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節(jié) 正確理解“面子”問題
-
“面子”總是與一個人的人格、自尊、榮譽、威信、影響、體面等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當(dāng)一個人的面子受到損害時,他就會下不來臺,就會生氣。
程林曾是一家大型企業(yè)的高級職員,她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無論是工作能力,還是文筆功底,都處在單位的一流水平,上司對她的能力也是充分肯定的。程林的熱情大方、率真自然,是比較受人歡迎的。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程林的率真和不加掩飾,過于情緒化,不論對誰,只要她看見不對的地方,就不加保留地指責(zé)出來,一點也不給人面子。
后來,單位提拔了一個無論是資歷、能力還是業(yè)績都不如她的女同事。程林很生氣,她義憤填膺地跑到上司的辦公室去“質(zhì)問”,并義正詞嚴地與上司理論起來。雖然上司那兒早已準備了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還是被程林搞得非常狼狽。從那以后,上司對她的態(tài)度就有了轉(zhuǎn)變,時常給她穿“小鞋”。程林的情緒受到影響,還因此備受冷落,同事也不敢輕易同她說話了。程林很難受,又氣又急又窩火,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干了那么多活,上司安排的工作也能高標(biāo)準地完成,可為什么總是費力不討好。
一個聰明的人懂得保留他人的面子,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墒怯行┤丝傁矚g我行我素,甚至喜歡擺架子,在眾人面前指責(zé)同事,對上司也不客氣,而沒有考慮到是否傷了他們的自尊心。
人人都有自尊和虛榮感,甚至連乞丐都不受嗟來之食,更何況是地位比自己高的上司。縱使上司犯錯,而程林是對的,但如果不注意表達方式就會傷了領(lǐng)導(dǎo)的面子,自己吃力不討好也就是必然的了。
在與別人相處時,一定要懂得給別人留點“面子”。
因為,如果傷了對方面子,自己將會遭受最猛烈的回擊!懊孀印笔遣荒鼙凰浩频,撕破“面子”,就意味著拋棄了一切做人的尊嚴。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這個家伙,真是撕破了臉皮,什么事都干得出來。”意思是說,一些人已經(jīng)連做人的起碼要求都不要了,做什么事情都是不會感到慚愧的。
可見,人不能不要“面子”,否則在社會中就難以生存,然而,人也不能將“面子”作為一個“包袱”來背著,這樣的生活過于沉重、壓抑甚至痛苦!八酪孀踊钍茏铩保f的就是一些人為了“愛面子”可以忍受任何痛苦,即使受罪也無所顧忌。
在我們的生活中,譬如,有的人原本很窮,卻死要面子,勒緊褲腰帶與人比闊。有的人,為死要面子,四處吹噓自己如何如何有能耐、能辦事,無限夸大自己的所謂“后臺”是怎樣怎樣硬。有的人明明意外成功,自己明明是喜出望外,激動異常,卻死要面子,故作深沉,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有的人為了面子,犯了錯誤死不認賬,即使被揭穿也要死撐到底,甚至要倒打一耙,推卸責(zé)任……
那么,給對手最猛烈的回擊就是想方設(shè)法把對手的“面子”丟得干干凈凈。很多人為回擊對手,使對手“丟面子”,往往采取一報還一報,惡意攻擊、侮辱,或直接或間接,或公眾場合或私下攻擊對手,但這樣做往往容易反過來損害自己的“面子”,這是一種下下策。聰明的人決不會這樣做,聰明的人往往給對手留足面子,他要一頂高帽,就送他一頂甚至十頂,讓他飄飄然不知自己是誰,自高自大起來的時候自有人收拾他。
現(xiàn)代社會的競爭法則不是教人不要面子,而是市場經(jīng)濟越發(fā)展,就越要求人人都要講究“面子”,有誠信,否則,誰都不會是贏家。
忍讓是一種境界
一個人不可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場合下都事事如意,有些事情怎么也無法解決,所以你只能忍耐。動輒出氣的人雖然可以發(fā)泄一下內(nèi)心的壓力,但從長遠看來,卻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如果能忍一忍,并學(xué)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心志,以后即使碰到再大的問題,自然也能忍受,自然能忍到最好的時機再把問題解決,這樣才是明智之舉。
當(dāng)然,能忍之人不同于我們經(jīng)常所說的“窩囊廢”。人要有正氣,碰到公正有理之事,需據(jù)理力爭,以正壓邪,不能喪失性格。也就是說,忍也要看忍耐的對象和忍的程度。大事忍,小事也忍,無理時忍,有理時也忍,這就真是一個“窩囊廢”了。
羅素說:“希望是堅韌的拐杖,忍耐是旅行袋,攜帶它們,可以踏上永恒之旅!背晒κ怯稍S多忍耐組成的,成功之人的特征之一,就是比平常人更會忍耐,小不忍則亂大謀。忍耐需要勇氣,更需要信念和力量。忍耐是成功的必備要素。
曼德拉早年因領(lǐng)導(dǎo)反對白人種族隔離政策而被捕入獄,白人統(tǒng)治者把他關(guān)在荒涼的大西洋羅本島上長達27年。他一直被關(guān)在總集中營一個“鋅皮房”里,囚室很小,只有一般的衛(wèi)生間大小,但他居然沒有精神崩潰,依然斗志昂揚,實在是讓常人驚駭不已!曼德拉后來向朋友們解釋說,自己年輕時性子很急,脾氣暴躁,正是在獄中學(xué)會了控制情緒才活了下來。他的牢獄歲月給了他時間與激勵,使他學(xué)會了忍耐,學(xué)會了如何處理自己遭遇苦難的痛苦。他靠的正是那股耐勁兒,善于忍耐,養(yǎng)精蓄銳,才苦撐過了獄中那段艱難漫長的歲月,最終在出獄后當(dāng)選南非總統(tǒng),為南非的民族解放事業(yè)作出了積極貢獻。
由此可見,當(dāng)一個人遭遇坎坷和身陷困境的時候,他只有學(xué)會忍耐,善于忍耐,才能順利度過人生的冰凍期,從而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目標(biāo)。
有人認為和顏悅色,忍讓無爭,寬恕容忍,與從不惡言厲色,就是十足的懦夫行徑,殊不知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具有大智、大仁、大勇的人物。有人更以為凡事忍耐,含垢受辱,承認過錯及接受責(zé)罰是懦夫。事實上,在衡量自身條件尚無絕對把握時,暫時的忍辱負重是必要的。而死不認錯,往往是怕負責(zé)任,這才是真正的懦夫。
“一忍可以當(dāng)百勇,一靜可以制百動!币粋人胸懷坦蕩磊落,能無所不包,無所不容,那就無事不成,無功不可就了。古代所謂的豪杰人物,都有超過常人的修養(yǎng),更有著一般人所不能忍的功夫。心字頭上一把刀謂之忍,你若挨得過這把刀,寸寸心血會教你成功!氨赜腥,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蹦馨菀磺校侥芙邮芤磺校棠鸵磺,然后必能改變一切,克服一切。所謂大肚能容,逆來順受,并不是天生的窩囊廢,相反,正是成大事、立大業(yè)的強者。
生活中常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如意事,不可能光靠幾張嘴或動刀動槍就能解決所有矛盾。因此,我們應(yīng)該學(xué)會忍讓!叭櫭⿵]”的故事家喻戶曉,張飛欲綁諸葛亮回營,試想倘若沒有劉備勸他忍住,哪里會有蜀國的大好河山?哪里會有三國鼎立?古人是這樣,而現(xiàn)在的社會似乎是退步了。同學(xué)會因小紛爭而大打出手;同事會因誰能升職而勾心斗角……最后的結(jié)果呢?往往是兩敗俱傷。
所以說,我們應(yīng)該在需要忍耐的時候?qū)W會忍耐,在不應(yīng)該忍耐的時候直接表達出來。當(dāng)我們面對他人有意無意的指責(zé)時,應(yīng)當(dāng)做到既不顯得怯懦無能又能忍讓一步,從而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生活需要忍讓,學(xué)會忍讓方便了別人,同時也方便了自己。忍讓是一種謙虛的美德,是強者才具有的精神品質(zhì),是智者的胸懷;忍讓更是一種思想,一種境界。明白了忍讓的益處,便獲得了一筆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