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免费看_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_国产视频精品视频_1024cl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2019

用戶名:
密碼:
第12節(jié) 讓孩子拒絕盲從,學會選擇

讓孩子拒絕盲從,學會選擇

很多沒有主見的孩子一遇到問題就會把事情交給家長去解決,或者干脆就用“隨便”來回答,不愿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去處理。很多父母為此絞盡腦汁,卻依舊沒有好的解決方法。在希臘神話中,有一個“普羅克魯斯特斯之床”的故事。臭名昭著的妖怪普羅克魯斯特斯利用他的床殺死過往的旅客。最初他看起來是個和善的主人,他將所有路經(jīng)這里的人請到家里,放松一下疲憊的身體。但當客人入睡后,普羅克魯斯特斯就開始折磨他們。他要求客人的身材必須符合床的大小,如果客人的腿或腳搭在床沿上,他就將其砍掉;如果客人太矮,他就將客人拉長,直至將客人折磨死。

父母們都深信“無論誰只要努力就能將事情做好”。但是,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有些孩子即使努力也不一定會成功,還有一些孩子天生個性就很倔強。有些父母沒有自己的主張,而是盲目照搬所謂的理論,一不留神就將自己心愛的孩子置于自己設(shè)計的“普羅克魯斯特斯之床”上了。

盲從是沒有主見,隨大流,或輕信別人而忘記自己的目標。這種意志不良傾向,主要表現(xiàn)為無獨立自主意識、無自己的目標,凡事自己不愿多動腦,別人怎樣我也怎樣,這樣做的結(jié)果是造就了平庸。21世紀,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平庸就意味著被淘汰。人生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孩子缺乏主見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孩子喜歡模仿,容易盲從。

第二,家長和教師本來就是孩子心目中的權(quán)威,再加上有些家長習慣于替孩子設(shè)想一切,所以容易造成孩子唯命是從,不敢于甚至不敢想違背家長或教師意愿的事情。

第三,有些家長因為工作忙,和孩子之間缺乏溝通,不理解孩子,往往造成孩子的畏懼心理,不敢說、不敢做想做的事情。

如何克服盲從?

第一,要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要讓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只有凡事都經(jīng)過孩子的獨立思考,能根據(jù)自己的實際制定自己的目標。堅持自己的原則,才能逐漸克服盲從。

第二,要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認識事物的能力提高了才能遇事胸有成竹,防止盲從。那么,怎樣才能增強自己的獨立分析能力呢?首先,要經(jīng)常主動爭取獨立思考的機會。如果老是由家長、老師代替你們思考,而自己懶得去思考,那么,獨立思考能力的養(yǎng)成是十分困難的。只有讓孩子自己去獨立思考,才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還有,在思考時要注意靈活性,不能被老的框框所束縛。加強頭腦的靈活性是進行獨立思考的重要條件。

第三,提高孩子的自信和勇氣。盲從有時是因為孩子對自己不自信或沒有勇氣堅持自己的觀點和目標,如果孩子的膽子大了,自信了,就不屈從或不盲從別人了。

這種心態(tài)的出現(xiàn),會使父母感到孩子已經(jīng)開始長大。因此當孩子出現(xiàn)這樣的表現(xiàn)時。父母首先應當感到高興。這時,如果父母鼓勵他自己作決定,孩子就會慢慢地體會到“權(quán)利”的存在,也相信自己有運用權(quán)利的能力,如利用提問題的方式規(guī)避睡覺。久而久之,他就會感覺到自己的權(quán)利受到了肯定。

倘若此時父母依舊對他的生活、意見進行干涉,那么他的自主能力就會逐漸減退,從而變得唯唯諾諾。

孩子缺乏自主能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1.父母一味包辦,不給孩子做主的權(quán)利和空間

父母這樣做的原因,通常是出于“好心”,總是唯恐委屈了孩子,于是就一味包辦、代替或過多地干涉孩子的事情。這樣,孩子自然就會變得沒有主見。并且,小孩子又沒有獨立做事的經(jīng)驗,一旦遇事讓他拿主意時,難免不知所措,無從下手。

2.父母對孩子的行為總想“挑刺兒”

如今的爸爸媽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孩子往往期望過高,總是不滿意孩子的表現(xiàn),贊許少,批評多。有的爸爸媽媽還讓孩子做力所不能及的事,又不幫助他。結(jié)果,孩子就會產(chǎn)生越來越深的挫敗感,失去自信,他們害怕做錯事情后被家長批評,卻又不知怎樣才能做好,因而變得優(yōu)柔寡斷,無法做主。

因此,孩子沒有自主能力,關(guān)鍵就在于父母的“不放手”和“一刀切”。學齡前的孩子心理發(fā)展極快,作為家長,如果不能體察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不注意尊重他們的自主要求,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為孩子規(guī)定一個學習和生活的模式,孩子的依賴性就會越來越強,并最終逐漸喪失自主能力。

這個時候,父母不妨采取以下幾點對策,讓孩子逐漸擺脫自身的“沒主見”習慣。

1.支持孩子自己做主

當孩子逐漸長大時,父母可以給孩子適當?shù)臎Q策權(quán),逐步讓他自己拿主意。比如,孩子晚上不肯上床睡覺時,父母可以對他說:“寶寶,我相信你一定能管好自己的。因為你明天7點要起床,所以,你自己會在9點前上床睡覺,我相信你會自己注意時間!

當然,由于孩子對許多事情的認識并不全面,所以,父母在支持孩子自己做主的同時,也要給予適度的限制與提醒。比如,父母可以如此問他:“你想要先聽故事呢,還是先換上睡衣?”這樣的提問,不僅能讓孩子覺得自己的確享有主導權(quán),更加能夠保障他的生活不會混亂。

2.讓孩子參與家庭決策過程

對于家里的大事、小事,父母都可以鼓勵孩子參與決策過程,告訴孩子他是“小大人”,他的意見對于家庭很重要。這樣既可培養(yǎng)孩子的思考決策能力,又可密切親子關(guān)系。

3.讓孩子參與同齡人集體討論

要想讓孩子提高自主能力,可以讓他參與到同齡人的活動中,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學習、游戲,或者進行集體討論。這樣就可以讓孩子在互動的過程中學習其他孩子的表現(xiàn),也能夠幫助他做出更加正確的決策,當然,對于孩子和同齡人在幼兒園里發(fā)生的事情,父母也不能不聞不問,一定要時常詢問,同時對孩子的一些小決策給予指導。幫助他分析這個小決策的優(yōu)劣,讓他知道有些問題需要認真的思考之后才能夠做決定,逐步地幫助孩子提高自主決策能力。

4.讓孩子信守承諾

讓孩子自己做決策,還要提醒他學會信守承諾,這樣才能達到鍛煉孩子的目的。比如說,孩子選擇了晚上8:45上床睡覺,但時間到了,他仍不肯上床。這時,父母要嚴格地要求他:“寶寶,因為你今天答應的事情沒有做到,所以明天你沒有選擇,一定要在8:30上床!

到了第二天晚上,孩子的父母必須照著昨天的說法做。即使出現(xiàn)了一些臨時狀況。比如剛好爺爺和奶奶來了,也要提醒他:“因為昨天你說話不算數(shù),所以……”或“如果你今天再不乖,接下來一個禮拜,你每天都要在8:30上床睡覺。”

如果父母堅持這樣做,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能力,還能培養(yǎng)他的誠信品格。

5.勿搶孩子的“話頭”

當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見時,父母不要從大人的角度來衡量和評價。不少家長在聽孩子講話時,有時會覺得孩子的語句、用詞不夠成熟,總喜歡搶過孩子的“話頭”,打斷孩子的發(fā)言。這樣做無疑是剝奪了孩子說話的機會,同時也會讓孩子對自己今后的表達失去信心。

所以,如果孩子準備表達自己的意見,父母首先要學會聆聽。即使他詞不達意,父母也應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把意思完整地表達出來,而不能搶做孩子的“代言人”。

6.不要批評孩子的意見

由于年齡的原因,孩子在表達意見時,難免會產(chǎn)生一些錯誤。但是無論這意見多么幼稚和錯誤,父母也不要給予批評、指責等負面評價。如果孩子總遭受這種挫敗,久而久之,他就會不愿再提出自己的意見,并終止此種嘗試。

父母應當明白:誰在成長的過程中不犯錯?犯錯是孩子的權(quán)利,也是孩子成長中必要的環(huán)節(jié)。要允許孩子犯錯,積極引導他吸取經(jīng)驗,鼓勵他下一次做得更好。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請自覺遵守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guān)的政策法規(guī),嚴禁發(fā)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