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節(jié) 謙虛不是自信的反義詞
-
也許很多人心里都在想:我并非不自信,我只是習慣性地謙虛而已,那為什么一直以來好運似乎都不青睞我呢?
誠然,自信的反義詞是自卑,謙虛的反義詞是驕傲。但很多時候你在他人面前謙虛得過頭了,也許會被誤解成自卑,給人留下這樣一種印象:他的能力恐怕確實不足以承擔重任。
在這一點上,西方文化中所提倡的態(tài)度值得我們參考借鑒,與喜歡事事低調(diào)的中國人不同,他們強調(diào)時時刻刻都要展現(xiàn)自我,所以在西方文化中個體往往表現(xiàn)得非常自信,他們最愛說的一句話便是:我是最棒的。
實際上,我們在生活中也需要這樣的心態(tài),唯有認為自己是最棒的,才能打開自我,變得優(yōu)秀,易于交到好運。
當然,這種自信或謙虛的外在表現(xiàn)實際上只是文化的不同,并無對錯之分。中國是一個人際關系比較復雜的社會,結(jié)合這一現(xiàn)實,我們也許可以采取這樣的做法:自信一定要對自己表現(xiàn),謙虛一定要對外人表現(xiàn)。對自己表現(xiàn)自信,則讓你給人可依靠、可依賴的感覺;在此基礎上你對別人表現(xiàn)恰當?shù)闹t虛則給人以尊重他人的印象。自信對他人表現(xiàn),那不是自信,而是傲慢;謙虛對自己表現(xiàn),那不是謙虛,而是懦弱。在日常交往中,有兩種不良表現(xiàn):一是忸怩羞怯,二是言行放肆和輕慢。要避免這兩種情形,需要遵守下面這條規(guī)則:“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別人。”
俄國著名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有一次在排演一出話劇的時候,女主角突然因故不能出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實在找不到人,只好讓他的大姐臨時出演這個角色。他的大姐以前只是一個服裝道具管理員,現(xiàn)在突然出演主角,便產(chǎn)生了自卑膽怯的心理,演得極差,引起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煩躁和不滿。
他突然停下排練,說:“這場戲是全劇的關鍵,如果女主角仍然演得這樣差勁,整個戲就不能再往下排了!”這時全場寂然,他的大姐久久沒有說話。突然,她抬起頭來說:“排練!”這一次,她一掃之前的自卑、羞怯和拘謹,演得非常自信,非常真實。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高興地說:“我們又擁有了一位出色的表演藝術(shù)家。”
這是一個發(fā)人深省的故事,為什么同一個人前后的表現(xiàn)會有天壤之別呢?這就是自卑與自信的差異。
生活中,我們要小心翼翼地將自己身體中那種來自文化、來自傳統(tǒng)的過分謙虛剔除掉,在謙虛的言行中展示出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正的自信,給人以可信的感覺,吸引好運氣的青睞。
謙虛是一種美德,它本身并沒有什么過錯,只是要分場合、分環(huán)境,對不同人不同事要有不同的表現(xiàn),并且要適度,不能給人以缺乏能力的印象。“滿招損,謙受益”指的就是過度的自信會招致?lián)p失,而虛心地接受他人的意見則會得到好處,這就要求我們學會正確處理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意見的關系。虛心好比一面鏡子,透過這面鏡子,能照出自信的美麗和可愛。做事固然要相信自己,但同時也要合理聽取別人的意見。給自信上把虛心的鎖,你的自信會更加美麗。
人生的道路十分漫長,前進中布滿荊棘,我們將面臨一次又一次的轉(zhuǎn)折,如何邁進每一步都要我們自己作出抉擇,我們必須相信自己踏出的每一步都是正確的,并無悔地走下去。同時,我們要記取這樣一則諺語,“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意思是說,我們不能依靠他人,但我們可以征求他人的意見,尋找最好的方法。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將逐漸明白如何相信自己,正如聽取別人善意的建議那樣。我們走著自己的道路,接受別人理性的指正,道路就不再崎嶇,我們將看到彼岸的希望。
“相信一切人和懷疑一切人,其錯誤是一樣的。”正確地認識自己的位置和想法,仔細地思考他人的意見,將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結(jié)合起來,做到謹言慎行,堅實地邁出你人生的每一步,在不遠處一定會看見好運的彩虹。
最后,讓我們記住偉大的寓言家盧梭的一句話:“偉大的人是絕不會濫用他們的優(yōu)點的,他們看出他們超過別人的地方,并且意識到這一點,然而并不會因此就不謙虛。他們的過人之處越多,他們越認識到自身的不足。”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