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節(jié) 第三章
-
曹植字子建,是建安時期最負盛名的作家,從現(xiàn)存的當時作品看,也以他的為最多,詩有八十多首,辭賦、散文完整的和殘缺不全的共有四十多篇。梁朝鐘嶸的《詩品》說他是“建安之杰”,他是當之而無愧的。
他的辭賦都是抒情小賦!堵迳褓x》是他的代表作。這篇賦以神話中關于宓妃的故事為基礎,通過夢幻的境界,描寫人神之間的愛情,但由于人神之間無從結合而不得不含恨分別,以悲劇告終。賦中是有寄托的。在早期他和他的哥哥曹丕有過爭著做太子的一段經(jīng)歷,因此,當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對他深懷猜忌,他雖然多次向曹丕表達愿意效忠的心情,但始終得不到諒解和信任,在這篇賦中就抒發(fā)了這種對兄弟和好已失去希望的痛苦心情。
這篇賦前面有序,序文說: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
序文的意思是:黃初三年,我到京城朝拜皇帝,回去的時候渡過洛水。古人說,洛水的神叫宓妃。我對宋玉向楚襄王談巫山神女的事有感,于是作了這篇賦。序文說明作賦的原因。
賦的正文分為八段。第一段:
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超轅,經(jīng)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未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于巖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是乎?其狀若何?臣愿聞之!
這一段的意思是:我從首都洛陽回到鄄城去,經(jīng)過伊闕、轅、通谷,登上景山。太陽已經(jīng)西斜,馬疲倦了,車子也走得慢了。于是就在杜蘅地歇下來,在芝田喂了馬,在陽林散步,眺望著洛水。這時忽然精神恍惚,思緒分散,低頭時還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一抬頭卻看到了不平常的景象——看見一位美人站在崖旁邊。我就拉著車夫問道:“你看見了那人嗎?那是誰?是那樣的美麗?”車夫答道:“我聽說洛水的神是宓妃,那么,您看到的,莫非就是她嗎?是什么樣子?我愿意聽聽!
這一段,寫作者東歸時,路過洛水,得見洛神的情況。
第二段寫道;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秾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廷頸秀項,皓質(zhì)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聯(lián)娟。丹唇外朗,皓齒內(nèi)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tài),媚于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裾。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于山隅。
這一段的意思是:我告訴車夫說:她的樣子,像驚鴻疾飛、游龍蜿蜒那么輕盈。容光煥發(fā),像秋菊那么鮮明,春松那么茂盛。忽隱忽現(xiàn),像輕云遮蔽月亮;飄忽不定,像旋風吹轉雪花。從遠處看,像明亮的太陽從朝霞中升起;從近處看,像淡紅的荷花在清水中挺立。肥瘦適當,高矮合度。肩膀圓美,像刻削而成;腰身圓細,像卷緊的絹。白皙的長頸,露在衣領外面。不用脂粉,自然芳香。高高如云的發(fā)髻,微微彎曲的長眉。鮮紅的嘴唇,潔白的牙齒。明亮的眼珠善于睨視,顴下有美麗的酒渦。姿態(tài)美好,艷而不俗,容止文靜,體態(tài)嫻雅。態(tài)度溫柔寬和,說話嫵媚動人。奇異的服飾是世上所無的,不凡的相貌只能在圖畫中見到。穿著鮮明的羅衣,佩著瑤碧的美玉。頭上是金翠的首飾,身上是閃光的明珠。穿著名叫“遠游”的繡花鞋,拖著薄綢制的長裙子,隱身于芳香的幽蘭叢中,在山旁緩步。
這一段,寫洛神的姿態(tài)、容貌和服飾。全段分三層。第一層,寫洛神的姿態(tài)。作者用了一連串的比喻,如“驚鴻”、“游龍”、“秋菊”、“春松”、“輕云蔽月”、“流風回雪”、“太陽升朝霞”、“芙蕖出淥波”等,這些生動的比喻,使她那婀娜宛轉、輕盈流動的姿態(tài),富于曲線美的苗條的身材,充分呈現(xiàn)出來。第二層,用工筆畫細致地描繪了洛神的容貌。像“云髻”、“修盾”、“丹唇”、“皓齒”、“明眸”、“靨輔”等。第三層,寫洛神的穿戴。頭上是金翠的首飾,身上披著羅衣,拖著薄綢長裙,腳上是名叫“遠游”的繡花鞋,還寫了在緩步行進時,衣上綴的明珠閃閃發(fā)光,身上帶的玉佩鏘鏘作響,作者對洛神裊娜的體態(tài)、美麗的面容、華貴的服飾作了十分細膩的描繪,使這位女神美麗的外貌非常鮮明生動,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段寫道:
于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攘皓腕于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愿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習禮而明詩?弓偒熞院陀栀猓笣摐Y而為期。執(zhí)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這一段的意思是:洛神忽然舒展身體,游戲起來。左面靠著彩旄,右面遮著桂旗。捋起衣袖露出雪白的手,在水流很急的河灘邊,采黑色的芝草。我愛慕她的美好,心情激動不安。沒有好媒人來傳達心意,只好憑借水波傳遞言語。趕先向她表達真情,解下玉佩送她作為信物。美人確實美好,既明禮節(jié)又善言辭。她舉起美玉來回答,約定在水中的住處相會。我懷著真擎的愛情,但又怕受她欺騙。想到鄭交甫被神女遺棄的事,心里惆悵懷疑。收斂笑容使頭腦冷靜下來,用禮來約束自己。
這一段,寫洛神在洛水邊采摘芝草和作者對洛神的愛慕。可分為兩層。第一層,寫洛神在河濱采芝。她忽然高興起來,在河濱游戲,采芝的動作,呈現(xiàn)出優(yōu)美動人的姿態(tài)。第二層寫作者對洛神的愛慕,描寫了作者愛慕的感情和內(nèi)心的矛盾,細膩曲折,引人入勝。第四段寫道:
于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
這一段的意思是:洛神受到了感動,來回地走,忽隱忽現(xiàn)。聳起輕盈的身體,像一只鶴想飛而沒有飛起。走在生長花椒樹的路上,經(jīng)過杜蘅叢生的地方,引起了一陣陣香氣。她高聲吟詠,抒發(fā)深切的愛慕之情,聲音悲哀,激越而悠長。這一段寫洛神受感動后的表現(xiàn)。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