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節(jié) 第三章
-
如果誠實面對自己,我會承認(rèn)這些年來,我一直在質(zhì)疑自己的人生,是否還有比我目前所知更深刻的一面?這并不是說我過得不好。當(dāng)然,有時候挫折感在所難 免,尤其最近更是如此,但我確實有個還不錯的工作,也有一些好朋友。我的生活還算如意、甚至可以說很好,只不過在內(nèi)心深處,我總是有種難以言喻的感覺。
“很多人就是因為這種感覺,才提出了你看到的這個問題。”凱茜說道。
我大感震驚。不只是因為她又猜中了我在想什么——雖然光是這樣就夠恐怖了,更撼動我的是,我明白她可能是對的。
我決定暫時擱置自己的憂慮,徹底了解一下凱茜到底在說些什么。“凱茜,你能不能再多說一些跟這個問題有關(guān)的事?”
“嗯,我先前說過,提出這個問題就像是打開了一扇門或一個通道。這個人的‘心智’或‘心靈’——隨你怎么稱呼,就會想要去尋找答案。而在獲得解答之前,這個疑問將一直是這個人關(guān)注的焦點。”
“你的意思是說,只要一個人提出了‘我為什么在這里?’這個問題,就無法忽視它了?”我問道。
“不,并不是他們無法忽視。有些人瞄到了這個問題、甚至真正認(rèn)清了它,然后就又忘得一干二凈。但對某些人來說,既然問題出現(xiàn)了,而他們也真心想找出答案,這樣要視而不見就變得很難了。”
“假設(shè)有人提出了問題,又找到了答案,”我說道,“接下來會怎么樣?”
“嗯,這是個好消息,但也充滿挑戰(zhàn)性。”她說著,又微笑了起來,“就如我之前說過,提出問題會讓你產(chǎn)生尋找答案的動機;而一個人要是找到了答案,就會生 成一股極大的力量。你知道的,一個人一旦明白自己置身何處、為何存在,找到賴以生存的理由與目的,他們就會想去實現(xiàn)自我、達(dá)成這樣的理想。”
“那就像是知道藏寶圖上那個畫了‘×’的位置在哪里,一旦你看到了那個‘×’,就很難視而不見更不可能不去追尋。換成我們所討論的情境,也就是說——一個人只要知道自己為何存在,不論在情感上還是行動上,他都很難不去實現(xiàn)自己的志向。”
我又靠回椅背,努力想要理解凱茜所說的一切。“所以,提出這個問題,也可能讓事情變得更糟糕。”我答道,“就像我剛才說的,人們最好是不要提出這個問題,只要一如往常地過日子,把這個妖怪繼續(xù)關(guān)在瓶中就好了。”
凱茜看著我說道:“有些人確實是選擇這樣做。當(dāng)每個人走到這個臨界點時,就要自己作出決定了。”
我不知道該怎么做、怎么說,甚至該怎么想了。“要應(yīng)付的問題還真多。”我說道。
“我希望這不是‘應(yīng)付’,而是‘接觸’。”凱茜答道,“你還記得你剛才提到的那種難以言喻的感覺吧?那不是別人能告訴你、或是你能命令自己產(chǎn)生的感覺;如果你在任何時候決定要擺脫那樣的感覺,也只有你自己能作主。”
她說完之后,便站起身來:“說到擺脫,我可得擺脫你一下,去看看你的晨間特餐準(zhǔn)備得怎么樣了。”
我已經(jīng)完全忘掉我點的餐食了。經(jīng)她這一提醒,我才又慢慢意識到,自己仍然置身于這間咖啡館里,而且還是饑腸轆轆。
我的思緒紛亂無比。我低頭看菜單,念著第一個問題:你為什么在這里?
比起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現(xiàn)在它已經(jīng)別具意義了。我努力回想著凱茜剛才所使用的確切措辭:“這是在問一個人為何存在的問題。”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