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節(jié) 第三章
-
曾國藩以為自己說得在情在理,皇帝一定會答應(yīng)他的請求。然而這時候,主張重用漢人的文慶已經(jīng)過世,朝廷之中已經(jīng)沒有替曾國藩說話的滿109人了。因此,剛愎自用的咸豐皇帝自作主張,拒絕了曾國藩的請求,命他在籍終制,等三年喪期過去后,再給予他新的任命。這樣一來,咸豐皇帝實際上是剝奪了曾國藩對湘軍的領(lǐng)導權(quán)。
曾國藩絕對想不到,他辛辛苦苦為清政府征戰(zhàn)這么多年,最終換來的只是咸豐皇帝對他的猜忌。曾國藩的宿敵,長沙城內(nèi)的官員們得知這件事后,一個個喜形于色。有人認為曾國藩向朝廷索要督撫實權(quán),是在要挾朝廷,是大逆不道的行為。其他人也跟著起哄,大罵曾國藩是假道學。
曾國藩的人生理想就是做圣人,他最忍受不了的就是別人說他假道學。在得知長沙官場對他的嘲諷后,堅忍功夫尚未修煉到家的曾國藩徹底被擊倒了。他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大有追隨父親而去的趨勢。
曾國藩的好友歐陽兆熊得知曾國藩病重后,推薦了一個叫曹耀湘的人前去給曾國藩看病。這個曹耀湘,并不是個單純的醫(yī)生,他精通經(jīng)學和佛學,是個小有名氣的學者。
曹耀湘來到荷葉塘見到曾國藩的時候,曾國藩已經(jīng)臥床多日,氣息奄奄。曹耀湘給他把過脈后,曾國藩努力睜開眼睛,聲音異常微弱地對曹耀湘說:“我這病,還有救嗎?”
曹耀湘笑道:“滌生兄得的是心病,心病還需心藥醫(yī)。”
果然是名醫(yī),一句話就點中了病根!曾國藩這么想著,猛地坐起身來,用渴求的眼光望著曹耀湘說:“心藥在何處?”
曹耀湘不緊不慢地從旁邊的書架上拿過來一冊《道德經(jīng)》,遞到曾國藩手中,對他笑著說:“岐黃可以醫(yī)治身體上的病,而黃老可以醫(yī)治心病。滌生兄只需將《道德經(jīng)》熟讀三百遍,自然能明白我的意思!
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兩個支柱。儒家主張入世,以挽救世道人心;道家主張出世,傾向明哲保身。中國的士大夫長期以來都受著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思想的影響,在進與退、仕與隱之間不斷地做著抉擇。曾國藩之前的所作所為,體現(xiàn)的正是儒家的思想,舍生取義、殺身成仁,不妥協(xié),不退讓。但這種思想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很難行得通的,猶如松樹雖然堅韌但很容易被大濟、以柔克剛。只有這樣,我們每個人才能像老子所說的“水”一樣,能夠適應(yīng)任何環(huán)境,心胸像大海一般地寬廣。唯有如此,才能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yè),用成功書寫人生的美麗篇章。
曾國藩當然明白曹耀湘為什么要他讀《道德經(jīng)》。當他躺在床上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道德經(jīng)》的時候,他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了一幅幅過往的畫面。當他誠惶誠恐地等待著咸豐皇帝對《敬呈圣德三端預防流弊疏》的批復時,咸豐皇帝當著朝臣的面,怒氣沖沖地將奏折扔到地上,并且準備嚴懲他。當綠營兵沖進巡撫衙門大院,險些將他刺殺的時候,長沙城內(nèi)的官員沒有一個前來安慰他。當他的軍隊在靖港被太平軍擊敗,長沙城內(nèi)的官員一個個幸災樂禍,落井下石。湘軍兵敗湖口后,他派人請求江西巡撫陳啟邁接濟湘軍軍餉,遭到無情拒絕。當他不等朝廷批復就回家守喪的時候,長沙城內(nèi)的官員罵他不忠,罵他是偽道學。他向朝廷索要督撫實權(quán),又遭到無情拒絕,長沙城內(nèi)的官員又將這件事傳為笑柄。
自己以前太過剛強、太過桀驁了!剛強而不知道變通,桀驁而不虛心,怎么能不得罪人!一個人不能改變環(huán)境,就只能想辦法適應(yīng)環(huán)境,一味的剛強、孤傲,與世俗格格不入,是辦不成任何事的。自己讀了這么多經(jīng)書,卻連《道德經(jīng)》“柔弱勝剛強”的道理都沒讀懂,真是慚愧!要改變自己,必須從學會以柔克剛、戒驕戒躁開始!
曾國藩的人生觀在這段時間內(nèi),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多年以后,當他總結(jié)自己一生成敗得失的時候,他將這一年多的家居時間,視為“大徹大悟”的關(guān)鍵時期。他說:“當年我很自負,以為自己本領(lǐng)很大。對什么事情,首先看到的都是別人的不是。那年大徹大悟之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沒有什么本事,看待任何事情,首先想到的都該是別人的好處。所以,從那年開始,我的人生觀發(fā)生了根本轉(zhuǎn)變,與四十歲之前迥然不同!
所以,當曾國藩在1858年夏天重新復出后,人們發(fā)現(xiàn)這個曾經(jīng)非常令人討厭的曾國藩,完全變了一個人,居然是那么低調(diào)、謙虛、和藹可親。人們漸漸地忘掉了過去與曾國藩的不快,主動與曾國藩改善關(guān)系,就連最看不起他的左宗棠,都改變了對曾國藩的看法。
當時,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已經(jīng)與洪秀全集團徹底決裂,他的軍隊在浙江、江西一帶攻城略地。江西當時絕大部分的府縣已經(jīng)被湘軍收復,而浙江則沒有一位大將坐鎮(zhèn)。在此之前,李續(xù)賓等湘軍將領(lǐng)多次請求朝廷重新啟用曾國藩。所以這時候,咸豐皇帝想到了曾國藩,命他立即出山,率軍入浙。
依照曾國藩以前的性格,在接到這封圣旨之后,恐怕又要和皇帝較量一番,因為皇帝之前羞辱過他,而現(xiàn)在局勢危急了又來請他。然而,這時候的曾國藩,已經(jīng)完全轉(zhuǎn)變了。他接到皇帝的任命后,立刻起程。同時上了一道《恭報起程日程折》,平實沉穩(wěn),無絲毫討價還價之意。咸豐皇帝看后,感到很滿意,嘉獎他說:“你這次奉命即行,可見是非常關(guān)心國家大局的,忠勇可嘉。”
曾國藩不僅改善了與朝廷的緊張關(guān)系,還試著改善與同僚們的人際關(guān)系。當然,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與左宗棠的關(guān)系。湖南是湘軍的大本營,左宗棠又是湖南的實際掌權(quán)者,改善與左宗棠的關(guān)系對于曾國藩來說,意義非常重大。
曾國藩想了一副對聯(lián),叫做“敬勝怠,義勝欲;知其雄,守其雌”。意思就是恭恭敬敬戰(zhàn)勝怠慢,恪守仁義戰(zhàn)勝欲望;知道剛強是好的,但也要學會陰柔。曾國藩見到左宗棠后,請他書寫這副對聯(lián)。曾國藩這樣做,不僅表達了自己對左宗棠的敬重,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副對聯(lián)的內(nèi)容,向左宗棠傳達一個信號,我曾國藩徹底改變了,以后不再與你和湖南官場對著干了。
對于曾國藩的示好,左宗棠表示歡迎,他很高興地替曾國藩書寫了對聯(lián)。曾左關(guān)系也就此進入了一個短暫的“蜜月期”。
除了左宗棠之外,曾國藩還拜訪了長沙城內(nèi)的幾乎所有的官員,不僅包括湖南巡撫駱秉章,連一些小小的縣丞,也在曾國藩登門拜訪的范圍之內(nèi)。曾國藩的誠意感動了這些曾經(jīng)與他勢不兩立的對手。湖南作為曾國藩的家鄉(xiāng),從這一刻起,才真正成為了曾國藩可以完全依靠的大本營。
紈绔子弟官文面前,曾國藩更是表現(xiàn)出了異乎尋常的謙恭,給足了官文面子。官文覺得,曾國藩和胡林翼一樣,都是很會做人的人,因此解除了對他的戒心。
江西更是曾國藩遭受奇恥大辱的地方。在這里,曾國藩改善人際關(guān)系的努力要更多一些。江西官場也漸漸接受了這個改頭換面的曾國藩,而曾國荃在江西戰(zhàn)場上的優(yōu)異表現(xiàn)也給曾國藩加分不少。所以,曾國藩在江西的處境,也比之前好了許多。
值得指出的是,曾國藩的大徹大悟,雖然是一種對世俗的妥協(xié),但并不意味著曾國藩贊成完全的世俗化。就像他主張學習西方的前提是保持中國的獨立自主一樣,他向世俗低頭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保持道德底線。所以,曾國藩并沒有因為向世俗低頭,就放棄了對仁德、誠信這些儒家基本理念的追求。比如后來,李鴻章向他請教處理對外關(guān)系的方法時,他就說只有誠信一個辦法,可以令外國人折服。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