多菜,最后造成浪費!其實,真正的吃貨應該是對美食有一種獨特的向往、追求和品位,而不僅僅是追求數(shù)量上的多。
我們中國人在飯桌上點菜通常都有一種習慣:多點。
如果自己請別人吃飯就更要多點,因為傳統(tǒng)意識中,大家都認為:一來能顯示出自己對對方的尊重和禮貌,二來也讓自己看起來特別有面子。(有時候,吃到一半,請客的那位還會不斷詢問對方:“還要不要再來點,怕不夠啊!边@時,即便對方說“不用了,夠了”,可請客的一方可能還要再點一點,事實上,最后根本吃不完。)
如果是和特別熟的朋友,又是特別愛吃的人一起吃飯,我們也會有意無意地多點,然后熱熱鬧鬧地大吃大喝一頓,因為大家都覺得這種溝通感情的方式特別好。
所以,不管是請客還是朋友聚餐,我們都有可能點多了,最后吃不完造成浪費,而且是“二次浪費”,一是多吃浪費了食物,二是多吃浪費了自己的身體。其實,有時候因為點多了造成食物浪費,最后連我們自己都覺得懊惱。
我以前就聽一個年輕人和我說過她的真實感受。“前幾年,我們舉辦了一次小學同學聚會,當時組織活動的幾個人就是抱著‘吃貨’的心態(tài)點菜的,說要好好來幾桌,好好吃,好好聊。
據(jù)說一開始就有人提議:少點點兒,或者點點兒清淡的。畢竟正值過年期間,每個人天天在哪兒都是雞鴨魚肉的,根本吃不動。但后來又想:同學們都 10 多年沒見了,肯定得好好吃,
好好聊啊,寧愿點多了剩下也不能不夠吃……所以,最終大家一致默認了要多點,雞鴨魚肉幾大桌。其實,大家哪有心思吃呢,都在聊天,有的連筷子都沒動,大概一個多小時后,人們又要去唱歌,嗚嗚泱泱地都往外走。服務員進來像大掃蕩一樣把剩下的飯菜裝到袋子里,嘴里還不停地說:‘哎呀,這些孩子們呀,真浪費呀,倒了可真可惜……”
我問她:“你當時真實的感受是什么?”
“我當然心疼啊,回去還和我媽說呢,人均 100 多,基本都沒吃,終于明白了什么叫浪費可恥!”
這種現(xiàn)象我相信在很多場合都存在,那我們?yōu)槭裁床荒馨堰@種“吃貨”的心態(tài)收一收,把“多點”的行為節(jié)制一下?一開始就少點點兒,把“浪費”盡早扼殺在搖籃里。這一次
我們沒吃完只是浪費了食物,下一回我們吃多了浪費的就是自己的身體!
很多人點菜點多了,最后又不想浪費,就會催促身邊的人“再吃點,再吃點”,有的人還喜歡“包圓”,比如這個菜歸你,你負責解決,那個菜歸他,他負責搞定,身邊的人雖然也
已經(jīng)吃飽了,但還是不停地暗示自己:再吃點就少浪費一點,我再多吃幾口吧。最后,大家都吃得肚子鼓鼓漲漲的,一邊摸著肚子一邊說:“哎呀,吃多了,受不了了!
本來已經(jīng)吃好了,最后非要硬往嘴里塞,胃肯定不舒服,我們把胃本來不需要的食物強制放進去,不就是把胃當成垃圾桶了嗎?胃難受了身體肯定不舒服?赡苡腥藭f:“不想吃就不吃了,我們寧愿把食物浪費到垃圾桶里也不能浪費到胃里!”可是,明明吃不完的食物被扔到垃圾桶里我們又會心疼,那還不如一開始就少點點兒,也就不會為這個問題糾結了。
所以說,不管我們是哪種場合中的“吃貨”,都不能僅僅追求數(shù)量上的多,因為吃飯不僅僅是一件填飽肚子的事,還是品味美食、品味人生的過程。我們點餐有“少點”的意識,不
僅不會造成浪費,還能體現(xiàn)出自己對美食獨特的向往、追求和品位。
當然,這需要很多人共同的努力,只有大家把這種點餐的意識和理念融入到生活中,我們才能在讓自己健康的同時,影響旁人,讓更多人有一個健康、有品位的飲食習慣,從而開始一段精致的、有品位的人生。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