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節(jié) 初入小學的糟糕事兒
-
從幼兒園“逃學”后,因為實在沒地方去,在爸爸媽媽的“忽悠”下,我便同意試著提前一年上小學。后來的母校“紅旗小學”接受了我。按現(xiàn)在的理解,這也算是“因禍得福”了。但是,沒有基礎(chǔ)的“福”,我又怎么消受得起呢?
如你所料,在初入小學的那些日子里,我是個糟糕透了的孩子。
科技課上,同學們總能做出像樣的發(fā)明,而我往往一無所獲。什么電源,電池,馬達,錄音機,杠桿……幾乎所有同學都對這些玩意兒無師自通,只有我很難理解這些東西。比如,某節(jié)課上,同學們說要制作一個“馬達”。“馬達”這個詞我從沒聽說過。但是,憑常識,它應(yīng)該或多或少與馬有著天然聯(lián)系。想到能接觸動物,我興奮不已。然而,讓我失望和不解的是,我們既沒有去馬槽,也沒有看到玩具馬,只看到了一堆雜亂的電線和電池。光這個概念,理解起來就讓我頗為頭疼?萍颊n的幾個小時中,我焦慮、痛苦、煎熬。好在,教科技的王老師從不批評我。
不知童年的你是否也經(jīng)歷過對“當個科學家”的幻想與幻滅?傊ㄟ^科技課,我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無法奢望成為“愛迪生第二”。對我而言,他“只是個傳說”。
如果說,科技課創(chuàng)作的玩意兒至少是有意義的,那么,在我的印象中,最“沒有意義”的課程,就是手工課。給一張硬紙板,非要沿著虛線剪開,旋轉(zhuǎn),翻折,變幻,成為某種沒有意義的形象。別說是后面幾步,就僅僅是把它剪開的過程,就讓我十分惱火。我時而剪少了,時而剪多了,以兒童的耐心,有時剪到一半,渾身就忍不住狂躁地顫抖起來。我努力克制住自己,但很快就發(fā)現(xiàn),因為第一步?jīng)]有剪好,這個玩意兒已經(jīng)沒法做下去了。寫這些內(nèi)容,絕不是為了打擊你對做手工的興趣。相反,我至今很佩服那些能“玩得轉(zhuǎn)”的小伙伴們。
不過,我對剪刀的興趣卻并不淡漠。小學一年級的某一天,我?guī)е鴭寢屬I的新剪刀上課。在語文課上,我邊聽課,邊親手用剪刀把自己的運動褲剪了個洞。我的動機非常簡單:試試這把剪刀快不快。后來,全班同學都知道這件事了,常有同學為此捧腹大笑。
穿反衣服不察覺,不會系鞋帶,不會嗑瓜子,不會唱歌……這些糟糕的事兒,或者,按現(xiàn)代的話語說,叫“囧事”,總是發(fā)生在我的身上。或許你會覺得當時的我真是夠倒霉的。
不過,糟糕歸糟糕,我終究是走出了幼兒園期間被人欺負的命運。小學一年級的一件事,讓我挨了嚴肅的批評。但它對我的成長而言卻并非壞事。
那天是周五,下午快放學的時候,老師正好不在,班里一位強橫調(diào)皮的男同學就欺負一位嬌弱的女同學,把她欺負哭了?创饲闆r,有些人前去圍觀,當然,更多人還是照;丶。
當時的我,既不是全班的學習標兵,也不是班干部,更不是以體育和能力著稱的孩子王,而是一名平常乃至平庸的學生。然而,不知怎么地,看到被欺負的同學,我頓時感到義憤填膺,難以忍受,我沖到那位男生面前,為那位女生打抱不平。
“你,憑什么欺負人?”令所有人一驚,我這位被人忽視慣了的一般人,竟然沖到那位男同學面前,大聲質(zhì)問。
“狗拿耗子,多管閑事。輪得到你來管我嗎?”這位男同學露出狡黠而輕蔑的笑容,顯然不把我放在眼里。
“你做錯事了!向她去賠禮道歉!”我的聲勢愈發(fā)大了。內(nèi)心的能量像火山般爆發(fā)了出來。圍觀的同學越來越多,都紛紛用驚訝的眼光看著我。
“道歉?不可能!你給我閃開。”他沖我說道。這句話,頗有點“最后通牒”的意味。
我已無話。此時,我感到自己已被推到了某個危險、緊急而重要的當口上,必須做決定了。“撤退”,還是“進攻”?我抬起頭,看到他傲慢的神色,突然間舉起雙手使勁推他。
學校的校門口,有一個幾百米的大斜坡,一直通到馬路。就這樣,我來勢洶洶,他的力量很大,我們迅速扭打在了一起。一不小心,我腿一軟,滾到了坡上,他也倒下來了。于是,我們倆就邊扭打邊滾,直到滾到了坡下……
眾同學追了下來。“別打了,別打了。都回家吧!”一位頗有威望的同學勸解道。
此時的我,心砰砰地跳著。是否疼痛早已拋到九霄云外,心中的驚嚇也被一種強烈的英雄主義情懷覆蓋。我和這位同學對望著,呼呼喘氣,累得誰也說不出來話。我的心中,涌動著前所未有的正義感與勇氣,男同學的眼中透出一種驚訝與招架不住的慌張。我勝利了。至少,我威脅到了這位欺負人的同學,成為了一個能主持正義的人……
遠處,幾個身影迅速靠近。“女兒,是你!”聽到呼喚,我猛一抬頭,是媽媽來接我了。按照小學生的“規(guī)則”,家長出面,打架就應(yīng)當結(jié)束了。媽媽的眼神中帶著難以置信的驚訝。而我已經(jīng)無心跟媽媽解釋此事……
第二天,我和該男同學都被老師處罰了,理由是“打架”。
或許你會大跌眼鏡,向老師告狀的,不是別人,正是先前被男同學欺負的女同學。
什么是誤會,什么是世事難料,什么是“做好事的代價”,什么是生活的戲劇性,一瞬間,我仿佛都懂了。得知這個消息時,我渾身的英雄感全失,仿佛一只充了氣的皮球被針扎了一下,連爭辯的力氣都沒了。被處罰的一刻,我和男同學對望,彼此冷笑了一下。
不過,也正是這次打架,讓我終于有機會不做“笨孩子”了。我甚至開始有了抗爭和維護正義的力量和勇氣。
不錯,這件事,是我邁出的極其重要的一步。它考驗了我的勇氣,給予了我敢于出頭的信心。此后,我敢于大聲說話了,敢于發(fā)言了,甚至連性格都開朗了起來。你是否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呢?
一個學習差、體力差、影響力差的小孩,一個典型的“軟柿子”,居然敢于“不自量力”地承擔起拯救他人的責任,奮不顧身地挑戰(zhàn)強悍的勢力,這實在荒唐。
但是,排除我所經(jīng)歷的戲劇性,在我們的生活中,多少人因為缺乏這一點“不自量力”的精神而一次次抱憾?!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