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節(jié) 第三章
-
實在驚呆了:那么艱難地爬了幾個時辰,下來只是幾步!想想剛才伸腳時的悲壯決心,啞然失笑。康德說,滑稽是預(yù)期與后果的嚴重失衡,正恰是這種情景。
來不及多想康德了,亟亟向泉水奔去。
一灣不算太小,長可三四百步,中間最寬處相當(dāng)一條中等河道。水面之下,漂動著叢叢水草,使水色綠得更濃。竟有三只玄身水鴨,輕浮其上,帶出兩翼長長的波紋。真不知它們?nèi)绾物w越萬里關(guān)山,找到這兒。水邊有樹,不少已虬根曲繞,該有數(shù)百歲高齡。
總之,一切清泉靜池所應(yīng)該有的,這兒都有了。至此,這灣泉水在我眼中又變成了獨行俠——在荒漠的天地中,全靠一己之力,張羅出了一個可人的世界。
樹后有一陋屋,正遲疑,步出一位老尼,手持懸項佛珠,滿臉皺紋布得細密而寧靜。
她告訴我,這兒本來有寺,毀于二十年前。我不能想象她的生活來源,訥訥地問,她指了指屋后一條路,淡淡說:會有人送來。
我想問她的事情自然很多,例如,為何孤身一人長守此地?什么年歲初來這里?終是覺得對于佛家,這種追問過于鈍拙,掩口作罷。目光又轉(zhuǎn)向這脈靜池,答案應(yīng)該都在這里。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無奇。唯有大漠中如此一灣,風(fēng)沙中如此一靜,荒涼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韻律、造化之機巧,讓人神醉情馳。
以此推衍,人生、世界、歷史,莫不如此。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實,給粗獷以明麗。唯其這樣,人生才見靈動,世界才顯精致,歷史才有風(fēng)韻。
因此,老尼的孤守不無道理。當(dāng)她在陋室里聽夠了一整夜驚心動魄的風(fēng)沙呼嘯時,明晨,即可借明凈的水色把耳根洗凈。當(dāng)她看夠了泉水的湛綠時,抬頭,即可望望燦爛的沙壁。
山,名為鳴沙山;泉,名為月牙泉。皆在敦煌境內(nèi)。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