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節(jié) 并非“才德兼?zhèn)洹钡恼稳瞬?/dt>
-
由公民選拔治理國家的人才,治理的是一個現(xiàn)代民主共和的國家,這和古典共和或?qū)V浦贫鹊倪x擇人才是不同的。這樣選舉出來的“人才”未必都是真正德才兼?zhèn)涞?ldquo;優(yōu)秀者”,但是他們是現(xiàn)代民主共和的程序治國(法治)需要的人才。他們不是柏拉圖在古典共和理想中提出的那種絕對英明偉大的“圣才”(哲人王)。圣才領(lǐng)袖是人治政治的最高人才理想,他德才兼?zhèn)洹⒏哒斑h矚、無比英明,只有他才具備選拔政府人才的能力和權(quán)威,他選拔出來的人才一級一級地選拔其他的人才,以此建立一個以吏為師的社會制度。這種理想型的人才治理模式稍有偏差,便會變質(zhì)淪落為專制,因此至今在人類歷史上還沒有成功的先例。
在美國的民主共和制度中,國家治理的人才是自下而上地由那些自己也許并不德才兼?zhèn)涞钠胀ü裉暨x出來的。有人認為美國民主太遷就低水準的普通選民,譏笑他們的選擇標準“太不靠譜”,說變就變,就像2010年中期選舉中,不過兩年的時間,許多美國人就已經(jīng)不再把奧巴馬當做實現(xiàn)變革要求的人才。
的確,除了一些基本的習俗道德素質(zhì),如誠實、虔誠、寬容、尊重他人,美國人挑選政治人才時并沒有太高的“道德”要求。至于“才能”,選民們要求政治人物做到的,無非也就是能代表他們的利益和要求,在有限的任職期間兌現(xiàn)自己的競選承諾,連經(jīng)驗和資歷也都是次要的。2010年中期選舉中,許多選民因為不滿現(xiàn)狀,把選票專門投給政治新手,偏偏叫那些有經(jīng)驗有資歷的下臺,便是眼前的例子。
這樣的政治代表選擇機制,自然不一定能產(chǎn)生什么了不起的政治人才。其實,美國選民并不想作繭自縛地推舉、擁戴一些無比圣明的領(lǐng)導(dǎo)者,再由他們隨意把自己強迫改造成另外一種新的“人民”。美國選民只不過是要挑選出一些能代表自己利益的暫時服務(wù)人員,做得好就繼續(xù)暫時做下去,做不好就請他下臺。
不能代表選民利益的政治人物,再如何德才兼?zhèn)洌疾皇沁x民心目中的“人才”。就選拔政治人才而言,民主不是最好的制度,而只是比較安全的制度。選舉不一定能夠拔舉優(yōu)賢,但至少可以作為多數(shù)人參與政事、遏制暴政、預(yù)防專制的有效方式。選舉雖然可能一時選出無良不才的人物,但那總比受害于永久的獨裁政治要可以忍受一些,再說,無論前一次選擇有多么失敗,下一次總還有糾正過來的可能。民主政治的選才是以自由、公平、公開的競爭為條件的,也是以幫助維護和再生民主生活秩序為目的的。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