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免费看_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_国产视频精品视频_1024cl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2019

用戶名:
密碼:
當前位置:圖書頻道 > 綜合其他 > 總是元曲最銷魂:抒情 > 第 2 章 寂寞的靈魂,聲聲的嘆息
第3節(jié) 私結(jié)連理的纏綿

《西廂記》劇情簡介

全劇共五本二十一折。第一本名“張君瑞鬧道場雜劇”,末本,四折一楔子。前朝崔相國病逝,夫人鄭氏帶著女兒鶯鶯、侍女紅娘和小童歡郎一行人回博陵安葬。鶯鶯年方十九,針織女工,詩詞書算,無所不能。其父在世時,已將她許配給老夫人的侄兒、鄭尚書之子鄭恒。因中途道路有阻,一行人在河中府普救寺暫住,等待與鶯鶯定親的鄭恒前來,一同扶相國靈柩回鄉(xiāng)。洛陽書生張君瑞赴長安趕考,路過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馬將軍杜確,順便游覽普救寺,在佛殿遇到鶯鶯,一見傾心。張生為追求鶯鶯,向法本長老借住寺中。張生的住所與鶯鶯所住只有一墻之隔。一天晚上,鶯鶯同紅娘在花園燒香禱告,張生與鶯鶯隔墻吟詩唱和,彼此心靈溝通,互相愛慕。老夫人與鶯鶯到佛殿追薦相國亡靈,張生借口追薦亡父,也到佛殿參與齋事,以便再次見到鶯鶯。鶯鶯對張生亦暗自有意。

第二本名“崔鶯鶯夜聽琴雜劇”,旦末合本,五折。叛將孫飛虎聽說崔鶯鶯有“傾國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顏”,便率領(lǐng)五千人馬,將普救寺層層圍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內(nèi)交出鶯鶯做他的“壓寨夫人”。大家束手無策,危急中,老夫人向寺中人宣布,誰能退得賊兵,就將鶯鶯嫁給他為妻。張生應聲而出,自言有退兵之計。張生的八拜之交白馬將軍杜確乃征西大元帥,統(tǒng)領(lǐng)十萬大軍,鎮(zhèn)守蒲關(guān)。張生先用緩兵之計,穩(wěn)住孫飛虎,然后修書一封給杜確,讓他派兵前來。惠明和尚沖破包圍下山送信。三日后,杜確的救兵趕到,打退孫飛虎。老夫人命紅娘邀張生赴宴,張生以為與鶯鶯親事可成,十分高興。誰知老夫人在酬謝席上以鶯鶯已許配鄭恒為由,讓張生與鶯鶯結(jié)拜為兄妹,并厚贈金帛,讓張生另擇佳偶,宴席不歡而散。月夜,張生聽紅娘之謀,彈琴向鶯鶯表白自己的相思之苦,鶯鶯也向張生傾吐愛慕之情。

第三本名“張君瑞害相思雜劇”,旦本,四折一楔子。自聽琴之后,因多日不見鶯鶯,張生相思成疾。鶯鶯命紅娘前往探望。趁紅娘探病之機,張生托她傳簡給鶯鶯。鶯鶯見了簡帖后,假意怒責紅娘為“非禮”之事,但又寫詩一首,命紅娘送給張生。張生猜出詩意是鶯鶯約他夜間相會,紅娘將信將疑。夜晚,鶯鶯在后花園燒香,張生翻墻而入,鶯鶯突然變卦,斥責張生無禮,發(fā)誓再不見他,致使張生病情愈發(fā)嚴重。鶯鶯知道后,叫紅娘傳送一束,約張生夜晚相會。

第四本名“草橋店夢鶯鶯雜劇”,旦末合本,四折一楔子。在紅娘的催促下,鶯鶯來到張生房中與他幽會,二人得就枕席。張生與鶯鶯夜夜相會,老夫人見鶯鶯神情恍惚,心生懷疑,于是叫來紅娘拷問。紅娘力陳二人結(jié)合實因有老夫人允婚在先,賴婚在后,指責老夫人失信。又巧妙以“家丑不可外揚”向老夫人曉以利害,老夫人權(quán)衡得失,允許兩人成婚,但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女婿為由,逼張生上京赴考。十里長亭,老夫人、鶯鶯、法本長老為張生餞行,鶯鶯叮囑張生勿忘夫妻之情,不論得官與否,及早歸來。張生行至草橋店,夢中與鶯鶯相會,醒來不勝惆悵。

第五本名“張君瑞慶團圓雜劇”,旦末合本,四折一楔子。張生狀元及第,寫信向鶯鶯報喜。鶯鶯從信中得知張生考中狀元,百感交集,寄書贈物,盼其早日回還。張生奉旨入翰林院編修國史,思念鶯鶯成病,接到鶯鶯回書和贈物,不禁心馳神往。鄭恒趕到普救寺,捏造謊言說張生已被衛(wèi)尚書招為東床佳婿。老夫人中計,再次將小姐許給鄭恒,并決定擇吉日完婚。恰巧成親之日,張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歸來,征西大元帥杜確也來祝賀。真相大白,鄭恒羞愧難言,觸樹自盡。張生與鶯鶯有情人終成眷屬。

該劇總目為:“張君瑞巧做東床婿,法本師住持南贍地。老夫人開宴北堂春,崔鶯鶯待月西廂記!薄段鲙洝房瘫颈姸,僅現(xiàn)存的明清刻本就有百余種,解放后發(fā)現(xiàn)的明弘治戊午本是迄今所見的最早版本。其他比較有名的有徐文長、徐士范、王伯良、凌濛初、閔遇五、金圣嘆、毛西河諸家刻本,各本差異較大。

王實甫的《西廂記》達到了元雜劇創(chuàng)作的最高水平,明人賈仲明稱“《西廂記》天下奪魁”(《錄鬼簿續(xù)編》),王驥德說“《西廂記》今無來者,后掩來來,雖擅千古絕調(diào)”(《新校注古本西廂記》),徐復祚稱它“可謂南北之冠”(《曲論》),這些都充分說明了《西廂記》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張生和崔鶯鶯的愛情故事源于唐代元稹的《會真記》。但原作在細致描述張生與鶯鶯相愛過程的同時,又對張生“非禮不可入”的行為加以肯定。張生終因追求功名拋棄了鶯鶯,還稱之為“尤物”,因而贏得“善補過”的贊譽。后人對張生“始亂終棄”的行為,多有不同于元稹的看法。

如宋趙德麟的《商調(diào)蝶戀花詞》卷首即稱:“最恨多才情太淺,等閑不念離人怨”,明確譴責張生的薄情。其后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diào)》對原作中的人物性格、人物關(guān)系、故事情節(jié)等作了大幅度的改造,創(chuàng)作了一個以大膽追求婚姻自由為基調(diào),充滿樂觀進取精神的愛情故事。王實甫的《西廂記》以《西廂記諸宮調(diào)》為基礎(chǔ),對部分關(guān)鍵情節(jié)作了修改,彌補了原作在結(jié)構(gòu)和人物形象方面存在的缺陷,不僅增加了劇情的曲折性和吸引力,也使得全劇的主題更為突出、人物形象更為鮮明。再加上王實甫擅用優(yōu)美而極富表現(xiàn)力的語言,使此劇成為元雜劇的經(jīng)典作品。

《西廂記》在體例上不同于一般雜劇。元雜劇一般以四折來表現(xiàn)一個完整的故事,而《西廂記》則有五本二十一折,在每一本第四折的末尾,除了“題目正名”外,還有一曲

【絡(luò)絲娘煞尾】,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此外,《西廂記》還突破了元雜劇一人主唱的通例,該劇第二、四、五本中,都是旦末合唱本。王實甫在創(chuàng)作《西廂記》時,很有可能吸取和借鑒過院本、南戲的體制。這種體制上的創(chuàng)新,豐富了雜劇的藝術(shù)表現(xiàn)能力,為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和安排復雜的戲劇沖突,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如劇本開始時張生和鶯鶯一見鐘情,卻苦于無法接近;孫飛虎圍寺?lián)層H,老夫人以許嫁鶯鶯作為解圍的條件,張生恰好有此能力,矛盾沖突似乎有了轉(zhuǎn)機;但解圍后老夫人的賴婚,使矛盾進一步激化。崔、張二人在紅娘的幫助下私自幽會,鶯鶯的矜持和多疑又使得此事橫生波瀾;張生因害相思病而臥床,忽然鶯鶯夜訪,兩人私自結(jié)合,達到戲劇沖突的高潮。老夫人發(fā)現(xiàn)后大發(fā)雷霆,劇情又變得緊張起來;紅娘的據(jù)理力爭,使得老夫人不得不認可既成的事實,矛盾似乎得到了解決。然而老夫人又提出崔家三代不招“白衣女婿”,迫使張生赴考,兩人只好暫時離別。而鄭恒的騙婚,是臨近劇末調(diào)節(jié)氣氛的小插曲。這樣縈回曲折的復雜劇情,是一本四折的普通雜劇體制無法容納的。這種多本連綴的體制,使全劇顯得波瀾起伏,更加扣人心弦。

《西廂記》的人物塑造極其成功。劇中主要人物張生、崔鶯鶯、紅娘三人,各自都有鮮明的個性,又能彼此襯托,相映生輝。張生在劇中被塑造成為一個對愛情著著追求的“志誠種”。張生跳墻,是劇中刻畫這一性格最為精彩的關(guān)目。對這一行為,《會真記》的寫法是:“崔之東墻,有杏花一樹,攀枝可逾。既望之夕,張生梯其樹而逾焉,達于西廂,則戶果半開矣!薄段鲙浿T宮調(diào)》中,張生跳過墻后,才喊紅娘:“快疾忙報與你姐姐,道門外玉人來也。”他們是在房里相會。王實甫改變了前人寫法,把崔、張會面的地點改在后花園。園邊雖然有墻,但墻上有門可通。

鶯鶯約會張生,并沒有讓他跳墻過來。而張生看到詩中“隔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的句子,憑空想出“跳”字。王實甫的改動,顯然對增加作品趣味、刻畫人物性格方面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崔鶯鶯在《會真記》中和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diào)》中,雖然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性格特點,但作者對這一人物形象的描寫仍然不夠細致。到了《西廂記》中,鶯鶯的形象得到了相當精細的刻畫,她的性格顯得更為明朗和豐富。在作者筆下,鶯鶯始終渴望著自由的愛情,并且一直對張生抱有好感。

只是因為受到家教和身份的約束,加之疑懼紅娘是母親派來監(jiān)視她的,所以她對張生的好意總是在接納和拒絕間搖擺。她的這種性格特點使劇情變得十分復雜。不過,她的情感和天性終于戰(zhàn)勝了封建道德的束縛,和張生私訂終生。這一形象較之在唐傳奇和諸宮調(diào)中,顯得更加可信和可愛。

紅娘是一個在《西廂記諸宮調(diào)》就添加了的角色,不過在《西廂記》

中她所占的筆墨又有大幅度地增加,成為劇中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她在劇中雖然只是一個婢女,卻又是最活躍、最令人喜愛的人物。前人曾評價她“二十分才,二十分識,二十分膽。有此軍師,何攻不破,何戰(zhàn)不克”

(《湯海若先生批評西廂記》)。用“軍師”比喻紅娘,可見對其智慧的贊嘆。有趣的是,充當崔張的“撮合人”的紅娘,卻常把道學語言掛在嘴邊。

在《拷紅》一場中,面對老婦人的拷問,紅娘不但坦率地把鶯鶯與張生的私情和盤托出,而且還指責起老婦人來:

(紅云)非是張生小姐紅娘之罪,乃夫人之過也。(夫人云)這賤人倒指下我來,怎么是我之過?(紅云)信者人之根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鞔,小車無軌,其何以行之哉?”當日軍圍普救,老夫人所許退軍者,以女妻之。張生非慕小姐顏色,豈肯區(qū)區(qū)建退軍之策?兵退身安,夫人悔卻前言,豈得不為失信乎?既然不肯成其事,只合酬之以金帛,令張生舍此而去。卻不當留請張生于書院,使怨女曠夫,各相早晚窺視,所以夫人有此一端。目下老夫人若不息其事,一來辱沒相國家譜;二來日后張生名重天下,施恩于人,忍令反受其辱哉?使至官司,老夫人亦得治家不嚴之罪。官司若推其詳,亦知老夫人背義而忘恩,豈得為賢哉?

紅娘在這里擺出封建倫理衛(wèi)道士的架子,以冠冕堂皇的教條,一下子抓住老夫人的弱點,讓她不得不勉強承認既成的事實。而這段賓白也極好地表現(xiàn)了紅娘潑辣而又機智的鮮明個性。

《西廂記》的語言非常優(yōu)美,徐復祚贊嘆它“字字當行,言言本色”

(《曲論》)。所謂“當行”、“本色”,是指《西廂記》的語言符合人物性格特點。崔鶯鶯是大家閨秀,她的唱詞感情含蓄,風格華美。如一開場其所唱的一段:

【幺篇】可正是人值殘春蒲郡東,門掩重關(guān)蕭寺中;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無語怨東風。

將其青春苦悶和惆悵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又如“長亭送別”一折中鶯鶯的一段唱詞,巧妙化用范仲淹《蘇幕遮》詞句,既寫秋天之景,又寫離人之情。用經(jīng)過錘煉的口語,一瀉無余地傾訴了別離的愁悶。情景交融,臻于化境。而相同句式的排比,既加強了語言的節(jié)奏感,又增添了濃重的感情色彩。故明人朱權(quán)稱贊“王實甫之詞,如花間美人,鋪敘委婉,深得騷人之趣”(《太和正音譜》)。

而作為丫鬟的紅娘,語言則顯得鮮活潑辣。如:

【滿庭芳】來回顧影,文魔秀士,風欠酸丁。下工夫?qū)㈩~顱十分掙,遲和疾擦倒蒼蠅,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螯得人牙疼。

紅娘口齒伶俐,作者讓她的語言夾雜著俚語、俗語和日常生活用語,顯得既質(zhì)樸本色又生動活潑。

盡管《西廂記》原本已經(jīng)失傳,但明清時期坊間出現(xiàn)了大量《西廂記》

刊本。在戲曲舞臺上,《西廂記》更是長演不衰,各地方劇種都將其改編上演,深受觀眾的喜愛!段鲙洝吩诹鱾鬟^程中,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xiàn)象就是不斷遭到禁毀。清代朝廷曾下令將《西廂記》列為“穢惡之書”,認為“愚民之惑于邪教親近匪人者,概由看此惡書所致”,這更是從另一個側(cè)面證明了它影響的巨大!段鲙洝返木薮蟪晒σ参嗽S多效仿者。如元代的《東墻記》、《伯梅香》,基本上就是《西廂記》的翻版之作。而在風格、藝術(shù)甚至故事情節(jié)上學習《西廂記》的作品更是不勝枚舉。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請自覺遵守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guān)的政策法規(guī),嚴禁發(fā)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