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節(jié) 書籍可以改變?nèi)诵?培根
-
讀書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干。孤獨寂寞時,閱讀可以消遣;高談闊論時,知識可供裝飾;處世行事時,正確運用知識意味著才干。懂得事務因果的人是幸運的。有實際經(jīng)驗的人雖能夠處理個別性的事務,但若要縱觀整體、運籌全局,卻唯有學識方能辦到。
求知可以改進人性,而經(jīng)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學問雖能指引方向,但往往流于淺泛,必須依靠經(jīng)驗才能扎下根基。
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聰明者則運用學問。知識本身并沒有告訴人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智慧在于書本之外。這是技藝,不體驗就學不到。
讀書的目的是為了認識事物原理,為挑剔辯駁去讀書是無聊的。不可過于迷信書本。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書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須淺嘗,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數(shù)需要仔細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須知其中梗概,而對于少數(shù)好書,則要通讀、細讀、反復讀。
有的書可以請人代讀,然后看他的筆記摘要就行了。但這只應限于不太重要的議論和質量粗劣的書。否則一本書將像已被蒸餾過的水,變得淡而無味了!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敏,寫作則能使人精確。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