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節(jié) 第一章
-
幸福的老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老人各有各的不幸。
楊橋村養(yǎng)老院成立以后,老人們在一起無話不談。楊萬財給大伙說起自己的不幸身世——
20世紀50年代,祖國解放后,成立各級供銷社,楊萬財就被西水市供銷社招為一名工人。不久,他和一名農(nóng)村婦女劉鎖霞結(jié)了婚,婚后十分幸福,他倆生育了兩兒三女,兩個兒子先后在農(nóng)村成了家,三個女兒也都出嫁了。1987年市供銷社給他一名接班指標,大兒子紅軍已經(jīng)33歲了,他讓22歲的二兒子紅兵接了班。就是為了這一件事,紅軍一家不和紅兵往來,成了仇敵。紅軍分家時搬了出去,沒有拿家里一分錢的東西,因為當時紅兵年齡還小,正在上學。這樣,紅軍也以此為由不贍養(yǎng)父母親。紅兵在城市里找了個對象,在西水市結(jié)了婚。楊萬財提前退休了,就和老伴劉鎖霞在老家過日子。
1992年冬季的一天上午,楊萬財上街回來,“鎖霞?鎖霞?”他叫了老伴兩聲,沒人答應(yīng),打開房間找不見老伴,他打開廚房門時,只見劉鎖霞趴在廚房的地上昏迷不醒!鞍,怎么回事?”他慌了手腳,大聲喊道:“鎖霞?鎖霞?你醒醒。孩子他媽,你怎么啦?你走了我咋辦呀……”
聽見隔壁的喊聲,侄子楊保成立即趕了過來!鞍,嬸子怎么啦?”他去鼻子跟前一試,有微弱的呼吸,就給大伯喊:“伯,嬸子活著,她昏迷了,我去發(fā)車,咱送她去醫(yī)院!
楊保成把大嬸背進車里,躺在座位上,讓大伯坐了上去,扶住大嬸的頭部,楊保成發(fā)動了車,飛一般地向縣醫(yī)院駛?cè)。在急診室,查了腦CT,醫(yī)生說是腦出血,掛上了吊瓶,楊保成用擔架把嬸子送到住院部。楊萬財撥通了楊紅兵的電話。一個多小時候,楊紅兵兩口子趕了過來。楊萬財就讓楊保成回去了。
楊保成回到村里,就來到楊紅軍家,楊紅軍正在屋里,請他坐下,楊保成就說了大嬸住院的事,楊紅軍說:“知道了,你走吧!
過了半個月,楊保成上縣城買東西,順便去了醫(yī)院一趟,見是楊紅兵在伺候母親,就問道:“你哥來過嗎?”
“沒見!
“我給他說過的!
“他來不來都行!
“這個沒良心的,怎能不伺候自己的媽?”
楊保成氣洶洶地來到楊紅軍家,見是紅軍媳婦陳美麗,就說:“嫂子,你媽病了,你知道嗎?”
“知道!
“知道咋不去看?”
“有啥好事給紅兵,爸媽眼里沒這個兒子!
“爸媽既是有錯,你們應(yīng)該原諒,是爸媽養(yǎng)了紅軍哥,紅軍哥必須照顧爸媽!
“我們分家時,紅兵還小,我們沒拿家里一針一線!
“就是再絕情,爸媽總歸是爸媽,你媽病了,你倆應(yīng)該去管!
“我生孩子難產(chǎn),在醫(yī)院快斷氣了,爸媽只來過一次,給了200元就走了!
“你兒子家偉都10歲了,那時的200元值現(xiàn)在4000元,夠你的住院費了。你爸要上班,你媽要給紅梅、紅兵做飯。你想想,爸媽做的不算絕情!
“我們蓋房時,給爸說了,爸只給了5000元,總共花了5萬!
“就是不給錢,咱也要照看爸媽。”
“我們明天去,還他200元!
聽說楊紅軍兩口子去了縣醫(yī)院,給了200元就回去了。楊保成來到紅軍家,問他怎么不伺候母親,紅軍說:“爸媽眼里早沒我紅軍,啥好事都讓紅兵占去了。”
“哥,爸媽生了你,辛辛苦苦把你養(yǎng)大,你就應(yīng)該伺候爸媽,回報他們!
“你嫂子生孩子,爸給了200元,我昨天還他了!
“你還的差得遠呢。還不還錢是小事,伺候老人是大事。你有沒有良心?”
“哪里用得著你來教訓我,你爸也讓你哥接了班,你和我一樣靠邊站,你有委屈來向我出氣!
“你這個狗日的,你黑了心你……”楊保成氣不打一處來,罵了幾聲氣鼓鼓地回家去了。
大嬸出院時,楊保成去接,只見嬸子右半身沒勁,右腿抬不起來,右臂也抬不高,右手沒一點力氣!鞍Γ@下可把大伯害慘了。”他想。
楊紅兵表面上要求把母親接到西水市去,可楊萬財說:“不去,去了那里?”楊紅兵就再也沒啃聲。
楊保成就把大嬸背進車里,讓紅兵和大伯扶著,他發(fā)動了車,慢慢地向楊橋村駛?cè)ァ?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