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節(jié) 第二章
-
周恩來是黨內(nèi)做工作最多的人,也是最忙的人。為了爭分奪秒,他開辟了“第二辦公室”和“第三辦公室”
周恩來是一個真正的忠實、高效、廉潔的人民公仆。他一生都在實踐著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在擔任政府總理二十六年多的時間里,在處理內(nèi)政、外交和大小公務活動中,他那自覺的強烈的公仆意識是無所不在的,正像他自己說的:“為人民服務就是要像春蠶那樣吐完最后一根絲。”
可以說,周恩來是黨內(nèi)做工作最多的人,也是最忙的人。他為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嘔心瀝血,日夜操勞,“一天的工作時間總超過12小時,有時在16小時以上,一生如此”,被外國人稱為“全天候周恩來”。
他白天忙于開會,接待外賓,有時連吃午飯的時間都沒有,只好帶些簡單的飲食,在驅(qū)車途中用餐。深夜才是他回到自己的辦公室處理大量文件、研究每個問題的時候。
在一天里,周恩來唯一的休息時間是在和鄧穎超共進晚餐的時候。他喜歡聽陜北民歌,每當這時他總是要把留聲機打開,邊吃邊聽,不時用手指輕敲桌子或是用腳點地,隨著音樂拍打,露出安閑、愉快的表情。但就在這個短暫的時間里,當他想起要處理的事,也常常把秘書找來。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中國前幾個發(fā)展國民經(jīng)濟的五年計劃,都是周恩來主持制定和組織實施的。祖國每條大江大河的治理,每項重點工程的建設,原子彈、氫彈的研制成功,人造衛(wèi)星的上天,無不凝結(jié)著他的心血。他在日理萬機中送走了一個個不眠之夜,又迎來了一個個繁忙的早晨。難怪越南的胡志明主席對周恩來個人提出的唯一請求是:“請為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每天多睡兩小時。”
周恩來規(guī)定,一天24小時,凡有重要緊急的事情,不論他是在睡覺還是在吃飯,主辦急件的同志要隨時向他報告。有一次河南省發(fā)大水,為處理此事,周恩來幾天幾夜沒怎么合眼。那天剛睡下,又來了急件,秘書想周總理太累了,等睡醒了再向他報告吧,就沒有叫醒他。他醒來看了急件后,嚴肅地批評了秘書。秘書心疼地說:“總理,你幾天幾夜不睡覺,要累垮的。”周恩來說:“我的時間不屬于個人。我少睡點覺算什么,發(fā)大水關系到幾百萬人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問題。以后要堅決按規(guī)定辦。”
國內(nèi)外許多有名有影響的人都著文說:“無疑,周恩來是這個世界上工作最忙,工作最多的一個人。”
工作忙主要體現(xiàn)著他的奉獻精神,而工作做得多,則不但體現(xiàn)了奉獻精神,同時也體現(xiàn)出他過人的聰明才智。
我們只要看一看每一天周恩來的工作日程安排,看一看西花廳那經(jīng)常不熄的燈火,我們就會想到人民的總理是怎樣一種獻身精神,那璀璨不滅的燈火是周恩來用生命點燃的!
周恩來一天的工作時間是從“早晨”醒來一睜開眼睛就開始了。他睡得晚,起床也晚,這里所謂的“早晨”大多是近中午時刻,甚至到下午一兩點鐘,偶爾會更晚些才起床。
西花廳的服務人員一清早便將衛(wèi)生間打掃干凈,一切生活用品都備齊。白天拉開窗簾打開窗戶進行通風換氣,夜間則關上窗戶拉上窗簾使室內(nèi)既保持空氣清新亦使室溫相對恒定。
周總理每天起居作息等生活習慣與工作安排是:“早晨”醒來一睜開眼睛便看手表。他偶爾按電鈴叫人進去詢問有何急事需要處理。要是時間許可,他也覺得困乏而沒有睡夠便接著睡。不然,他便按枕頭邊的電鈴呼叫值班警衛(wèi)人員。他們聽到鈴聲,便進周恩來臥室隨他一起到洗手間。
周恩來進衛(wèi)生間后,有時坐在抽水馬桶上就按電鈴(電鈴按鈕在馬桶旁的小條幾上),把值班秘書叫進來,向他報告電話記錄、待批閱的緊急文件和一天的工作安排等。有時候,他叫人(多半是周恩來熟悉的老部下)到衛(wèi)生間來匯報工作,交談的時間是幾分鐘,也可長達幾十分鐘。所以,日子一長,西花廳的工作人員賦予衛(wèi)生間一個雅號叫做“第二辦公室”。
秘書們都十分重視這一辦公時間。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么,為這一辦公時間,秘書們都是預先有準備和協(xié)商的。
首先,他們將各自負責的急件拿出來,“爭奪市場”,誰先送誰后送,要爭一爭,排排順序,往往是那些立即需要批辦的電報放在前面。這么大的國家,周恩來只要睡下三四小時,就會發(fā)生一些急事要辦,何況國際風云瞬息萬變。這一切都連著周恩來的“第二辦公室”,要在坐馬桶之時就加以處理和決策。
一般情況下,周恩來在“第二辦公室”只處理急電急件,大事要事。那種日常性公事,不能拿到這里辦。因為周恩來還要看報紙,可以說一次也沒缺過。
假如“老資格”的周恩來辦公室工作人員將衛(wèi)生間戲稱為“第二辦公室”的話,那么臥室就被稱之為“第三辦公室”。周恩來起床后便到“第二辦公室”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日程,但周恩來是在臥室的床上結(jié)束一天工作的。
周總理每天深夜或凌晨離開辦公室去臥室時總抱著一大摞文件。鄧穎超戲稱為“他每天總抱著金娃娃”去睡覺。
周恩來洗漱完畢進臥室躺到床上,繼續(xù)看著“金娃娃”,批閱文件,常常在疲憊不堪時打瞌睡。手里拿著的紅鉛筆在文件上圈、點、畫,到后來則畫出一道道彎彎曲曲不規(guī)則的線條。有時,工作人員站在旁邊勸他休息。他很少答應,只是叫人拿熱毛巾擦一把臉,拿點花生米或者蘇打餅干給他“充饑”,工作人員看出,其實他是想借此驅(qū)除“瞌睡蟲”。有時,等工作人員取來花生米,他已呼呼地靠在床頭睡著了,握在手里的鉛筆已掉在了地上。
值班衛(wèi)士隨時注意著臥室內(nèi)的動靜,一旦周恩來入睡了,便輕手輕腳進去,將燈熄滅,再輕手輕腳出來,關嚴門,小聲對值班的秘書們說:“回去吧,總理睡了。”
當然,有時周恩來是自己關燈睡覺,這是主動有意地要睡覺,一般是沒什么放不下的事情了,或者是頭痛得無法看東西了。周恩來用腦過度的痛苦之狀大家都見過,微蹙眉頭,不敢睜大眼。這時他要服安眠藥,并由護士人員幫忙做些頭部按摩,促進血液循環(huán)。
周恩來主動熄燈睡覺,常發(fā)生睡不踏實的情況。一見他關燈,值班秘書就可以走了?墒枪し虿淮螅芏鱽“辦公室”的燈又亮起來,這是他又想起了什么事,叫衛(wèi)士再把秘書找來,或詢問,或交待一件事,或?qū)δ稠椆ぷ髯鞒鲋甘尽?
這種情況經(jīng)常發(fā)生。周恩來見秘書跑來跑去,心里不安,就說:“唉,真麻煩你們了。還是給你們寢室安部電話吧。”
于是,值班秘書的床頭就安了一部紅機子。周恩來床頭裝一部紅機子,這部紅機子沒有撥號也沒有鈴,拿起話筒就可以讓總機找人,可以打出去,外面打不進來,因為不響鈴,怕響鈴驚擾隔壁的鄧大姐。
有了電話,就可以少跑許多腿。有些事,在電話里就可以說了,回答周恩來的詢問或接受某項指示,而不必再從寢室跑到周恩來的“辦公室”。
辦公條件都是逐步提高。比如周恩來的“第三辦公室”,開始條件簡陋,周恩來抱著文件上床,在身邊一放,就將背靠在了床頭上。他批閱文件時,就將兩腿弓起來,文件放在腿上,邊看邊批示。這樣是很累人的,而且文件放在腿上,寫字不易寫好,還吃力。衛(wèi)士見了這種情況,就幫忙找來一個硬紙板,讓周恩來墊在腿上。
這樣寫字方便些,但人仍然很累。鄧大姐見了,心有不忍,動了動腦子,把木工請來,親自講了設想。木工就按大姐的設想做了一張小桌子,帶傾斜面,剛好能卡在床上。這樣,周恩來辦公就可以減輕些勞累。
這張小桌,平時只放三樣東西:紅藍鉛筆、老花鏡和清涼油。20世紀60年代,周恩來勞累過度患了心臟病,小桌上便又加了一瓶預防心臟病猝然發(fā)作進行救急的藥品硝酸甘油,F(xiàn)在,這張傾斜的小桌子就陳列在中國革命博物館中。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