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免费看_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_国产视频精品视频_1024cl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2019

用戶名:
密碼:
當前位置:圖書頻道 > 職場勵志 > 習慣的力量:為什么要這樣活 > 第 2 章 千里之行,始于習慣
第5節(jié) 習慣是習慣者的墓志銘

習慣的養(yǎng)成,好似通過一再的重復,細繩變成了粗繩,然后再進一步變成繩索。每一次我們重復相同的行為,就增加并強化它,繩索又變成纜繩,再變成鏈子,最終就成了根深蒂固的習慣,把我們的思想與行為纏得死死的。

有這樣一個關于習慣的哲理故事: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細細的鏈子,拴得住一頭千斤重的大象,這不荒謬嗎?可這荒謬的場景在印度和秦國隨處可見。那些馴象人,在大象小的時候,就用一條鐵鏈將它綁在水泥柱或鋼柱上,無論小象怎么掙扎都無法掙脫。小象漸漸地習慣了不掙扎,直到長成了大象,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脫鏈子時,也不再掙扎。其實成年的大象完全有能力把小樹連根拔起。但是它為什么甘心被地面的小樹樁拴住呢?

問題出在大象的習慣上。這只大象自出生以后就一直被拴在樹樁上。它一直嘗試著拖呀拉呀,樹樁卻紋絲不動。最后這只大象“知道”自己的舉動是毫無用處的!拔也荒軖昝撨@根樹樁,嘗試也沒用。”它一直這樣認為。等這只大象長大以后,有足夠的力量掙脫這根樹樁的時候,它卻沒有進行再一次地嘗試。

馴虎人本來也像馴象人一樣成功,他讓小虎從小吃素,直到小虎長大。老虎不知肉味,自然不會傷人。沒想到,有一天馴虎人不小心,摔在地上,流了許多血。而馴虎人的致命錯誤就在于他摔跤之后竟然讓老虎舔凈他流在地上的血,結果老虎一舔而不可收,終于將馴虎人吃掉了。

小象是被鏈子綁住,而大象則是被習慣綁住。老虎曾經(jīng)被習慣綁住,而馴虎人則死于習慣(他已經(jīng)習慣于他的老虎不吃人)。習慣幾乎可以綁住一切,只是不能綁住偶然,比如那只偶然嘗了鮮血的老虎。

一位哲人說:我們真正的敵人就是自己。很多習慣之所以不易糾正,因為這是多年積累、逐步養(yǎng)成的;即便現(xiàn)在有意識重新建立好的習慣,仍然是困難重重。很多時候,我們知道什么是好的習慣,但具體做起來遇到障礙的原因是難以與“多年的習慣”抗衡。因為我們處在習慣中,大多數(shù)人便不知習慣的好壞,也從來沒有算計過哪些習慣能為我們的生活加分,又有哪些習慣讓我們不斷地“壞賬”。

人一旦養(yǎng)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有時候,習慣的力量可能大大阻礙了我們的前進。曾有這樣一個科學實驗,當你把一只青蛙放到熱水中時,它會立即蹦出來。但是,如果把青蛙放入冷水中,慢慢把水加熱,那么,他將怡然自得地待在水中而渾然不覺。水溫逐漸增高,直到為時已晚。其實,我們非常像冷水中的青蛙。如果變化是逐漸的,我們也常常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小心!或許,你就是那只即將被煮沸的“冷水中的青蛙”!

美國有位企業(yè)家曾談及他小時候的一則故事。他說,小時候我很喜歡到叔叔的農莊去玩耍,在農場里無拘無束地奔跑,自由自在地嬉戲。不過,除了游戲,農莊還教會了我許多農活,也讓我懂得了很多生活中的道理。而給我留下深刻記憶的是這樣一課:

一天早晨,我和叔叔步行穿過農場。當叔叔帶著我慢慢靠近用來阻擋家畜的電籬笆時,我不禁暗自揣測起來,我們怎么能從電籬笆那兒穿過呢?就在我疑惑不解之際,叔叔令人吃驚地用手壓住電線,挺身跨過了籬笆。

他竟然沒有遭到電擊,我驚訝得目瞪口呆。叔叔回頭招呼我時,我還是猶豫了。這畢竟是一道能讓人致命的電網(wǎng)啊,而我曾無數(shù)次聽到過切勿靠近的警告。叔叔看出了我的猶豫,便向我解釋,其實電籬笆沒有必要一直都帶電。家畜遭到幾次電擊后,記住了這個教訓,就再不會靠近籬笆了,這時電籬笆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我看到籬笆外的草甸是那么青蔥,與籬笆內稀稀淺淺的草坪相比,一定會讓家畜垂涎三尺。這就是過去的經(jīng)驗導致的習慣最終戰(zhàn)勝了美食的誘惑,讓它們在籬笆前永遠躑躅不前。

于是,他從這件事悟出這樣的道理:我們過去的成就并不代表我們所有的潛能。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一堵并不帶電的籬笆墻呢?這些自我強加的條條框框,最終演變成了阻礙你充分發(fā)揮潛能的習慣。當舊習慣阻礙了你,那么去改掉它們吧,去跨過那道沒有任何實質意義的籬笆吧。千萬不要任由過去的經(jīng)驗扼殺了你的未來。記住,改變習慣是關鍵!

實際上,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免不了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壞習慣,它們并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養(yǎng)成,甚至我們自己都沒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這無疑再次說明,有目的地生活是多么重要。我們完全可以選擇改變某些不好的習慣,而培養(yǎng)一些良好的習慣。但是,更多時候,我們卻選擇了“不選擇”,隨波逐流,隨遇而安。

我們不想改變,因為我們曾經(jīng)成功過;我們不想改變,因為我們曾經(jīng)受益于這些寶貴的經(jīng)驗。我們在習慣中自我陶醉,在習慣中慢慢老去……但有一天,當掌聲越來越稀少、鮮花越來越暗淡,在行走的道路上出現(xiàn)了不可逾越的高墻時,你才驀然發(fā)現(xiàn),你曾經(jīng)的驕傲早已蕩然無存。曾經(jīng)的經(jīng)驗變成了桎梏,昔日的模式正在蒙灰。檢討自己,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的失誤源自你的習慣、你的固守。

人的構成有兩部分:有形和無形,即肉體和思維。這兩部分互相影響,而且要保持一致人才不至于痛苦,內外不協(xié)調會導致人不舒服。這就是內外協(xié)調,表里一致。所以思想、行為、習慣、命運之間就有了密切的聯(lián)系。辦事認真,對原則不喜歡妥協(xié)的人可以做審計;對數(shù)據(jù)敏感而不覺枯燥的人可以做會計;善于同人打交道,能夠在短時間內把陌生人變成熟人、把熟人變成朋友的人可以去做市場營銷。這就是習慣、性格同命運的關系。

美國學者特爾曼從1928年起對1500名兒童進行了長期的追蹤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天才”兒童平均年齡為7歲,平均智商為130。成年之后,又對其中最有成就的20%和沒有什么成就的20%進行分析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他們成年后之所以產(chǎn)生明顯差異,其主要原因就是前者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強烈的進取精神和頑強的毅力,而后者則甚為缺乏。

另外,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一脈相承,學習習慣不良的孩子,往往在生活上也有許多不良習慣。因此,培養(yǎng)習慣應該從點滴生活小事做起。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請自覺遵守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嚴禁發(fā)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