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節(jié) 第一章
-
卻說侯冠玉偷惰縱學徒,尚是后日的事。譚孝移寫家書時,只慮內(nèi)人糊涂,不能為子擇師,尚不知請了侯冠玉,一變至此也。
一日,正在讀畫軒上暗自躊躇,忽聽德喜兒稟說:“柏老爺?shù)健?rdquo;孝移急出相迎。只見蝦蟆夾個拜匣,扶著柏公,徑上軒來。為禮坐下,柏公叫道:“蝦蟆拿拜匣來。”蝦蟆將拜匣遞于柏公。柏公揭開,取一個紅單帖,捧與孝移,說道:“明日奉邀過午一敘。”孝移接帖在手,看是“十五日”三個字,下寫“柏永齡拜訂”,急忙深深一揖,說道:“多承錯愛,但領(lǐng)擾未免有愧,辭謝有覺不恭。”柏公笑道:“無可下箸,不過奉邀去說說話兒,不敢言席。惟祈早臨為幸。”孝移道:“不敢方命。”柏公道:“弟的來意,怕明日有拜的客,或有人請酒,所以親訂?傊,明日不閑,就再遲一日也不妨。因小價愚蠢,說不明白,所以親來。”孝移見情意懇切,說道:“明日徑造,不敢有違。但這盛價老實過當,可稱家有拙仆,是一樂也。”柏公道:“做官時原有一兩個中用的,告休之后,他們自行投奔,另寫薦帖,跟新官去了。這個是舍親的一個家生子,舍下毫無別事,借來此人,卻也甚妥?傊儆酂o俗況,卻也耳目清豁。”孝移見柏公吐囑清高,愈覺心折,已定下明日早詣之意。忽蝦蟆說:“家中問老爺吃飯,是在家么,是在書房?要在書房,就盒子送過來;要在家里,就在廳上擺飯。”柏公道:“在家里罷。”起身告辭,右手拄著拐杖,左手把著蝦蟆肩臂。孝移要送,柏公不肯。孝移叫德喜兒跟著招駕,怕有泥滑著。柏公藉點頭以為回揖而別。
到了次日飯后,蝦蟆拿個速帖兒,放在桌上。說道:“譚老爺呀,俺老爺叫你過去說話哩。跟我來罷。”孝移笑道:“我就過去,你在門上等著。”蝦蟆喜喜去訖。孝移更衣,隨叫德喜兒跟著,向北院而來。
柏公聽說客到,躬身曳杖來迎。進的大廳,為禮預謝,柏公那里肯依。內(nèi)邊捧出點茶,主客舉匙對飲。柏公道:“虛誆臺駕。料老先生也未免客居岑寂,請到這邊散一散兒。”孝移俯首致謝,因見天然幾上爐煙細細,兩邊有二十余套書籍,未免注目,想到是柏公的陳設(shè)。柏公起身到書邊笑道:“這幾部書,是弟送老先生的。”孝移急到幾邊說道:“家藏何敢拜惠。”
柏公道:“這幾套詩稿、文集,俱是我伏侍過的大人,以及本部各司老先生,并外省好友所送。做官時顧不著看,不做官時卻又眼花不能看。今奉送老先生,或做官日公余之暇瀏覽,或異日林下時翻披。寶劍贈于烈士,伏望笑納。”孝移作揖謝道:“何意錯愛至此!”柏公道:“不錯之至。弟年逾八十,閱人多矣,惟老先生毫無一點俗意兒。”孝移道:“生長草野,今日才到首善之區(qū),縱然看幾本子書,總帶齷齪之態(tài),何能免俗呢?”柏公道:“俗之一字,人所難免。黃山谷曰:‘士夫俗,不可醫(yī)。’士即讀書而為仕者,夫即仕而為大夫者。這俗字全與農(nóng)夫、匠役不相干。那‘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八個字,黃涪翁專為讀書人說。若犁地的農(nóng)夫,掄錘的鐵匠,拉踞的木作,賣飯的店家,請問老先生,曾見他們有什么肉麻處么?弟做一個小官兒一二十年,見的人非少,那居心誠實,舉止端方,言談雅飭,令人欽敬羨慕的,原自不多。若說起俗來,弟之所見者,到今日背地獨坐,想起他的名子,也就屈指無算,卻又不敢想他那像貌、腔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