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節(jié) 第二章
-
4
偶然某一天,我去鎮(zhèn)上的中學(xué)轉(zhuǎn)悠。母校已經(jīng)今非昔比,不是當(dāng)年破舊的土房子了,可門前的道路依然很狹窄,和宏偉的新校園有些格格不入。
無意間和一個很久以前看大門的跛腳老頭兒聊起天。時近隆冬,北風(fēng)呼嘯,黃昏時候,街道上都是瑟縮著往家趕的人,急急忙忙,道路狹窄,稍一擁堵,各個都脾氣暴躁,罵罵咧咧起來。老頭兒獨自坐在門前,看著這吵雜的場面,眉毛擰成團,山羊胡子在風(fēng)中顫抖。
他說:“啞巴其實會說話。啞巴只是從小口吃,所以顯得有點傻。那時家里窮,又有好幾個兄弟姐妹。從小父母就不喜歡他,臟活累活都讓他干,賺了錢也要上交,供其他幾個兄弟姐妹讀書。后來,父母相繼去世,留下一些產(chǎn)業(yè),雖不是很大,但被幾個聰明的兄弟瓜分得一干二凈,于是他就被掃地出門了。幾個兄弟為了爭家產(chǎn),鬧得頭破血流,自此形同陌路。而他,也就成了流浪漢,慢慢成了啞巴。
“多少年了,這還是他們幾個兄弟姐妹第一次聚到一起,沒想到啞巴一輩子可憐,年少的時候掙錢供他們讀書,死了之后,還給他們做了大貢獻。真是可憐那個司機了,他可是個好人,只是人總有背運的時候!
我問:“你怎么對啞巴的事這么了解?“
他說:“前些年鎮(zhèn)上修繕中學(xué),資金不夠,要鎮(zhèn)上人捐款。每個有學(xué)生的家庭,分?jǐn)値装俚娜蝿?wù)作為建?,沒學(xué)生的家庭被號召為了祖孫后代多做善事而要求捐款。只可惜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不歡而散。那些孩子畢了業(yè)的家庭,再不肯捐一分錢,他們只想著自己孩子畢業(yè)了,沒想過自己的孩子曾受著這里的恩惠。再說,孩子不讀書了,還有孫子、孫女呢。后來,啞巴拿出了三千多塊錢來給我,讓我捐,但不要記他的名字。
“你不知道,啞巴每年去撿礦泉水瓶子,一個一毛錢,就這么攢出來的錢呀。他可一分沒舍得花。我當(dāng)時說了句不該說的話:‘那些有兒有女的不舍得花半毛錢,反倒是沒兒沒女的啞巴你捐了最多的錢!
“他回過頭,說了一句話:‘他們都是我的干兒子,干閨女!f完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說到這里,老頭兒已經(jīng)泣不成聲。
我問:“他干嗎不說話,非要別人把他當(dāng)做啞巴呢?”
老頭兒意味深長地說:“他眼睜睜地看著這世上的人都成了瞎子,昧了良心,還不如索性做個啞巴,不聞不問!
我無言,看看面前的街道,再回頭看看這個小鎮(zhèn)。汽車?yán)绒Z鳴,人人嘴里說著話,聲音吵吵嚷嚷,震耳欲聾,這個世界好不熱鬧,但我多想讓它安靜下來。也許,啞巴也是這么想的。我們無法讓世界安靜,只能選擇自己沉默。有時候,沉默便是對這個喧囂的世界最好的回答。
啞巴走了,安靜的世界也彷佛走了,又有很多東西丟了。
不知是否還會有人記得他,還會不會有人在他的墳頭燒上一點紙錢,給他墳頭上的青草拔一拔,陪他安靜地聊聊天。
你昏昏然睡去,無人知你姓名,為你哭泣。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