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節(jié) 第一章
-
◆面條◆
在我國古代,所有的面食都曾被統(tǒng)稱為“餅”,如,饅頭叫“炊餅”,面條則叫“湯餅”。面條是一種將谷物或豆粉加水和成面團,又將面團搟壓,切成條狀或片狀,最后經(jīng)過或煮或炒而成的食品。
有關(guān)對面條的最早記錄發(fā)生在東漢。漢代劉熙在《釋名·釋飲食》中稱其為“索餅”;在我國的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中,則發(fā)現(xiàn)了距今有四千多年歷史的面條實物,長約50厘米,寬0.3厘米,是用玉米粉制成的。
面條在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shù)》中,被記為“水引餅”,是一種長約一尺,寬如韭葉的水煮面食,在煮時,要把面團托在手上,拉扯成面片下鍋煮;到了唐朝,又出現(xiàn)了過水涼面,其風(fēng)味獨特,被杜甫形容為“經(jīng)齒冷于雪”,據(jù)說這種面條非常有韌勁,可以當(dāng)鞋帶使用,被人稱為“建康七妙”之一;發(fā)展到宋元時期,除了品種繁多外,掛面也出現(xiàn)了;到了明朝,制面技術(shù)突飛猛進,出現(xiàn)了刀削面。清代戲劇家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收錄了“五香面”“八珍面”的文字記載,在這兩種面條中,分別加入了五種與八種動植物原料的細末,味道之鮮美,工藝之精湛,堪稱面條中的上品。
◆饸饹◆
饸饹,也被稱為“河漏”“河撈”,是中國北方漢族最常見的面食之一,擁有古老的制作與食用歷史。傳統(tǒng)的制作方法是把和好的高粱面、小麥面或蕎麥面放入饸饹床子里,制作者坐在杠桿上,把面擠軋成長條,放入鍋里煮熟,再配以由豆腐、肉或紅白蘿卜做成的臊子,澆上辣椒做成的澆頭,就可以吃了。
饸饹的食用歷史很長,在元代王楨的《農(nóng)書·白谷譜集之二》中的“蕎麥”里就有對饸饹的記載:“北方山后諸郡多種,治去皮殼,磨而為面……或作湯餅,謂之‘河漏’,滑細如粉……”這段記載表明,饸饹形狀細長、口感爽滑,且早在元代就被一些家庭作為主食食用。在蒲松齡的《日用俗字》一篇中,也有對饸饹的描述:“壓如麻線細!笨梢娖渚!端疂G傳》第二十四回也寫道:“他家賣拖蒸河漏子,熱湯溫和大辣酥!
在眾多饸饹面中,河南郟縣的“金剛饸饹面”最有名。它最初以蕎麥面為主料,配以熟羊肉熬制的羊肉湯澆頭,清香撲鼻。到了清末,人們又用小麥面代替了蕎麥面,口感上更勝一籌。關(guān)于金剛饸饹面的由來,有很多有趣的記載。傳說,在明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初,三邊總督孫傳庭出兵潼關(guān),在河南與李自成義軍作戰(zhàn)。為了豐富軍糧的口味,出發(fā)前,孫傳庭傳諭三軍,每軍可攜帶20臺饸饹機。結(jié)果,在這一年的十月,明軍與義軍在郟城狹路相逢,明軍中計,被義軍殺得潰不成軍,包括饸饹機在內(nèi)的軍械被當(dāng)?shù)氐陌傩蘸土x軍全部繳獲。當(dāng)?shù)匕傩諡榧o念義軍驍勇善戰(zhàn)的金剛精神,把用這些饸饹機做出來的面食稱為“金剛饸饹”。
不過,據(jù)說早在唐代,郟縣就已經(jīng)有金剛饸饹面了,還與被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有關(guān)。傳說,唐憲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河南上蔡一帶的刺史擁兵自立。韓愈帶兵生擒了刺史,路過郟縣時,還吃了金剛饸饹面。由此推斷,金剛饸饹面至少有1200年的歷史了。
◆廣東早茶◆
說起廣東早茶的歷史,要追溯到清代咸豐年間。當(dāng)時,廣州有一種名為“一厘館”的館子,門口掛著木牌,寫著“茶話”二字。茶館內(nèi)的設(shè)施非常簡陋,只有幾張木桌凳,主要供應(yīng)茶水和糕點,以供路人歇腳、談話。后來,逐漸出現(xiàn)了茶居。茶居的規(guī)模漸漸擴大,就變成了茶樓。一時間,廣東人去茶樓喝早茶蔚然成風(fēng)。
廣東人喜歡飲茶,尤其喜歡去茶館飲早茶。既然是早茶,茶水自然必不可少。早茶的茶水以紅茶為主,可暖胃去膩,有利于消化。盡管紅茶色深紅,湯濃稠,味苦澀,在視覺和味覺上都不如綠茶,但與廣東早茶中味道濃郁的茶點是絕佳的配搭。最常見的早茶有烏龍茶、鐵觀音和普洱茶,不過,也有人喜歡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這種茶被稱為“菊普茶”,有清涼去火的功效。
在廣東,有些人將早茶當(dāng)作早餐,一家老小圍坐一桌,享受團聚的美好;有些人喝完早茶,便匆匆趕去上班;還有一些人則將早茶當(dāng)成是休閑時光,他們大多是已經(jīng)退休的老年人,被稱為“消閑一族”。這類茶客,總是來得最早,走得最晚,很多都是?,甚至?xí)凶约虹姁鄣淖弧?nbsp;
廣東的茶館分為早茶、午茶和夜茶三市,一般飲早茶的人最多。通常,茶樓的早市在清晨四點左右就開門迎接客人了。待茶客坐定,服務(wù)員便會前來請茶客點茶和糕點。普通的早茶,謂之“一盅二件”,一盅指茶,二件指點心。廣東人也把飲茶稱為“嘆茶”,意為享受。至今,廣東仍流傳著“嘆一盅兩件”的口頭禪,即享受一盅香茶和兩件點心的意思!罢堅绮琛币仓饾u成為廣東人一種常見的社交方式。
如今,經(jīng)過多年的演變,廣東早茶中的茶水已經(jīng)成為配角,而茶點愈發(fā)精致多樣。近年來,配茶的點心除了廣東人愛吃的干蒸馬蹄糕、糯米雞外,還增加了許多西式糕點。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