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節(jié) 只有春天理解這份熱愛
-
從秋天有了回家做農(nóng)場的想法,整個冬天里,我和很多朋友都在聊這件事,總之一句話,亢奮。而大家的反響也異常熱烈,聽說要建個農(nóng)場,種菜養(yǎng)雞,都立刻表示很有興趣,其中有些人還貢獻了不少農(nóng)業(yè)知識,然后告訴我,他們經(jīng)?崔r(nóng)業(yè)頻道中央七套。
有一次跟一個朋友聊天,我問她:“你說為什么現(xiàn)在這么多人都對種地這么有興趣呢?像咱倆從小在農(nóng)村長大的還可以理解,為什么很多在大城市長大的朋友卻也樂此不疲地喜歡土地與植物?”
朋友說,你看過舒婷的那首《饋贈》么?也許這首詩是答案。
我的夢想是池塘的夢想/ 生存不僅映照天空/ 讓周圍的垂柳和紫云英/ 把我汲取干凈吧/ 緣著樹根我走向葉脈/ 凋謝于我并非傷悲/ 我表達了自己/ 我獲得了生命
我的快樂是陽光的快樂/ 短暫,卻留下不朽的創(chuàng)作/ 在孩子雙眸里/ 燃起金色的小火/ 在種子胚芽中/ 唱著翠綠的歌/ 我簡單而又豐富/ 所以我深刻
我的悲哀是候鳥的悲哀/ 只有春天理解這份熱愛/ 忍受一切艱難失敗/ 永遠飛向溫暖、光明的未來/ 啊,流血的翅膀/ 寫一行飽滿的詩/ 深入所有心靈/ 進入所有年代
……
我的全部感情,都是土地的饋贈
我的農(nóng)場夢想在朋友圈里刮起一股田園風(fēng),大家都充滿熱情想象著在一個美好的菜園里種菜養(yǎng)雞曬太陽的田園生活。一天,一個一直給過我很多幫助的朋友發(fā)了篇微博:《是不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瓦爾登湖?》。
《瓦爾登湖》從春天開始,到春天結(jié)束。在最后,梭羅說,在我們熱忱地發(fā)現(xiàn)和學(xué)習(xí)一切事物的同時,我們要求萬物是神秘的,并且是無法考察的,要求大陸和海洋永遠地狂野,未經(jīng)勘察,也無人測探,因為它們是無法測探的。我們決不會對大自然感到厭倦。我們必須從無窮的精力,廣大的巨神似的形象中得到煥發(fā),必須從海岸和岸上的破舟碎片,從曠野和它的生意盎然的以及腐朽林木,從雷云,從連下三個星期致成水災(zāi)的雨,從這一切中得到精神的煥發(fā)。
在瓦爾登湖邊居住了一段時間后,梭羅離開了。我相信,他一定在廣闊神秘的自然中找到了別樣的力量。我也相信,人們的心靈是相通的,這世間也一定有無數(shù)人從他的書中受到啟迪。
只有在幽緩的情境里,人的心才能夠沉靜,靜得可以聽到自己心里的聲音。
來自人心最深處的聲音,我們叫它人性或人性的底層。離開了鄉(xiāng)村,我們很難聽到自己心里的聲音,我們很難聽到“人性”的聲音,我們很難有人性的文化。
熊培云曾說過,在每一個村莊里都有一個中國,有一個被時代影響又被時代忽略了的國度,一個在大歷史中氣若游絲的小局部。什么是故鄉(xiāng)?就是夏夜躺在屋頂上,看滿天繁星,生命仿佛立即回到原點,人生的一切苦楚都煙消云散。
而我也相信,在出世和入世間,在工業(yè)和自然的交鋒中,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瓦爾登湖,都有一個陶淵明,每個人都需要一片精神田園!而神奇、豐富的大自然是孕育創(chuàng)造力的搖籃,土地、鄉(xiāng)野是整個人類社會的根。從一蔬一飯的生存實際,到采菊東籬下、把酒話桑麻的心靈視野,有些生命力必須來自田野。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