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節(jié) 能感知挫敗經(jīng)驗給他人帶來的痛苦
-
● “以社長為目標而努力”
大學畢業(yè)時我去了幾十家公司求職,最后選中日產(chǎn)汽車作為首家就職公司的理由十分簡單,只是因為碰巧面試我的那位日產(chǎn)汽車的前輩很有魅力。我當時就認定要在這位前輩工作的公司就職。
不過當然,哪家公司都有魅力員工,其實并不一定非得是這位前輩。但我當時篤信自己的直覺,便毅然選擇了日產(chǎn)汽車。
剛進入公司,新員工照例需要向大家一一介紹自己,當時的我脫口而出:
“我要以日產(chǎn)汽車的社長為目標而努力!”
我的想法是,作為一名普通職員加入公司,職場的最高點即為社長之位,眾人自然都會將當上社長作為自己的目標。雖然我當時還完全不知道社長是怎樣的人,但卻認為普通職員努力的目標無非就是社長。
可是,這句話卻引發(fā)了不少人對我的非議,甚至有人挖苦我道,“你在胡說些什么呢”。我當時不明白,為什么不可以給自己定個遠大的目標呢?
之后,我又毫不避諱地向部長坦言那些我自認為正確的想法,將想說的全都直言不諱地一股腦倒出。
于是我被部長刻意疏遠,將我調(diào)至誰都不愿去的部門。當時甚至有同年進入公司的同事來家里勸阻我“你可別辭職啊”。直到我被調(diào)去后,才真切感受到那個部門果然無人問津,凄涼落寞。
可也正因如此,我才有時間重新審視自己,開始考慮另一個對今后人生有重大轉機的職場選擇——出國留學。當時那個部門的部長十分支持我的選擇,我只是不幸地與將我調(diào)職的部長性格不合,甚感挫敗。
極力討好領導卻絕不善待下屬的上司,或許就在你的身邊,或許你也曾親身經(jīng)歷。與之交鋒的結果是我身心疲憊,幾乎到了精神崩潰的邊緣。這樣的領導令我精神不堪重負的事情還有很多,把我派去做汽車銷售也是其中之一。
但是,這些痛苦及挫敗的體驗對我而言卻是一筆難能可貴的精神財富。正是這些切身體會令我對問題的認識和看法發(fā)生了徹底改變,我才能在感知并理解他人痛苦的基礎上推進工作。
● 下屬看重的并非輝煌經(jīng)歷
回想起來,我也曾歷經(jīng)挫折,有過不少痛苦經(jīng)歷。比如,打棒球時就曾經(jīng)有很長一段時間,無論怎么努力都無法上場參賽,因此我特別明白這種感受。
至今還常常想起,大學的時候,作為投手一直沒機會上場。有一次比賽,我隊以二十比零大比分領先,按理說此時應該換上替補隊員,但領隊卻遲遲未派出一名替補選手。
對替補隊員來說,即使只上場幾分鐘、只擊打一次球、只參加一局比賽,只要能上場就是莫大的喜悅和鼓舞,更何況是一場二十比零、已經(jīng)決出勝負的比賽?墒牵I隊卻未派出一名替補。我記得自己當時大失所望,訓練的積極性也大大下降。
我想,也許是領隊從未有過當替補的經(jīng)歷吧。沒有經(jīng)歷過挫敗和痛苦,也就無法體會遭受挫敗痛苦經(jīng)歷之人的內(nèi)心感受。這樣的人能否成為眾望所歸的領導者,我對此表示懷疑。
我現(xiàn)在還常打軟式棒球[1],我會比別人更加在意是否全員都有機會上場比賽。也許替補的心情只有當過替補的人才會明白。派遣隊員出場當然要根據(jù)比賽的狀況,但為了隊伍能夠更加齊心協(xié)力地投入比賽,我認為應該盡量讓更多的替補隊員上場。
擁有輝煌經(jīng)歷的領導不在少數(shù)。也正因如此,不少領導深信自己的光彩經(jīng)歷不可或缺,并試圖隱藏那些遭遇挫折或痛苦的經(jīng)驗。而我的看法卻恰恰相反。
只有親身經(jīng)歷過種種挫敗和痛苦的人,才能做好領導。因為他們最能明白別人心中的疾苦,這樣才能在理解他人感受的基礎上推進工作。盼望著追隨此類領導的員工想必大有人在。
[1]①軟式棒球:與一般使用軟木等作為材料的棒球(硬球)不同,而是使用以橡膠等材料做成的棒球來比賽。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