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優(yōu)則仕。如今企業(yè)里的每個人幾乎都希望自己能夠盡快被提拔,成為高高在上的領導。有一個段子就是這樣形容人的理想生活的:“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于是,各種管理書籍大量流行,企業(yè)人也馬不停蹄地參加各種管理培訓班,各類管理速成、技巧、捷徑、理念也層出不窮。全社會都在鼓吹,當官吧,連小學生都不能逃避這股潮流,一個班50個學生,有48個干部職務,幾乎人人都有官當,好像這年頭一個人如果當不上個領導就是失敗的社會廢物。
然而,各種管理的方法、技巧都學了,可是很多人依然在抱怨沒有效果,埋怨下屬不聽話,管理手段不好用。其實,這是因為還缺一個關鍵的鑰匙!你所有的管理技能,要想產生效果,它必須要有一個關鍵的鑰匙。
這里問你一個問題:“請問你喜不喜歡被管理?”請誠實地回答。
“廢話。”很多人會說,“我當然不喜歡被管理了!”
是的,幾乎沒有人喜歡“被管理”。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請問你的下屬喜不喜歡被管理?
所以你理解為什么很多管理技能無效了吧?
人們不希望被管理,但是同時請記住,人們喜歡“被影響”,人也可以被影響。
所謂真正的管理,其實根本不是管別人,而是“管自己”,你只有把自己管好了,你所有的管理行為才能產生效果,才能在下屬那里產生影響。你才能影響到他,他才愿意聽你的話。如果在管理中,你講一套,卻做不到,那么你的管理就都是無效的。
所以管理產生效果的關鍵是自我管理。
其實你管好自己就不用管別人了,別人都會管好自己,跟著你走。
人為什么被管理?因為你管不了自己,所以只好由別人來管你。就像一個人為什么被抓進監(jiān)獄?你自己不能遵紀守法,約束好自己,當然只好警察來幫你約束自己了,真理有時候就這么簡單。
管理的本質是自我管理。
廣州有一家廣告公司,公司規(guī)定早上10點上班,可是老板發(fā)現每天都有大量員工遲到,按時出勤率不到30%,于是老板采取了各種手段來治理:點名、打卡、簽到、指紋機、門禁卡……收效甚微。在我的管理課程上,老板把這個問題提了出來,問有沒有什么更好的管理手段。
我問他:“你一般什么時候到?”
“做廣告經常加班,我經常早上也去不了公司。”
我問:“你為什么覺得你可以不去?”
“我是老板呀,我當初為什么創(chuàng)業(yè),就是不想受人管、受人約束,自由嘛。”
我問:“你覺得員工喜歡被這樣管嗎?”
“哦,可能也不喜歡吧,但總不能全公司都遲到吧?”
我問:“那你打算怎么辦?”
“就是到處找找有沒有更好的設備或者是不是要罰款更重一些?”
我問:“你覺得重罰效果會好嗎?”
“其實也不行,罰太重員工會流失的,我也不敢真罰。”
我問:“假如你每天早上都按時到呢,會不會好一點?”
“可能吧。”
我問:“你能不能試一次,連續(xù)兩個月,無論什么理由都每天堅持按時上班?”
“好痛苦,但我想試一試。”
……
半個月后,他興奮地和我分享,“太神奇了,我只堅持了不到十天,現在每天的按時出勤率達到了96%,而且我沒有用任何的手段和政策!”
由此可見,管理本來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人的成熟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學會自我管理的過程,我們最早開始管自己的哭,然后學會管大小便……一步一步管理自己,到18歲成年,成年的意思就是自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當人能夠自己為自己負責的時候,就是成熟的標志,就意味著開始能夠承擔責任,而管理就是承擔責任。你能為自己負責,你就是成年人;你能為家庭負責,你就是家長;你能為部門負責,你就是部門經理;你能為企業(yè)負責,你就是老板;你能為全省人負責,你就是省長……
當你不能管理自己的時候,就失去了所有領導別人的資格和能力。
管理自己,重點是管好自己的情緒、語言、行為。注意你的言行舉止,注意你的情緒狀態(tài),你的情緒會在你帶領的團隊當中感染、放大,因為管理者永遠站在舞臺中央。作為管理者,你說的話也要注意,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不適當的言論會給你帶來巨大的麻煩,古人都提醒我們:禍從口出。
管理好自己,才能成為組織中最好的成員。其他成員有時難免有些放縱,而你是最好的成員,大家信任你,才敢把希望寄托給你。每一個想成為領導者的人,請先從自我管理開始。
認清自己是成為領導者的關鍵,偉大不是領導別人,而是管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