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節(jié) 風(fēng)物
-
“風(fēng)物”兩個字有氣。一說出來就動人了。立刻會想到那些有風(fēng)情有情調(diào)有景致的東西;蛘呦氲饺毡尽莻國度的氣息有簡潔干凈的美,樸素低調(diào)卻又有致命的吸引力。
櫻花、木屋、雪國、千紙鶴。草不著色、紙不印花、木不上漆,淘來的日本小柜子,簡單到一絲紋飾亦沒有,那小小柜子有著地老天荒的樸素。
八大山人的冊頁中有風(fēng)物,桃子、荔枝、石榴……寥寥幾筆,俱是風(fēng)物神姿。那亦是其姿態(tài)——孤潔高寒。齊白石也畫風(fēng)物,卻是民間的情懷,每一寸都是活生生的。白石老人大抵知道這一切本是俗物,放在生活和日常中才能彰顯它們的性格和命數(shù)。
侯孝賢的電影《海上花》,長三書寓里的風(fēng)物更迷人——昏黃的老燈、老絲綢、老家具上的暗花,笛子、酒杯、歌聲……這也是風(fēng)物,懂得情調(diào)的人,自會把一切安排得妥帖。
野地中采來的小野菊、望日蓮、荷葉、枯枝,插在那些破舊的瓶子中,或者殘缺的瓦罐里,有著相互映照的美。
父母住的小院總會長出野花。晚飯花最盛,還長了一棵桃樹。母親說明年就能結(jié)桃了。母親的俠義倒像民國時的人,又長了一張?zhí)靾A地方的臉,笑起來似彌勒,七十歲了仍然風(fēng)風(fēng)火火,自己燒菜煮粥做飯,牙齒一顆不少。她蒸的包子個頭大,擺在盤子里占滿了,又要客人多吃,那小屋里滿是笑聲與熱情。盆子里裝著西紅柿、沙果、蘋果,母親切了西瓜,召喚著大家吃啊吃啊……這樣的情義附在那些瓜果蔬菜里,都有動人的光澤了。
我喜歡淘東西,隔三岔五去呂家營、高碑店、觀音堂,那里販賣舊家具、舊古董。
陶瓷做的石凳。上面是纏枝蓮的圖案,用來盛米的“斗”,古舊敦厚。買了三個,每個只要八十元。雕龍圖案的大柜子,可以放很多衣服,那龍像要飛起來,又因為舊,陽光打在上面時,像前生用過的物件。
我對風(fēng)物的癡迷幾乎到了耽美的程度。喝水的杯子是景德鎮(zhèn)瓷,暗淡的汝窯。用來沏茶的是日本鐵壺,日本的鐵藝精致得讓人動容。茶杯是中國臺灣曉芳窯。整個下午,可以在這些茶器中留戀。
又有一些黑膠唱片。郭頌的歌、豫劇、河北梆子、評劇、意大利歌劇。這些笨拙的黑膠唱片有著動人的樸素之美,聲音是難能可貴的清澈。
人至中年,對于樸素清簡的風(fēng)物有了依賴和癡迷。那些繁瑣的、富麗的,猶如我對牡丹的態(tài)度。很多人去洛陽看牡丹,從來沒有生出過那樣心思。幾株枯枝、一枝瘦梅足以吸引我。
常常寫字的紅大方桌上,放著三枝枯了的蓮蓬,藍印花布的杯墊,一塊樸素的小石頭,里面種了一枝綠蘿,還有一盞馬燈——從舊貨市場上淘來的。身后是老衣柜,唱機里放著黑膠唱片。
黃昏的時候,我親手去摘院子里的蔬菜、花朵,并且親手種下櫻花樹、玉蘭,等待春天來時,它們在窗前綻放。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