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節(jié) 寫一張約束身心的紙片
-
微啟讀:
約束身心,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這樣才能理智地思考,才能智慧地行動,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人的行動是受心理支配的,而人們所創(chuàng)造的成果是由行為產(chǎn)生的。有人因為暴怒而出手傷人,有人因為生氣而傷害自己,有人因為忍耐而戰(zhàn)勝了困難,有人因為容忍而最終讓對手臣服。所以,可以這樣說,有什么樣的心理就會導(dǎo)致什么樣的結(jié)果。
有個叫胡德赫爾的人,進入美國鈔票公司工作八九年了也得不到升遷。和他同時來公司的同事,都已經(jīng)成了他的上司或者上司的上司,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了個最基層的小干部的位置。人微言輕,上司對他更等閑視之。于是他怨恨自己升遷太慢,怨恨上司有眼不識金鑲玉,每天抑郁無聊地打發(fā)時光。
有一天,上司又因為一件事對他不滿,這使得胡德赫爾怒不可遏,憤而決定辭職。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他拿出筆,找了張紙,很快就寫了份辭職書。可是他想,就這樣把辭職書交給上司,動靜太小了,太便宜他們了。于是,他又拿筆來,盡情為上司寫評語,開始是用藍墨水寫,寫著寫著,他覺得藍墨水不能很好地宣泄他胸中的不滿,于是又改用紅墨水繕寫一遍。反正自己要離開了,胡德赫爾敞開了心思,那評語寫得淋漓盡致,讓上司們須眉畢現(xiàn),什么心術(shù)不正、妄自尊大、有眼無珠,能用的詞都用上了。
寫完后,他收拾好紙筆,拿給最要好的一位老朋友去看。老朋友是個很有智慧的人,聽了胡德赫爾的話,看了他寫的評語后,拍拍他的肩膀讓他坐下:“我覺得你不應(yīng)該用墨水寫出這些人的不足和缺陷,他們的這些與你無關(guān),你應(yīng)該擬寫一份自己的十年計劃!”這時的胡德赫爾已經(jīng)平靜了許多,老朋友的一句話點醒了夢中人。他收回評語,照著老朋友說的去做了。他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靜靜地想,自己的未來十年應(yīng)該有個什么目標,應(yīng)該怎么發(fā)展,過去自己還真沒想過,真應(yīng)該好好規(guī)劃一下自己了。想好后,他拿出一張紙片,開始動筆寫起來,計劃寫完時,他不但胸中的怒氣全消,而且恢復(fù)了冷靜的頭腦。于是,他撕掉辭職報告,激情滿懷地投入到工作中。此時,他覺得工作也有干勁了,看到上司也沒有那么多不快了。
受這件事的影響,自此以后,一有郁不可耐的時候,他便拿出一張紙版,如法炮制,給自己復(fù)演一回,過后,心神也就隨之平靜了。但他寫的紙片從不示人,都是自己收藏起來。積累久了,他的自制的能力越來越好,受到同事們的稱譽。幾經(jīng)磨煉,胡德赫爾終于獲得成功,登上了美國鈔票公司總經(jīng)理的寶座。
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每個人都有壞脾氣,都有發(fā)雷霆之怒的時候,這些壞脾氣和雷霆之怒會對我們的人生帶來消極的影響。如何約束自己,讓怒氣小一些,這需要智慧和毅力。清朝時的林則徐脾氣火暴,為了讓自己少發(fā)脾氣,他寫了張“制怒”的條幅掛在自己辦法的大堂上,當要發(fā)怒時,抬頭看看這個條幅,把怒忍回去。林則徐的“制怒”是為了約束身心。胡德赫爾用一張紙片約束暴怒的情緒。凡想有為之人,都應(yīng)該學一學胡德赫爾的方法,怒從心頭起之時,給自己寫張紙片,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這樣,才能理智地思考,才能智慧地行動,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知識窗
林則徐:1785年(乾隆五十年)——1850年(道光三十年),漢族,福建侯官(今福建省福州)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是中華民族抵御外辱過程中偉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績是虎門銷煙。官至一品,曾任江蘇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陜甘總督和云貴總督,兩次受命為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quán)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人民的敬仰。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