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節(jié) 積極是運氣的養(yǎng)分
-
好運是一種正面力量,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它也喜歡擁有正面心態(tài)的人,積極就是正面心態(tài)的一種典型體現(xiàn)。
有一位哲人曾說,只有對自己提出高標準的人,只有誠實和忘我勞動的人,只有表現(xiàn)出主動性和努力勤奮的人,才能贏得成就、贊賞、威信。
我們也會注意到,生活中那些好運連連的人,一定都擁有積極的心態(tài)。唯有具備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主動而得體地與別人交往,克服“清心寡欲”的心理,大膽地去爭取自己應得的利益,勇敢地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贊賞,在生活中為自己爭得一席之地。由此我們可以說,積極是好運的養(yǎng)分。
有一則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年輕人和一個老人分別要在夜晚不同的時間里穿過一處陰森的樹林。走之前,他倆都聽說這樹林里出現(xiàn)過一只狼,是從附近一座山上跑下來的,但這只狼是否還在樹林里,誰也不知道。
老年人臨行前,別人勸他還是不去為好,可老人說:“我已經(jīng)與樹林那邊的人約好了,今晚無論如何要趕到。再說,反正我已經(jīng)60多歲了,讓狼吃了也沒什么可掛念的。”于是,老人準備了一根木棍、一把斧頭,很快走進了樹林。幾個小時后,當老人走出樹林時,他已經(jīng)精疲力竭。燈光下,人們看見老人身上有許多血跡。
年輕人臨行前,別人也同樣勸阻他,年輕人猶豫了一下,心想老人都去了,自己若退縮的話太沒面子,于是學著老人的話說:“我也已經(jīng)與樹林那邊的人約好了,怎能不去呢?”接著又說:“要是那老人和我一起走,該多好!畢竟兩個人一起安全些,我還年輕,以后的日子還長著呢。”說這話的時候,年輕人因害怕而渾身發(fā)抖。
年輕人走進了樹林,但人們沒能見到他到達樹林的那邊。天亮的時候,人們只在那片樹林里,見到一堆新鮮的骨頭。
故事中,年輕人結(jié)局悲慘的原因就在于他抱持一種消極的心態(tài),在遇到狼以前就已經(jīng)否定了自己。
這個故事被弗洛姆等心理學家寫入著作,激勵處于困境中的人們。
運氣好壞有時候并不是客觀的無法改變的狀態(tài),而是會受心態(tài)影響的。
一位著名的西方心理學教授曾在一家診所里做過這樣的試驗:他對一組處于催眠狀態(tài)下的人進行誘導,讓他們認為自己沒有任何天賦,以至于在生活中失敗了。然后他對這些人進行了為期14天的臨床觀察和檢測,從中得出的結(jié)論是:這些人有可能患上當今時代所有類型的疾病。14天以后,他又對這些人進行催眠誘導,讓他們認為自己很有天賦、具有遠大的目標,并且完全有可能實現(xiàn)這些目標。這樣一來,他們的臨床表現(xiàn)很快就有了改變。他們變得很有生氣、精神煥發(fā),言行和舉止都發(fā)生了變化,血壓也很穩(wěn)定,身心方面的疾病都消失了。
這項試驗很清楚地說明:對自己和未來持有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和看法是多么重要,而消極的態(tài)度又將對我們的生活產(chǎn)生多么可怕的影響。
你見過消極的成功人士嗎?很多人說自己天生就很消極,其實,沒有消極的嬰兒,只有消極的成人,所有積極和消極的習慣都是后天形成的。既然是后天形成的,就一定可以改變,凡事為什么不多往積極方面想呢?
也許你會問:“想法要積極,難道有了問題,不去想它嗎?”研究問題,這并不是消極,反倒是真正積極面對的表現(xiàn);消極指的是一般人的負面思考,也就是只談論問題本身而不思考如何解決。
想想你見過的成功和幸運的人士,他們一定都是積極思考的人。當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們會問自己從這個問題當中可以學到了什么;當遇到挑戰(zhàn)的時候,他們相信自己一定能突破;當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告訴自己,人生就像季節(jié)更替一樣,問題一定會過去的。他們總是抱持對未來的期望,凡事都往好處想。
不同的信念、不同的心境,會影響人的言談舉止以及客觀的環(huán)境。不論遭遇什么樣的困難,都以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才能激發(fā)自身走向成功的潛能。如果你不滿意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可以試著去改變自己的思想,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