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節(jié) 墻頭馬上 (下)
-
【三煞】不肯教一床錦被權遮蓋,可不道九里山前大會垓,繡房里血泊浸尸骸。解下這摟帶裙刀,為你逼的我緊也便自傷殘害,顛倒把你娘來賴。(梅香云)你要他這秀才的銀子,教我去喚將他來。便見夫人,也則實說。(嬤嬤云)夫人也不信。(正旦唱)你則是拾的孩兒落的摔,你待致命圖財。
【二煞】我怎肯掩殘粉淚橫眉黛,倚定門兒手托腮,山長水遠幾時來。且休說度歲經(jīng)年,只一夜冰夜消瓦,憑時節(jié)知他是和尚在缽盂在。他憑著滿腹文章七步才,管情取日轉千階。(嬤嬤云)親的則是親,若夫人變了心,可不枉送我這老性命。我如今和你商量,隨你揀一件做:第一件,且教這秀才求官去,再來取你;不著,嫁了別人。第二件,就今夜放你兩個走了,等這秀才得了官,那時依舊來認親。(正旦云)嬤嬤,只是走的好。(唱)
【黃鐘尾】他折一枝丹桂群儒駭,怎肯十謁朱門九不開。(嬤嬤云)若以后泄漏出些風聲,枉壞了一世前程,拆散了一雙佳配。常言道:一歲使長百歲奴。我耽著利害放您,則要一路上小心在意者。(正旦云)母親年高,怎生割舍!(嬤嬤云)夫人處有我在此,你自放心去罷。(正旦同裴謝科,正旦唱)不是我敢為非敢作歹,他也有風情有手策;你也會圓成會分解,我也肯過從肯耽待。便鎖在空房,嫁在鄉(xiāng)外。你道父母年高老邁,那里有女孩兒共爺娘相守到頭白?女孩兒是你十五歲寄居的堂上客。
(同裴舍、梅香下)(嬤嬤云)他每去也。若夫人問時,說個謊道,不知怎生走了;料夫人必然不敢聲揚。等待他日后再來認親,也未遲哩。
(下)
第三折
(裴尚書上,云)自從少俊去洛陽買花栽子回來,今經(jīng)七年。老夫常是公差,多在外,少在里。且喜少俊頗有大志,每日在后花園中看書,直等功名成就,方才娶妻。今日是清明節(jié)令,老夫待親自上墳去,奈畏風寒,教夫人和少俊替祭祖去咱。(下)(裴舍引院公上,云)自離洛陽,同小姐到長安七年也。得了一雙兒女,小廝兒叫做端端,女兒喚做重陽。
端端六歲,重陽四歲,只在后花園中隱藏,不曾參見父母,皆是院公伏侍,連宅里人也不知道。今日清明節(jié)令,父親畏風寒,我與母親郊外墳塋中祭奠去。院公在意照顧,怕老相公撞見。(院公去)哥哥,一歲使長百歲奴。這宅中誰敢提起個李字!若有一些差失,如同那趙盾便有災難,老漢就是靈輒扶輪,王伯當與李密疊尸,為人須為徹。休道老相公不來,便來呵,老漢憑四方口,調三寸舌,也說將回去。我這是蒯文通、李左車。
哥哥,你放心,倚著我呵,萬丈水不教泄漏了一點兒。(裴舍云)若無疏失,回家多多賞你。(下)(正旦引端端、重陽上,云)自從跟了舍人來此呵,早又七年光景,得了一雙兒女。過日月好疾也呵。ǔ
【雙調】
【新水令】數(shù)年一枕夢莊蝶,過了些不明白好天良夜。想父母關山途路遠,魚雁信音絕。為甚感嘆咨嗟,甚日得離書舍?
【駐馬聽】憑男子豪杰,平步上萬里龍庭雙鳳闕;妻兒真烈,合該得五花官誥七香車。也強如帶滿頭花,向午門左右把狀元接;也強如掛拖地紅,兩頭來往交媒謝。今日個改換別,成就了一天錦繡佳風月。(云)我掩上這門,看有甚人來此。(院公持掃帚上,云)哥哥祭奠去了,嫂嫂跟前回復去咱。(見科,云)嫂嫂,舍人祭奠去了。院公特地說與嫂嫂得知。(正旦云)院公可要在意者,則怕老相公撞將來。(院公云)老漢有句話敢說么?今日清明切,有甚節(jié)令酒果,把些與老漢吃飽了,只在門首坐著,看有甚的人來。(旦與酒肉吃科)(院公云)夜來兩個小使長把墻頭上花都折壞了,今日休教出來,只教書房中耍,則怕老相公撞見。(正旦唱)
《墻頭馬上》劇情簡介
工部尚書裴行儉奉皇帝之命前往洛陽采買奇花異草,因自己年事已高,奏請其子裴少俊代出公差。少俊騎馬路過李家花園之時,正遇洛陽總管李世杰之女李千金立于花園墻頭,二人一見鐘情。裴少俊在簡帖上賦詩一首,遣隨從張千給李千金送去,李千金看后當即回復,相約晚間在花園幽會。二人幽會時,被李家嬤嬤發(fā)現(xiàn),嬤嬤斥責丫環(huán)梅香在其中穿針引線,千金卻勇于承認是自己的主張。嬤嬤進一步惡言恫嚇,還要送官問罪,千金慷慨陳詞,為自己辯護,進而要解下裙刀,以自殺相威嚇。這一招讓嬤嬤手足無措,于是給他們安排了兩條路:一是放秀才求官去,得意時來.迎娶千金;二是兩人一起私奔,等秀才得了官,兩人再回來認親,李千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李千金與裴少俊私奔后,被裴少俊藏在自家后花園,生下一男一女,男孩叫端端,女孩叫重陽。七年后的一天,裴尚書游后花園時發(fā)現(xiàn)兩個小孩,雖然老院公極力遮掩,仍然引起了尚書的懷疑。他走進書房,看到了李千金。詢問院公,院公說是折花的婦人見老爺來了,躲在這里暫避,但李千金卻直言自己是裴少俊的妻子。裴尚書不認李千金為兒媳,并對其進行誣蔑和威脅,李千金大膽地給予回擊。裴尚書以“石上磨玉簪”、“井底引銀瓶”刁難李千金。簪折瓶墜,迫使裴少俊寫下休書,將千金趕出大門。李千金被迫回到洛陽娘家。裴少俊上朝趕考,一舉狀元及第,除授洛陽縣尹之職,得官后前來認親,李千金怪裴家當年狠心休棄,執(zhí)意不從。裴尚書只得引著端端和重陽,同老夫人一起上門道歉。得知李千金是曾指腹為婚的李家女兒,裴尚書十分后悔。李千金因舍不得一雙兒女,終于同意和裴少俊同歸于好,夫妻團圓。
該劇題目為“李千金月下花前”,正名為“裴少俊墻頭馬上”,F(xiàn)存版本有《脈望館鈔校本古今雜劇》本、《古今名劇合選·柳枝集》本和《元曲選》本。
白樸的雜劇《墻頭馬上》,與關漢卿的《拜月亭》、王實甫的《西廂記》、鄭光祖的《倩女離魂》一起,被譽為元雜劇中的四大愛情劇,也是元曲中的喜劇杰作之一。這出喜劇是以白居易的新樂府詩《井底引銀瓶》
為素材改編創(chuàng)作而成的。白居易原詩描寫了男女主人公“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后,旋即山盟海誓,女即隨男私奔而去。然而“君家大人頻有言:聘則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結果落得個“君家不可住”,娘家又“悲羞歸不得”的尷尬局面。最后現(xiàn)身說法,得出“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的“止淫奔”主題。在白樸以前,《井底引銀瓶》的素材,已經(jīng)受到民間藝人的重視。宋周密《武林舊事》
載,宋官本雜劇有《裴少俊伊州》一本;元陶宗儀《輟耕錄》載金院本有《鴛鴦簡》及《墻頭馬》各一本,《南詞敘錄》載南戲有《裴少俊墻頭馬上》。而宋話本《西山一窟鬼》中有“如燃青梅窺小俊,似騎紅杏出墻頭”的插詞,人們不斷地改編這一故事,添加了不少情節(jié),甚至確定了主人公的名姓。在此基礎上,白樸的劇本也大大地豐富了《井底引銀瓶》一詩的內(nèi)容。白樸在《墻頭馬上》中反用白居易原詩的題旨,熱情歌頌了李千金大膽地、赤裸裸地渴慕和追求愛情,充分肯定她“愛別人可舍了自己”,并毅然決然和裴少俊“私奔”而去,即使在封建家長陪話、認錯以后仍然單單要為“私奔”堅決正名,并在“從來女大不中留,馬上墻頭亦好逑。只要姻緣天配合,何必區(qū)區(qū)結彩樓”的歌聲中結束全劇。
《墻頭馬上》是一出以李千金為中心的四折旦本戲,李千金作為皇帝宗室洛陽總管的千金小姐,“志量過人,容顏出世”,但受著封建禮教的禁錮,個性備受壓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長年閉鎖深閨。當陽春三月,草長鶯飛時節(jié),洛陽城中王孫士女,結伴游賞,相與而歌,“淫奔而不禁”,李千金卻只能和丫環(huán)梅香到后花園賞花。千金不滿意封建家庭給她安排的命運,賞花時觸景生情,抒發(fā)了傷春的苦痛和怨恨,她聲稱:“我若招得個風流女婿,怎肯教費工夫學畫遠山眉,寧可教銀缸高照,錦帳低垂,菡萏花深宿鴛鴦,梧桐枝隱雙鳳棲!睂τ谶@種率真的表白,清人梁廷柟批評道:“偶爾思春,出語那便如許淺露”(《曲論》)。非但如此,當她突然隔墻看見了身騎白馬風流俊俏的書生裴少俊時,“一個好秀才也”脫口而出,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梅香勸她,“小姐休看他,倘有人看見。”千金卻毫不掩飾自己的愛慕之情,直率地回答:“咱待要暗偷期,咱先有意,愛別人可舍了自己!边@種對愛情熱切的追求和大膽表白,是同時代同類題材女性主人公從未有過的口吻和氣魄。她處處采取主動態(tài)度。央求梅香替她遞簡傳詩,約裴少俊跳墻幽會。當千金與少俊幽會的事被李嬤嬤撞破,李嬤嬤斥責梅香在其中穿針引線時,千金卻勇于承擔責任,說嬤嬤“枉罵她偷寒送暖小奴才”,做此事“是這墻頭擲果裙釵,馬上搖鞭狂客”。自己做事,敢作敢當。嬤嬤進一步惡言恫嚇,還要將她送官問罪,千金這時卻毫不畏懼,針對嬤嬤的威嚇,慷慨陳詞,為他們的正當結合辯護,并以自殺相威嚇。這一招倒真讓老于世故的嬤嬤手足無措,于是給他們安排了兩條路:一是放秀才求官去,得意時來迎娶千金,一是今夜兩人一起私奔。李千金毫不猶豫地回答:“只是走的好!泵鎸γ毁F和愛情需要做出抉擇的時候,她毅然地選擇了后者。千金隨少俊到長安裴家后花園,過了七年“不明不白的好天良夜”,生下一雙兒女,千金對這種囚禁似的隱居生活不滿意,但是她又非常珍視這份靠自己努力爭得來的愛情,希望這種不明不白的生活能夠繼續(xù)下去。“生怕老相公撞將來”,拆散他們的幸福家庭。當裴尚書在后花園中發(fā)現(xiàn)了他們的隱情,院公還要為她極力隱瞞的時候,她卻主動迎了上去,坦然承認自己就是裴少俊的妻室。表現(xiàn)出胸懷坦蕩,蔑視禮俗,無所畏懼的品質。
李千金鮮明的性格特征還表現(xiàn)在不僅大膽潑辣,而且堅韌不屈,勇敢倔強;不僅追求人生權利,而且維護理想的人格尊嚴。裴尚書斥責她是“淫奔”,敗壞風俗,她卻理直氣壯地以“我則是裴少俊一個”來加以反駁,以此來維護自己純潔的人格。當裴尚書用封建禮俗來聲討她時,她卻聲稱“這姻緣是天賜的”,以天道來強調自己行為的合理性。在第四折,裴少俊真的狀元及第,做了洛陽縣尹,特意前往李府重續(xù)舊好,這驟然而來的新情況,攪亂了千金的思緒。千金也曾希望裴少俊“折一枝丹桂群儒駭”,夫貴而妻榮,可是裴尚書粗暴干涉他們婚姻的嚴酷現(xiàn)實深深教育了她,使她認清了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她把積聚多年的怨恨傾瀉無遺。她怨恨少俊懦弱,“讀五車書會寫休書”,她痛恨婆婆“無那母子情”,公公“怎肯相憐顧”。不僅讓少俊吃了閉門羹,就連裴尚書上門認親時,她也“斷然不認”,而且還舉出了歷史上卓文君司馬相如的愛情艷事,為自己也為天下大膽追求幸福愛情的私奔女子正名:“怎將我墻頭馬上,偏輸卻沽酒當壚!痹趧≈,渴望愛情的李千金,所看重的又不僅僅是愛情。
由于注重維護自己的人格和理想,她敢于把封建道德和封建倫理統(tǒng)統(tǒng)扔到腦后,理直氣壯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勇敢地掌握自己的命運。
《墻頭馬上》的藝術風格以緊湊、生動的情節(jié)安排取勝。在這個戲里,作者充分顯現(xiàn)出他善于通過戲劇場面刻畫人物形象的才能。像在第三折裴尚書撞見了重陽和端端,打醒正睡得糊涂的院公查問:
(院公做醒、著掃帚打科,云)打你娘,那小廝。(做見慌科,尚書云)這兩個小的是誰家?(端端云)是裴家。(尚書云)是那個裴家?(重陽云)是裴尚書家。(院公云)誰道不是裴尚書家花園。小弟子還不去。ㄖ仃栐疲└嫖业棠陶f去。(院公云)你兩個采了花木,還道告你爹爹奶奶去?跳起恁公公來也打你娘。▋扇俗呖疲汗疲┠銉蓚不投前面走,便往后頭去!
這一段戲,把小孩子的天真無邪和老院公力圖遮掩的狼狽相描繪得栩栩如生。這充滿喜劇性的場面使人忍俊不禁,人物形象也在戲劇的沖突中凸現(xiàn)出來。
《墻頭馬上》具有強烈的喜劇性,清新明快,饒有風趣,一反愛情劇纏綿悱惻的格調。明人孟稱舜評此。骸拔羧嗽u其(白樸)詞如大鵬之起北溟,奮翼凌乎九霄,有一舉萬里之志。而此劇瀟灑俊麗,又是一種。”又云:“《梧桐雨》摹寫明皇、玉環(huán)得意、失意之狀,悲慟動人。
《墻頭馬上》說佳人求偶處,亦自奕奕神動,真大家手筆也。”(《柳枝集》眉批)不過亦有人短之,如明人沈德符云:“《㑇梅香》、《倩女離魂》、《墻頭馬上》等曲,非不輕俊,然不出房幃窠臼,以《西廂》例之可也。”(《萬歷野獲編》卷二十五)可謂見仁見智,無可厚非也。
【寄生草】柳暗青煙密,花殘紅雨飛。這人、人和柳渾相類,花心吹得人心碎,柳眉不轉蛾眉系。為甚西園陡恁景狼藉?
正是東君不管人憔悴!
白樸《墻頭馬上》第一折
這段話是寫李千金所住的園內(nèi)情景:“柳暗青煙密,花殘紅雨飛。。”
在李千金眼中,園內(nèi)景物殘破,徒惹佳人不快。實則是佳人不快,才看不慣園內(nèi)的風光。
就在她百無聊賴的時候,突然見到一個俊美至極的書生騎馬經(jīng)過。兩人四目相對,風拂過,掀起他們的發(fā)絲,勾勒出他們清新的輪廓,那一瞬間,他們彼此均感如沐春風。千金臉上一紅,急忙從梯子上下來,躲在墻后。
騎馬的書生并不是普通人家的子女,而是工部尚書裴行儉的兒子裴少俊,但千金并不知曉。裴少俊當時年過十八歲,墻頭驚鴻一瞥,覺得千金貌若天仙,一時間心潮涌動,文思泉涌,便寫了首詩,拋進了李家的墻內(nèi)。躲在墻后的千金拾起詩來看了看,微笑著回贈一首拋出去。此后,兩人便常以傳小詩的形式戀愛。以詩傳情是古人常常采取的形式,像王實甫的《西廂記》里就有類似的情景。
李千金的乳母發(fā)現(xiàn)二人偷偷戀愛,可憐他們愛得辛苦,便幫他們兩個私奔。裴少俊遂把李千金偷偷帶回家藏在后院,整整七年,裴家人都沒有發(fā)現(xiàn)千金的存在。在這七年當中,李千金還為裴少俊生了兩個孩子:兒子端端六歲,女兒重陽四歲。
許是天不從人愿,又或者事情早晚要曝光。端端和重陽在玩耍的時候被工部尚書裴行儉發(fā)現(xiàn)了,后者幾番追問裴少俊,才知道他竟然早已暗結連理,便大罵李千金不知禮數(shù),迫使裴少俊休了她。李千金據(jù)理力爭,但裴少俊卻拗不過父親的威逼而休了她。痛苦異常的李千金唯有回到洛陽,卻發(fā)現(xiàn)父母雙亡,一時間悔恨不已,心念著“家萬里夢蝴蝶,月三更聞杜宇。則兀那墻頭馬上引起歡娛,怎想有這場苦、苦。都則道百媚千嬌,送的人四分五落,兩頭三緒。”(《墻頭馬上》第四折
【醉春風】)想當初只顧著戀愛,可七年下來卻落得被休的下場,父母又雙雙亡故,人生還有什么希望?萬念俱灰下,她去了父母的墳前守孝,尋個清凈。
時光匆匆流逝,大半年過去了,裴少俊中了進士,擔任洛陽令一職,將父母接到洛陽,打算與千金再識前緣。但是千金那時早就斷絕了復婚的念頭。而且她痛恨裴少俊就那樣休了自己,緣分已被隔斷,還有什么可續(xù),于是死活不肯答應復婚。
而裴行儉這時知道了李千金竟然是自己的舊交李世杰之女,便主動跑去跟她道歉,希望她再做自己的兒媳婦。千金被求得心煩,又看到自己的兒女抱著她的大腿不肯松開,無奈之下只好原諒了裴少俊,總之一切皆大歡喜。
一個墻頭、一匹高頭馬,成就了這段姻緣,所以白樸為李千金與裴少俊的故事起了《墻頭馬上》的名字,以表示對墻頭、馬背等“媒人”的感激。
白樸為李、裴設定的美好結局,讓這個故事成為元雜劇四大愛情劇之一,也是難得的喜劇。然而在真實的生活中,李、裴二人原型的結局卻并非如此。
這個故事本來源于白居易的一首詩《井底引銀瓶》:“妾弄青梅憑短墻,君騎白馬傍垂楊。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币粋女子愛上了一位男子,二人同居了五六年,終被家人發(fā)現(xiàn)。男方家里認為,沒有三書六聘就進門的女人,甚至連妾都算不上,便將女人逐出門。回到家中的女人趴在墻上,看著墻外騎馬而過的夫郎,二人雖然近在咫尺,實則已遠如天涯,一時間心如刀割,肝腸寸斷。白居易在寫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時候,說出了“在天愿作比翼鳥”的美好愿望,可是在他的這首詩中,寫的卻是“勞燕分飛”。
現(xiàn)實的殘酷讓人們心灰意冷,所以人們把美好全寄托在向往當中。許多古代的悲情故事,在曲人、劇作家的筆下都變成了歡喜結局,這些作家們想從世人那里看到感動和歡樂的淚水,而不想看到他們?yōu)橐粋個悲情故事而痛哭流涕。
喬吉在《天凈沙·即事》一曲里曾寫道:“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風風韻韻,嬌嬌嫩嫩,停停當當人人!痹趷矍槊罎M的人眼中,一切的事物都變得美好,鶯鶯燕燕不再是杜鵑啼血,花紅柳綠不再是滿地飄零,女人也嬌嬌嫩嫩、風韻十足,男人自然也春風得意、豐神俊朗。
美好的感情不只令當事人變得風采十足,也會使欣賞他們的人覺得賞心悅目。在古今文人的筆下,愛情無論好壞,都是行文的永恒主題,人們在怨懟情感生活不美滿的同時,也對它寄予了厚望,因此不如把慘劇化作喜劇呈現(xiàn)給世人。這也就是白樸寫《墻頭馬上》的重要原因。
然而,《墻頭馬上》的啟示卻不單純是如此,其實人世間的真正愛情不是去珍惜那些“得不到”和“已失去”的東西,而是當珍惜眼前人。人們總是說,失去了才知道珍惜。但是為什么偏要等到失去了才珍惜呢?為什么不在擁有的時候牢牢握住呢?
夕陽西下,一個人形單影只地與垂暮一起消失在地平線。再回首,無人在身后等待你的歸去。這就是情人們想要的嗎?斷然不是!
白樸筆下的李千金,得到了后世的大量“粉絲”,是因她面對愛情夠坦誠堅貞,在決裂的那刻也夠堅定果斷,雖然最后她看在孩子們的分上原諒了少俊,但她的骨氣并沒有放下。千金敢愛敢恨,不怕“得不到”,也不怕“已失去”,一個女人擁有超越時空的魅力便在于此。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