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節(jié) 寫在最前
-
不是驕子,沒有精英的耀眼經(jīng)歷,不具備放棄世俗觀念去打工旅行、流浪的條件,更沒有辭職旅行、重走青春的資本,別人眼中的我,應(yīng)該是一個掙扎在活與死灰色地帶的弱勢群體代表。唯一的幸運是,我還能睜開眼睛并具備一切客觀條件看看這個世界。
—— 易 懿
Sit On the Road•Route 0
每個人的背景和經(jīng)歷如同每個人的指紋一樣無法相同,同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感受和見解同讀《哈姆萊特》是一個結(jié)果。扔掉身殘志堅的虛標簽,只想還能繼續(xù)做自己——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女孩兒。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借助外界的美好事物來自我鼓勵,比如曙光。
初知夢想為何物時就有三個心愿:成為優(yōu)秀的酒店管理者,在古巷深處擁有帶有庭院和畫室的小書店,為自己整理一本記錄心靈和足跡的書作為存在過的留念。期待陌生人能因我而愉悅,期待自己能讓自己愉悅,期待心中有著探索后的平和與自知。只是人生多變,我只能盡力完成最后一項還可能實現(xiàn)的愿望。不崇尚小資風,亦無法追隨雅痞族,也不是文藝青年,唯愿在承受生命之重的同時還能有樂活的心態(tài),讓自己更冷靜和清醒地對待玄之又玄的人生。
旅行歸來已有數(shù)月,拖至今天才起筆是因為不安。一直以來用文字記錄心情只是隨意拈來的習慣,這次想寫文字給他人看,卻一直沒有想好用何種體裁和敘述方式更為合適。對于文字的態(tài)度應(yīng)該是謹慎并充滿敬意的,不能聒噪地喊著口號或者標榜精神去指引什么態(tài)度,不能過于強調(diào)人格或者理念, 只希望能以最準確、最真誠的方式,不經(jīng)意但深刻地表達我想要表達的一切,亦希望如有陌生人讀到我的文字會有所得。我自知沒有博古通今的才識,也不具有公眾人物的影響力,無資格驕傲地炫耀,更不是值得學習的榜樣,僅能用一個25 歲年輕女孩子的平靜真實,一字一句地用文字和大家溝通。倘若百萬中有一人可以讀到,那將是我的“榮”;如果千萬中有一人可以共鳴, 那便是我的“幸”。
欣賞日本花道中“一花一世界”的哲學觀,尊重所存在的一切細微。談及人, 每一個個體從表面上看來或高或低,或謙恭有禮或不可一世,但在所有的表象背后都有一些不為人知或隱藏過深的故事。所以每個人都是故事的創(chuàng)作者, 只是喜歡講故事的人常常會過度修飾事件本身,甚至把這故事描繪得面目全非。不去仰望他人仿佛精彩的傳奇,不忽視小覷看似卑微的信念,唯一能做的是平心靜氣地對待所有組成人生的部分,不需妄自菲薄,更不必夸夸其談。
關(guān)于旅行的意義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不能把它鼓吹到一定高度并且很難用簡單的幾個詞或者幾行字去定義,但是不能否認它對于我人生的意義。雖然劇作家蕭伯納說:想旅行的就去旅行,不想旅行的就老實待著, 反正到最后都沒有差別,即便茜茜公主覺得旅行最大的魅力是知道自己不會在旅地駐足停留太久,否則她也會發(fā)瘋,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背起行囊, 希望可以偶爾逃離按部就班的生活軌跡,感受未知和短暫漂泊帶來的能讓自己神經(jīng)興奮的感覺。
每個人的背景和經(jīng)歷如同每個人的指紋一樣無法相同,同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感受和見解同讀《哈姆萊特》是一個結(jié)果。扔掉身殘志堅、樂觀向上、積極開朗的虛標簽,只想還能繼續(xù)做自己——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女孩兒。雖無法輕易擯棄凡塵、掙脫七情六欲的牢籠,但可以努力去做一個純粹簡單的人。不是驕子,沒有精英的耀眼經(jīng)歷,不具備放棄世俗觀念去打工旅行、流浪的條件,更沒有辭職旅行、重走青春的資本,別人眼中的我,應(yīng)該是一個掙扎在活與死灰色地帶的弱勢群體代表。唯一的幸運是,我還能睜開眼睛并具備一切客觀條件去看看這個世界。旅行于我是一種形式,以足跡為線索記錄觸動和點滴的思考才是最寶貴的收獲。
這本書不是一本單純的旅行筆記,也不會是簡單的文化故事,它將融入一個普通女孩兒在經(jīng)歷了“重生,再上路”之后那平常又有點兒特殊的理性和感性思緒。將過往撒落在路上,研磨進大千世界的風情和風景中,然后將所有只適合收藏的東西整理保存,不再提起。如此,才能心甘情愿在新的人生道路上出發(fā),丟掉念念不忘和記憶的包袱。若有人愿意奉獻時間耐心讀完這些文字,無論您是肯定,還是有不同的見解或是質(zhì)疑,我的感恩之心將永存。
易懿
2012 年12 月18 日于西安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