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免费看_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_国产视频精品视频_1024cl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2019

用戶名:
密碼:
第2節(jié) 第二章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漢靈帝中平四年出生于故鄉(xiāng)譙(今安徽亳州)。這時東漢的政治已腐朽不可收拾,黃巾起義亦已爆發(fā)。曹操目睹朝政的混亂,從濟南相任上辭官回鄉(xiāng),在譙城外五十里筑精舍,想“秋夏讀書,冬春射獵”,以待時機。但曹操家居的時間并不長,不久便被征為典軍校尉,去到洛陽,當時曹丕才三歲,仍留于家鄉(xiāng)。曹操因反對董卓,變易姓名逃回家鄉(xiāng)時,可能并未攜帶家屬。后來曹操起兵討伐董卓時,他的家族可能已隨行。曹丕在《典論·自敘》中說:“予時年五歲,上(曹操)以世方擾亂,教予學射,六歲而知射。又教余騎馬,八歲而知騎射矣。”曹丕五歲為漢獻帝初平二年(191),八歲為興平元年(194),這時曹操正在忙于征戰(zhàn),并未回鄉(xiāng),可見這時曹丕雖然年幼,卻已在曹操軍中生活。曹操大約為了讓曹丕習慣于征戰(zhàn)生活,所以出征時常帶著他。例如建安元年(196)出征張繡戰(zhàn)敗。長子曹昂戰(zhàn)死,而曹丕“乘馬得脫”,當時年僅十歲左右。建安九年(204),曹操攻克鄴城,曹丕隨行,進入袁紹宅,見到袁熙妻甄氏,悅其姿容,遂娶之,這時曹丕才十八歲。

曹操自攻下鄴城以后,就以此地為自己的根本之地,將家屬安置于此。曹丕也經(jīng)常居于鄴城,當時在那里聚集著一批曹操所召集的文士,如王粲、劉楨等人,曹丕就成了他們的東道主。除了在鄴城外,曹丕有時也隨從曹操出征或到一些地方遨游,如南皮(今屬河北)、小平津(今洛陽附近),還曾到過他家鄉(xiāng)附近的蠡吾。建安十六年(211),曹丕二十五歲,被任命為五官中郎將,并作曹操的副手。建安二十二年(217),又成為魏王太子,正式成為曹操的繼承者。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病死,曹丕繼位為丞相魏王,當年他就代漢自立,國號魏。曹丕在位七年,黃初七年(226)病死,年四十,死后被謚為魏文帝,廟號高祖。因此與父曹操、子曹睿合稱“魏三祖”。

曹丕成為曹操的繼承人,照封建社會的慣例,本是順理成章的。因為曹操的發(fā)妻丁氏,早在建安初年被廢,而曹丕母卞氏已被正式定為繼室。曹操的長子曹昂又在南征張繡時戰(zhàn)死。在卞氏所生諸子中,曹丕居長。但曹操當時并不完全從這個角度來考慮,這是因為曹丕的同母弟曹植自幼文才出眾,早年作《銅雀臺賦》,深受曹操稱賞。曹操每次向他提問,他都能“應聲而對”,由此特別受到寵愛。當時曹操幕下的一些文人如丁儀、丁虞、楊修等也都擁護曹植,想推舉他為曹操的繼承人。他們的主張也曾影響到曹操,而且多次想立曹植為太子。但是曹植只是一個文人,恃才放縱,往往不拘細節(jié),更不會使用權詐。那些支持他的人,也不過是些文人,對曹操所起的影響顯然較小,而且也提不出多少計謀。相反地,曹丕畢竟比曹植老練得多,史稱“文帝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并為之說,故遂定為嗣”(《三國志·魏志·陳思王傳》)。除了曹丕本人外,他的謀士吳質(zhì),亦多權詐。更能影響曹操的是曹操所倚重的官員如崔琰、毛玠、賈詡、程昱、徐奕、何夔、邢顳、衛(wèi)臻等,都站在曹丕一邊。他們大抵都堅持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觀點,反對廢長立幼,更不滿曹植的恃才放縱,這就決定了曹丕取得繼承權的必然性。顯然曹丕之所以取得勝利,是和當時社會上頗占勢力的高門士族的支持有關。所以當他登上帝位以后,就采納了陳群的建議,實行“九品中正制”,在各州郡設立“中正”官,把士人分為上中下九等,根據(jù)這等第來任用官吏。這種制度實行以后,多數(shù)“中正”官并不是根據(jù)人們的才德去評定次序,往往只是根據(jù)人們的出身的門第,于是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西晉劉毅語,見《晉書》卷四十五本傳)的局面。

曹丕在政治和人品方面雖無足稱道處,但在文學上卻有其貢獻。首先,建安時代文學的繁榮,是和他分不開的。因為當時的多數(shù)文人都集中在魏國,并且聚居鄴城。這些文人雖多半由曹操招致,而曹操當時顯然掌管著軍國大事,很難分出精力來具體領導文學創(chuàng)作。真正作為這個文人集團的組織者的當為曹丕。從現(xiàn)存的史料看來,曹丕不但是他們的東道主,而且對他們頗有感情。例如:阮瑀死后,他就很悲傷,在《與朝歌令吳質(zhì)書》中談道:“元瑜長逝,化為異物,每一念至,何時可言!彼麨榱税У咳瞵r,曾作《寡婦賦》,在序中說:“陳留阮元瑜與余有舊,薄命早亡,每感存其遺孤,未嘗不愴然傷心,故作斯賦!焙髞黻惲、王粲、徐幹、應玚、劉楨等,都在建安二十二年(217)一年上先后逝世,曹丕更是傷感,親自為他們編定各自的文集。他又寫道:“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處,行則連輿,止則接席,何曾須臾!辈茇У脑娮钣忻囊苍S是他的《燕歌行》,其第一首云: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腸。慊慊思歸戀故鄉(xiāng),君何淹留寄他方。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fā)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椗b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此詩寫一個思婦想念其出外的丈夫,音節(jié)優(yōu)美,文字華麗,頗為哀婉動人。此詩在我國詩歌史上是七言詩中較早的成熟作品,對后世有較大影響!堆喔栊小贩捕祝硪皇祝ā皠e日何易會日難”)亦頗有名,但藝術上較前一首稍遜,所以《文選》僅取前一首。他的四言樂府亦多佳作,如《善哉行》第一首:

上山采薇,薄暮苦饑。

谿谷多風,霜露沾衣。

野雉群雊,猴猿相追。

還望故鄉(xiāng),郁何壘壘。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憂來無方,入莫之知。

人生如寄,多憂何為?

今我不樂,日月如馳。

湯湯川流,中有行舟。

隨波回轉(zhuǎn),有似客游。

策我良馬,被我輕裘。

載馳載驅(qū),聊以忘憂。

此詩寫客游者思鄉(xiāng)的苦悶,用山谷的荒涼景色襯托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又用水流中的行舟比喻自己的漂泊無定,十分形象而且親切感人。他還有一首《短歌行》,乃哀悼曹操而作。詩中“呦呦游鹿,草草鳴麈。翩翩飛鳥,挾子巢棲。我獨孤煢,懷此百離。憂心孔疚,莫我能知”諸句,睹物興情,亦頗真切。此詩在南朝被評為“聲制最美”,可見曹丕不但擅長文學,亦精于音律。

曹丕現(xiàn)存的五言詩以鐘嶸所推崇的“西北有浮云”為最著: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車蓋。惜哉時不遇,適與飄風會。吹我東南行,行行至吳會。吳會非我鄉(xiāng),安得久留滯?棄置勿復陳,客子常畏人。此詩亦寫游子漂泊他鄉(xiāng)的悲苦。所謂“適與飄風會”一語,暗喻漢末的兵亂,可見他對那些羈旅他鄉(xiāng)的士人頗受同情。他的《清河見挽船士新婚與妻別作》,一說為徐幹作,但當以《玉臺新詠》作曹丕,此詩云:

與君結(jié)新婚,宿昔當別離。

涼風動秋草,蟋蟀鳴相隨。

冽冽寒蟬吟,蟬吟抱枯枝。

枯枝時飛揚,身體忽遷移。

不悲身遷移,但惜歲月馳。

歲月無窮極,會合安可知?

愿為雙黃鵠,比翼戲清池。

此詩的構(gòu)思和手法頗受《古詩十九首》的影響。此詩之作,對后來杜甫的《新婚別》有一定影響。他的《芙蓉池作》、《于玄武陂作》等詩,則為寫景之作,已頗注意辭藻和對仗,如:“丹霞夾明月,華星出云間”,“菱茨覆綠水,芙蓉發(fā)丹榮”等,開后來寫景詩的先河。總的來說,曹丕的詩,其辭采不如曹植華美,但較之曹操已多雕潤,所以沈德潛認為曹操詩“猶是漢音”,而曹丕則“純乎魏響”。應該說他是由古樸走向華麗的過渡時期人物。古人認為他“去植千里”似失于太偏,但近人據(jù)此以為曹植反而是“形式主義”而不如曹丕,則更不合文學發(fā)展的事實。

曹丕之文亦多佳作。如著名的《與朝歌令吳質(zhì)書》此文歷來廣為傳誦。吳質(zhì)是曹丕的好友,又是他和曹植爭奪繼承人資格的主要謀士。因此他寫到當年在一起游宴之事,頗為動人:

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誠不可忘。既妙思六經(jīng),逍遙百氏,彈棋閑設,終以六博,高談娛心,哀箏順耳。馳騁北場,旅食南館。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匿,繼以朗月。同乘并載,以游后園。輿輪徐動,參從無聲。清風夜起,悲笳微吟,樂往哀來,愴然傷懷。余顧而言,斯樂難常。足下之徒,咸以為然。今果分別,各在一方。元瑜長逝,化為異物。每一念至,何時可言?

這段文字其實很講究辭藻和色彩,還有不少對偶句,已開駢體文之先河。但是由于真情流露,顯得十分自然真切。文中寫相聚之樂和離別之悲,形成鮮明反差,更覺感人。他的另一篇文章《典論·自敘》則為質(zhì)樸的散文,文中自敘平生經(jīng)歷,如實道來,娓娓動人,活畫出曹丕的性格特點。如寫他和鄧展比試劍術一段,雖屬真人真事,而其生動的描寫卻勝似某些小說。

洛水女神的喜與悲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請自覺遵守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嚴禁發(fā)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