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節(jié) 第一章
-
大四的第一天,黎糯在學校里見到了久未謀面的岳芪洋。
那時下午四節(jié)課結束,正是校園里人最多的時候。班里的同學成群結隊一起往西區(qū)走,邊走邊熱鬧地聊著天。
黎糯和路心和走在最后面,見前面的同學忽然就沒了聲音,并且隊伍自動往路兩側分開,都覺得奇怪。定睛一看,只見“煞神”迎面走來。
永遠的白襯衫黑西褲,永遠的面無表情,永遠的目中無人。
被虐過的他們瞬間肅靜,立正行注目禮,而不知“煞神”厲害的學弟學妹在不遠處興奮地竊竊私語。
“原來我們學校有這么帥的老師!”
“是臨床上的老師嗎?怎么從來沒見過呢?”
“他教什么的?我一定每節(jié)必到認真聽講!”
黎糯他們在心中哭喊:你們不用這么積極的,他會讓你們不得不每節(jié)必到認真聽講,想逃也逃不了……
上次煞神出的醫(yī)英考卷幾乎讓臨床、基礎的同學們?nèi)姼矝],醫(yī)英教研室主任對結果表示膽戰(zhàn)心驚,自此后不敢再讓他任教醫(yī)英課程。
黎糯納悶:那他怎么還會出現(xiàn)?
眾人皆不知情,搖頭,順便為學弟學妹祈福。
岳芪洋的確不是來教醫(yī)英的,他只是代他們主任來上三節(jié)《診斷學》緒論而已。
C大藥學院在那年整體搬遷,步入大學最后一年的舒笑和滿可盈也進入了實習階段。黎糯和路心和送別了她們,便馬不停蹄地投入到復習考試中去。
所有的專業(yè)課都需要在下臨床前考完,使得她開學第二周起就駐扎進了通宵教室。
第一教學樓的通宵教室是整個校區(qū)人氣最旺的地方。一字排開的階梯教室燈火通明,桌子上層層疊著比磚還厚的書本和比小抄還密集的筆記,座椅兩邊的走廊上丟著形形色色的睡袋甚至是鋪蓋,走廊里的廁所堆滿了五顏六色的牙刷牙杯。
這些都不是亮點,亮點在于教室里黑板上不間斷更新的標語。
“日日通,聞啼鳥;周周通,成國寶;月月通,吹風倒;年年通,死翹了!
“恭喜你在猝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歡迎來到頭頂不毛之地!
“白發(fā)三千丈,已成地中海!
“好好學習,天天減壽!
……
直到某天她踏出一教,見到小路對過兩棵樹間系上了黑底白字的碩大橫幅:“夕陽無限好,只是近臨床。”
她頓時理解了“小巫見大巫”的意思。
C大校風歷來散漫奔放,有著能把蒼老師選為人大代表的隨意不羈。醫(yī)學院并入C大后,風氣也漸漸同化,校園中甚至光明正大地出現(xiàn)了此等頗具地痞流氓氣勢的標語。
可惜天天叫著“不想下臨床”,隨著考試步入尾聲以及年末的到來,實習的日子還是如約而至。
實習生活的第一天,黎糯在一附院的宿舍里起了個大早,穿上了印有醫(yī)院名字的白大褂。
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她突然想起大一分發(fā)白大褂的時候。
學校發(fā)到同學們手上兩件長袖、兩件短袖、兩頂帽子,他們一邊吐槽這身打扮實在是太像食堂里的廚子,一邊迫不及待地換上身,然后以生活委員為首在寢室樓的走廊里煞有介事地排成隊,大搖大擺地敲開各間寢室的門,嘴里像模像樣地嚷著:“精神科×主任查房啦!”
那時候,她們尚覺得白大褂挺稀奇的,穿戴整齊自拍一張傳到人人網(wǎng)上當頭像,哦,不對,當年還叫校內(nèi)網(wǎng)來著,以顯擺自己醫(yī)學生的身份。
后來,隨著各種解剖課的糟蹋、實驗課的玷污、小動物們的踐踏、見習和技能實踐的亂扔,白大褂逐漸布滿點點斑痕,成了和塊破布無異的存在。
而今天,她以新的身份穿上新的白大褂,又是一種異樣的感覺。
就如崗前培訓時一附院院長所說的:白大褂,不僅是醫(yī)學生的象征,也是醫(yī)學生的夢想,更是醫(yī)學生的責任。
院長還說,理想和現(xiàn)實總有差距。它們的差距也許在于學校里教的是“大醫(yī)精誠”,而崗前培訓說的是“自我保護”;上課的重點是“明確診斷”,而臨床的重點是“鑒別診斷”;抑或書上學的是“最優(yōu)化原則”,而醫(yī)務處主任教導的是“最大化原則”。
當然,他們還不懂。
平時幾乎不看病的黎糯像只初生的牛犢,驚奇地看著掛號處如世博會般排成蛇形的隊伍、鬧哄哄的如菜市場般的大廳、吵吵嚷嚷的預搶救室……哪兒都是急匆匆的人群和彎彎扭扭的長隊。
盛青陽拍拍她的肩,說:“組長,還愣著干嗎?都七點三刻了,報道來不及了!”
在黎糯此后一年的實習生活中,盛青陽將是一種非常關鍵的存在。
因為她是他的組長,他是她的組員,雖然一組就他們兩人,但實實在在是一條戰(zhàn)壕里的戰(zhàn)友,擁有超越同學的階級友誼。說得簡單點,即若其中一名是個坑子,則另一名將會面臨以一頂二的殘酷局面。
至于盛青陽是不是坑子,黎糯也不確定。
該生原為東北某省某市某區(qū)的高考理科狀元,第一志愿報的C大經(jīng)院。不巧那年經(jīng)院競爭太激烈,他被刷了下來,進了二志愿五年制臨床醫(yī)學。從此以后,這廝從學霸逐步演化為學渣,整日沉迷于網(wǎng)游,神龍見首不見尾。
但是盛青陽是個好人,這點黎糯確定。黎糯大學物理重修能順利通過,還拜A+的他不斷傳道授業(yè)解惑所賜。
她麻木地仰頭看向長相身材“很東北”的盛青陽,道:“好!我們報到去!”
悲劇的是,他們輪轉(zhuǎn)的第一個科室就是急診——一附院除外科以外的四大煉獄之一。
他們一報到即被拆開。黎糯上半月轉(zhuǎn)外科急診,下半月去內(nèi)科急診,盛青陽則與她相反。
和患者人數(shù)相比,急診醫(yī)生真心少得可憐。
一線的急診醫(yī)生包括進修醫(yī)生都和工廠里的工人一樣三班倒。跟著年資和職稱的升高,到了二線班則不用再翻班,負責日班和值班。
按照一線和二線排班的次序,整個辦公室里一般同時會有兩名醫(yī)生接待患者:白天的話是早中班醫(yī)生和日班醫(yī)生,晚上則有中夜班醫(yī)生和值班醫(yī)生。實習同學的作息與帶教老師一致。
她跟的老師姓張,一直笑瞇瞇的,為人挺和氣。
黎糯一坐到他身旁的椅子上,張老師便笑盈盈地回頭問她:“今天早中班,晚上十點下班,沒問題吧?”
“沒問題!彼稹S袉栴}又能怎么樣……
早中班醫(yī)生不管救護車、搶救室、預搶救室和EICU,這些由日班、中夜班和值班醫(yī)生處理。只有遇到特別忙亂的情況,比如多輛救護車同時送到,才會幫忙分管。但是本著首診負責制的原則,早中班醫(yī)生處理過的躺在搶救室和EICU的重病人亦由其善始善終。
那早中班醫(yī)生干些什么呢?就是各種看病,看各種病,例如手痛腳痛肚子痛,大傷小傷穿通傷……
一個上午,黎糯忙得不可開交,或?qū)W習門急診操作系統(tǒng),或跟在張老師后頭摸肚子,或在診室和清創(chuàng)室間來回蹦跶。再加上新手上任,她有些犯暈,半天找不著北。
待她終于能歇口氣,抬頭看鐘,已是下午兩點。摸出手機,未讀短信若干。
十條里是八條是路心和同學發(fā)來的。
下臨床第一天就值班,還碰上元旦,求安慰……
醫(yī)囑打不來被鄙視了……
怎么辦怎么辦我好不安,哭。
你死了?沒死吱一聲。
看來是死掉了,嗯。
……
黎糯表示做了三年多的室友,她還真是頭一次見著路院花六神無主的樣子。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