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節(jié) 第一章
-
等我把酒具準(zhǔn)備好后,穿戴整齊的“家長們”和縣上的客人陸續(xù)來了。他們在長條桌的后面正襟危坐,就算偶爾交談一下,也是淡淡的。村長在為客人作著介紹,介紹到誰,那個“家長”必然站起,禮貌地彎腰吐舌。我提著雕花的銀質(zhì)酒壺,給“家長們”一一斟上酒。,心里挺想笑的。別看他們現(xiàn)在板著一張臉,等他們喝了幾碗后就會一個個大話連篇仿佛自己就是國家主席。有首歌里說得好,“青稞酒在心里歌唱的時候,世界就在手上”,典型的醉鬼寫照嘛。
酒碗是他們隨身帶來的。我們習(xí)慣隨身帶著酒碗,用時從懷里掏出來用衣襟擦一擦,锃亮锃亮的擺在身前。酒碗大小不一都是白銀做的,雕有漂亮的花紋。在我們這兒,家長用的酒碗質(zhì)地代表著這個家庭的財力。如果一個大男人拿著個吃糌粑的木碗喝酒,那是肯定會被人笑話的。像東邊的那位“家長”掏出個新酒碗往面前一擺就引得旁邊幾個男人羨慕地說:“邊覺拉又換新的了?”
邊角擺出毫不在意地表情說:“兒子給買了新的,敗家的混蛋。沒辦法,買都買了,不用放著可惜了,只好把舊的給女人了。”
旁邊一個“家長”拿過酒碗看著,嘴里“嘖嘖”有聲,夸獎他兒子就是孝順。
邊覺打著哈哈,“孝順啥?浪費。我原來的酒碗又沒壞。”話雖然這么說,那表情卻是相當(dāng)?shù)靡獾摹?br />
今天的酒都是各家背來的,女主人的手藝不一味道也就不一樣的。我們這兒算是半農(nóng)半牧地區(qū),各家都有些土地,種些青稞和碗豆、小麥、油菜之類的。青稞過去主要是用來釀酒。是的,是過去,現(xiàn)在用得少了,因為年輕人都喜歡喝啤酒,而濃時作為酒淡時作為飲料的青稞酒不再是生活必須品。
小時候我聽大人講過一個故事,叫《茶仙和酒仙的對話》。說是古時候,就是茶和酒這兩種生活里必不可少的東西在國王面前爭論誰是最好的。茶說自己是高級飲品,只有高官大德和高僧才能享用自己。而酒說自己是土生土長的,老百姓高興時喜歡喝痛苦時也喜歡喝,而茶不過是外來的物品。估計那時茶才傳進我們這里,還沒有進入普通老百姓家里吧。
其實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酒還是茶都是必不可少的。過去我們有兩種酒,一種是青稞酒,我們叫“羌”,還有一種青稞釀的白酒叫“普熱啊”,我們常用的可以當(dāng)作飲料喝的就是“羌”,有的人可以喝上一天而不醉。此時,家長們杯子里盛的就是這種酒。
不時抱著塑料壺的女人進來,把酒倒進帳篷一角的大桶里。賽馬節(jié)結(jié)束時,桶里的酒經(jīng)過重新發(fā)酵后,味道會變得非常濃郁,又酸又苦,再好的酒量喝不了幾杯也會醉倒。
“瓊吉拉,是我們草原最漂亮的姑娘,她的歌聲像白靈鳥兒一樣動聽。”村長對他旁邊的客人說“你給我們尊貴的客人唱首歌嘛。”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