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免费看_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_国产视频精品视频_1024cl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2019

用戶名:
密碼:
第2節(jié) 第二章

·觀復(fù)學堂·

1. 我們平時常說“綾羅綢緞”,那么這四種織物中,哪種織物的織法與其他三種不同?

A. 綾 B. 羅 C. 綢 D. 緞

馬未都評:綾羅綢緞這四種織物,它們的區(qū)別在于織法不同。羅、綢、緞這三種織物的織法是一致的,都是橫豎織法,只有綾是斜織的。它為什么要叫綾呢?我們老說菱形,它實際上最早是跟冰凌有關(guān),綾就是斜著織的。所以,由于它織造方法的特殊,成本就非常高。明代以后,基本上就不怎么生產(chǎn)綾了。明代有很多著名的書法家,會直接把字寫在綾本上。但是,綾有一個缺點,就是一旦綾本形成,把字寫好了,在使勁拽這塊布料的時候,可能會發(fā)生變形。所以,由于成本高和易變形,到了清代以后,綾就逐漸消亡了。

古人最早利用的就是麻和絲,棉是后來才用的,比較晚。毛作為紡織物用得相對來說也比較晚,尤其是能直接貼身穿的。我們都知道,毛的東西一般情況下不敢貼身穿,F(xiàn)在有非常好的紡織技術(shù),比如說羊絨——它也屬于毛——就可以貼身穿。但過去,呢子肯定不能貼身穿,穿上去這一天都是精神的——太扎了。我看到有一種呢子做的褲衩被忽悠說能降血壓,那沒法降血壓,一穿人就精神。為什么?太難受了。

2.在龍袍的十二章紋中,有日、月、山川等,斧頭也是其中的紋飾之一。斧頭在這里代表什么含義?

A. 斷是非 B. 取薪火 C. 固權(quán)力 D. 親勞動

馬未都評:十二章紋是中國帝制時代服飾中的標志,是中國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繪繡的十二種紋飾,統(tǒng)稱“十二章”。十二章紋在《周禮》中就有規(guī)定了,但是歷朝歷代對它都有各自不同的規(guī)定。清代到了乾隆時期成為定式,十二章紋就繡在皇帝最重要的禮服上,表明皇帝的地位,也說明皇帝具有的才能和德行。

十二章紋的每種紋飾都代表一種含義。除了題目中斧頭章紋代表斷是非,日章紋代表太陽,月章紋代表月亮,星章紋代表天上的星宿,這三個章紋是取其“照臨”之意。山章紋代表群山,取其穩(wěn)重之意;龍章紋,取其應(yīng)變之意;華蟲章紋,代表鳥類,取其文麗之意;宗彝章紋,即宗廟彝器,取其忠孝之意;藻章紋,即水藻,取其潔凈之意;火章紋,即火焰,取其光明之意;粉米章紋,即白米,取其滋養(yǎng)之意;黻章紋,黑青相次的“亞”形,取其明辨之意。

3. 以下哪個不屬于清代皇家織造?

A. 江寧織造 B. 杭州織造 C. 明州織造 D. 蘇州織造

馬未都評:當時清宮有專門的部門來負責宮廷的所有織物。過去的織造局有上用和官用,上用就是指宮廷用,即帝后所用;官用的織造物就是給一般的王爺府使用!敖瓕幙椩臁贝蠹叶急容^熟悉了,屬于清代皇家織造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此做官,還曾經(jīng)做過康熙的伴讀,交情很深,也正因為這樣后來引來了殺身大禍。跟宮廷過熟,你就要處處小心。由于后來比較妄為,導(dǎo)致曹家的衰落。衰落也是好事,所謂“福兮禍所伏”,所以曹雪芹寫出了千古名作《紅樓夢》。他們家如果還是那么富裕,我估計他就寫不出來了。江寧織造,江寧就是南京。蘇杭兩地大家都很清楚,制造業(yè)到今天依然很發(fā)達,也是清代皇家織造。明州是指寧波,其實制造業(yè)也是非常發(fā)達的,過去上海的很多裁縫都是寧波人,但不屬于皇家織造。那么明州為什么后來改叫寧波了呢?是明太祖朱元璋給改的。朱元璋立國號為“明”的時候,讓明州避國諱,就把明州改成了今天的寧波,一直沿用到今天。

4. 龍是一個由多種動物的特征組成的神獸?偣灿蓭追N動物的特征組成?

A. 六種 B. 七種 C. 八種 D. 九種

馬未都評:關(guān)于龍身上有多少種象征性的動物,有人說有“九似”,就是有九個地方相似,但是說法不一,我們逐一來看。先說它的頭形,古人的形容很清晰,說是“駝頭”。我們仔細想,駱駝的腦袋有起伏,而龍頭上就有起伏。第二,角是鹿角。第三,眼睛。龍的眼睛有兩個說法,一說它是兔子眼,龍眼就是紅的;另一說它是蝦眼,眼睛是凸出的。第四,身子,我們平時說是蛇身,更準確的說法是蟒身。第五,魚鱗!熬潘啤敝袑ξ膊]有描述。此外,還有鷹爪、虎掌,把天上的猛禽和地上的猛獸的爪子合二為一了。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引用漢代王符的話來說,龍的“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蜃是什么呢?有兩解,一解說是像河蚌,龍的肚皮上這一塊一塊的像河蚌摞著;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蜃是蛟。

我們平時常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民間也流傳著“龍生九子不成龍”的說法,也就是說龍的九種子嗣都不是龍,而是九種不同的動物,它們各有所好,每個都身懷絕技。我們生活中經(jīng)常看到的就是赑屃,是第六子,我小時候老聽大人說“王八馱石碑”,赑屃是能負重的。除此之外,老大囚牛,好音樂,成為今天胡琴頭上的刻獸;次子睚眥,嗜殺喜斗,刀柄上的龍吞口就是其形象;三子嘲風,好險,殿角走獸便是它;第四子蒲牢,它能夠抓在鐘上面;今天佛坐獅子是龍的五子狻猊,好坐;七子狴犴,有威力,好獄訟,門兩旁的獅子頭就是它的模樣;負屃,排行老八,石碑兩旁的紋龍是其意象;殿脊獸頭是最小一個,叫螭吻。這就是我們對龍的一個神話式的解釋。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請自覺遵守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guān)的政策法規(guī),嚴禁發(fā)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