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談的過程中,往往“開門”容易,“入門”難。這是因為認識一個人很容易,了解一個人很難。
在與領導交談的時候,話說不到點子上就代表不能得到領導的贊同,如果你說得天花亂墜,可是沒有一句可以得到領導的認可,那就代表著,你說的一切都是沒用的,只是白白浪費你的口水。
有些人怕如果自己的話說不到點子上,領導就會覺得自己是個沒有想法的人,為了偽裝自己的知識淵博,他們常常會在領導和同事交談甚歡的時候保持沉默。但是,事實證明,你越是不說,領導就越不會重視你。
還有些人怕自己突然說話會讓領導反感,在說話前總要糾結(jié)一段時間,等話題過去了,自己想表達的話也就爛在肚子里了。
其實,在說話的時候,不一定要等領導提問才能說,你可以隨意發(fā)揮你的語言攻勢,把你想表達的東西表達出來。
小趙在某廣告公司工作了七年,工作一直都很認真刻苦,可是,即便是再怎么努力,領導對他也不是特別器重。
就拿前段時間來說吧,小趙原本可以參加公司高層酒會,可是偏偏上面領導說人員滿了,小趙就失去了這個絕佳的機會。
小趙的領導是兩個月前調(diào)到公司的,對于公司的大小事情,他并不是很清楚。所以,他打著想要和同事們互相認識一下的旗號找了很多人談話。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小趙。
“小趙啊,你對公司的經(jīng)營狀況有什么見解?”
“小趙啊,之前的領導怎么樣?”
領導問了小趙兩個問題,小趙只用了兩個字回答“挺好”。如果放到平時,這兩個字也算是正確的,因為不會得罪人嘛!
可是,偏偏是在新官上任的時候,這種情況下,小趙心里左右逢源的兩個字就顯得不那么靠譜了。在領導看來,小趙就是有意搪塞自己,這就證明小趙和自己有隔閡。
于是,領導沒有說話,而是示意小趙可以出去了。
讓小趙沒有想到的是,他自己的回答竟然讓自己的工作變得不那么順利了,新領導因為當天的事情耿耿于懷,對小趙也是充滿了顧忌。
事實上,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如果小趙能在領導開口之前多打探打探領導的想法,也就不至于讓自己輸在這兩個簡單的問題上。
所以,有時候不要去等著別人問你,而是要自己先開口,然后從對方嘴里打探出對方的喜好,這樣才能為自己的后話進行鋪墊,讓領導喜歡聽你說話。
其實人與人的溝通很簡單,首先要了解他,你才能夠?qū)ΠY下藥。對待領導更是這個樣子,你必須先將領導了解透徹,才能知道這個馬屁要怎么去拍。
多數(shù)人在和領導交流的時候,不知不覺就沒有話題了,試問,如果你是和你的朋友在一起,那么,你會有張口結(jié)舌時候嗎?一旦你覺得話題沒有了,你是不是能夠盡快找到下一個話題?
對于我們這樣的員工來說,討好老板才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在你與老板溝通的時候,你首先要從領導的立場出發(fā),然后去問,去打探。但不能打探的過深,一旦打探出領導的私事,你的麻煩就大了。
所以,在與領導交流的時候,不要總是等著領導去問你,如果你的答案無傷大雅,并且不會得罪人,你也可以主動說出來。
【巧妙說話金點子】
與領導交流不能過于死板,如果你想主動說,不妨問以下幾個問題:
領導喜歡釣魚嗎?
當然,釣魚或者騎馬或者什么都行,你的問題不是為了聽到他的答案,而是拋磚引玉,了解領導真實的喜好。
領導回答完后,你就可以問上一句:“除了這個,您還喜歡別的嗎?”
這既不會顯得你是故意在拍馬屁,又會讓領導覺得你是個細心的人。當然,這個問題之后,你就可以繼續(xù)問上一句:“釣魚是個非?简災土Φ幕顒,您能喜歡,真是讓我佩服。”
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讓你真正去佩服領導,而是提醒你,領導的性格他自己會告訴你的。
當你將答案整理好后,你就可以放心大膽地說出你的話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