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節(jié) 第一章
-
商業(yè)的最終目的是從用戶身上獲利。
欲取之,必先與之。
只有明確用戶的需求,
繼而滿足他們的需要,
企業(yè)才能獲得想要的利益。
1.用戶思維—用戶為王
定義:所謂“用戶思維”,簡而言之,即是無條件站在用戶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用戶的需求即是企業(yè)的需求,用戶的喜是企業(yè)的喜,用戶的哀是企業(yè)的哀……只有真正站在用戶的角度,依“用戶思維”來思考,企業(yè)才能獲得持續(xù)的生命力。
思維模式:分析用戶的需求+滿足用戶的需求。
分析:2013年8月,微信5.0版本重大更新。
因為之前有不少用戶提出公眾號的推送消息過于密集,出現(xiàn)被騷擾的情況,所以,微信在5.0版本上做了大刀闊斧的優(yōu)化:公眾號不能再無限制地推送消息,而是分為訂閱號和企業(yè)號。訂閱號即媒體號,每天只可以群發(fā)一條消息,而且被收攏折疊成一欄;企業(yè)號則每月只可以群發(fā)一條消息。
除此之外,微信5.0版本的“掃一掃”功能得到了擴展,不僅可以掃二維碼,還可以掃街景、圖書條碼、英語單詞。此功能的開發(fā)打通了電商線上線下的連接,大大豐富了用戶的體驗。
“掃街景”功能實現(xiàn)快速定位,既方便又快捷;掃“圖書條碼功能”方便用戶了解圖書的信息,也方便用戶在線購買圖書;掃“英語單詞功能”則方便學生可以立即得知英語單詞的漢語意思。
這些新增的功能都離不開“用戶思維”。
微信之所以能夠成就移動互聯(lián)網的另一個奇跡,除了強大的用戶基數外,最重要的是它緊緊黏附著“用戶思維”:一切都以用戶的需求為中心,不斷優(yōu)化用戶體驗。
毋庸置疑,互聯(lián)網思維的核心即是用戶思維。
所謂“用戶思維”,簡而言之,即是無條件地站在用戶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用戶的需求即是企業(yè)的需求,用戶的喜是企業(yè)的喜,用戶的哀是企業(yè)的哀……
只有真正站在用戶的角度,依“用戶思維”來思考,企業(yè)才能獲得持續(xù)的生命力。
傳統(tǒng)電視往往存3個致命的缺點—“交互差”(只能看一個頻道)、“無法移動”(傳統(tǒng)電視往往笨重,移動較為困難,攜帶則更是不可能)、“內容查找不方便”(傳統(tǒng)電視連不上網,內容查找不方便)。
長虹CHIQ系列抓住了用戶的痛點,秉持“以用戶為本”的精神,運用移動互聯(lián)網思維成功開發(fā)出了“隨時看”、“隨地看”等新穎功能。
說實話,長虹的CHIQ系列的這些功能其他電視廠商一樣能做出來,至于能不能做得這么完美另當別論。但是長虹的這種開創(chuàng)精神以及“以用戶為本”的思維是獨一無二的。
如果缺少了“用戶思維”,長虹是做不出來這類產品的。
秉持“用戶思維”,長虹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
長虹建立了由全球近百名頂尖專家加盟的“想象力實驗室”。長虹“想象力實驗室”的目標是:致力于研究如何讓未來家電更好地服務于人,創(chuàng)造以人為中心的家庭互聯(lián)。
由此可見,長虹的成功并不是碰運氣撞上的,而是很早就意識到了“用戶思維”的重要性,并且較其他的電視廠商有更早的超前思維—懂得不計成本地投入。
對于一些大廠商而言,在那些前景未卜的項目上投入一筆小額資金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要像長虹這樣在沒有獲利之前就大投入,他們就會慎而又慎、考慮再三。由此說明,長虹的大手筆投入是經過深入思考的,并不是隨便玩兩下。
讓我們回到開頭:用戶需求到底有多重要?我們可以打一個簡單的比方:如果把互聯(lián)網時代比作一個人,那么用戶需求則好比是這個人體內的血液。一旦血液不流暢或者中毒了,那么這個人也就必死無疑。
所有的產品都必須圍繞用戶來打轉,只有不斷優(yōu)化用戶體驗,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才能有“活”下去的希望。
也就是說,偏離用戶思維,“不接地氣”的產品是不可能存活下去的,至少在互聯(lián)網時代的今天是不可能長久存活下去的!
小米手機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功,正是因為小米科技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雷軍抓住了用戶“花少錢得高配置”的這種想法,回避了代理商、中間商、終端等商務服務,采取新型的網絡直銷方式,成功獲得了大眾的認可。
在小米手機這個案例里,“用戶思維”即是“大多數用戶都有著‘花少錢得高配置’的渴求”。而小米手機恰好滿足了用戶需求,再加上其他的一些方法,小米手機取得了突破。
在潤滑油領域,用戶思維也在悄悄改變著這個行業(yè)。
在過去幾年,潤滑油客戶的特點發(fā)生了變化:過去,用戶比較注重價格、品牌這些硬性標準,普通用戶大都選擇中檔型的潤滑油;“貴族”用戶則過分注重品牌,即使價格昂貴。
但現(xiàn)在,用戶越來越注重產品的舒適體驗,多了一種隨性、自由的生活態(tài)度。
與其他競品不一樣,法國埃爾夫潤滑油關注更多的是用戶體驗及駕駛感受。
目前,以“用戶為中心”的用戶思維已經深入了各行各業(yè),用戶在感受著極大便利的同時,也發(fā)現(xiàn)時代在悄悄變化。
毋庸置疑,“用戶思維”的爆發(fā)點在手機行業(yè)。隨后,其他行業(yè)也緊隨潮流,相繼將這種思維列入核心戰(zhàn)略范疇。
手機是一種重度體驗型產品,只有用戶體驗佳的手機才能讓用戶養(yǎng)成依賴性。因為用戶擁有手機后,使用手機的時間會占據一天中很大的一部分時間。這種產品如果不注重用戶體驗,而只注重參數或追求營銷價值,早晚會被用戶淘汰。
沒有好的用戶體驗,而過分依靠屏占比、超薄、美顏等個別賣點來忽悠用戶的手機,同樣會遭到用戶淘汰。
小米被譽為“最會聆聽用戶聲音的品牌”。小米手機有個內置的“用戶反饋”軟件,如果對小米的某些方面有建議,或者發(fā)現(xiàn)其產品存在錯誤問題,用戶只要點擊進入“用戶反饋”軟件,便可提交手機錯誤或者提交建議,很快就會得到反饋。
網上有很多人反饋,國內不少手機品牌比較傲慢,經常是有問無答。即使回答了,也得過好長的一段時間,用戶的耐心都在等待中被消磨殆盡了。
這就是典型的“工程師思維”。抱有這種思維的品牌是得不到用戶認可的,因為脫離了用戶的支持,就好比攀巖少了支撐點,單靠一根繩子是爬不上去的。
眾所周知,波導手機雖然仍在市場上銷售,但是其產品本身質量、售后服務以及與客戶溝通等方面都做得極差。波導手機的制造商雖然想盡辦法融資,但由于產品體驗得不到保障,用戶不買賬,使得波導手機正在不斷脫離公眾視野。
“用戶思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和用戶做朋友,要真誠聆聽用戶的聲音,然后來不斷調整自己,直至把產品打磨得完美無瑕。
2.免費思維—老子思想的重要體現(xiàn)
定義:免費思維是一種比收費思維更為合理、更符合自然規(guī)律的思維方法。免費思維源于收費思維,但高于收費思維。如果運用得合理且“妙”,這種思維方法能為企業(yè)創(chuàng)下驚人的財富。
思維模式:免費讓利+增值收費。
分析:老子說:欲取之,必先與之。如果你想要獲得一件東西,就必須先付出同樣的東西。
這是一個很深奧的哲學命題。兩千多年過去了,老子的思想經久而彌新,散發(fā)著絢爛的生命光芒。
套用老子的思想,一個企業(yè)如果要想盈利,必先讓利。
馬云深諳《道德經》,身上常常攜帶著這本書,需要做出重大決策時就拿出來閱讀,常讀常新,老子的思想為他在電商領域做出如此之大的成就提供了理論基礎。
還記得早期的網絡游戲嗎?注冊就必須付費,這是開發(fā)商掙錢的模式。
但后來,有智慧的開發(fā)商突破了這種傳統(tǒng)模式,開發(fā)出“免費”的網絡游戲—注冊是免費的,還免費提供道具。
但是免費游戲就真的不收費嗎?這個問題顯然是無須思考的,除非游戲開發(fā)商是腦殘—開發(fā)商開發(fā)游戲的最終目的是掙錢,他不可能做無用功的。
那些標榜“不收費”的游戲,其實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收費而已,也就是一般而言的“增值收費”。
網絡游戲注冊不收費,還提供免費道具,大家都可以玩。但如果有土豪玩家想要稱霸游戲世界,想在游戲里一出手就把“對手”的腦袋砍下來,就可以選擇購買道具。
如果窮屌絲玩家偶爾想“酷斃”一下,也一樣可以花點兒錢買個道具增強功力。
正是因為“免費思維”的到來徹底顛覆了網絡游戲行業(yè)。
眾多的游戲廠商紛紛推出免費游戲,然后變換一種花樣來收費。
很多人搞不明白,網民為什么就樂意接受這種方式?
其實,思維方式變換了,整個事態(tài)就完全不一樣了!懊赓M”這種形式砍斷了收費門檻,使網絡游戲變成了一種純粹的開放式的游戲,任何網民都可以上來玩。
但是收費模式則將網民拒之于千里之外。
收費模式的弊端在于:很多想玩的網民被阻隔在游戲之外了,其實他們中很多人都躍躍欲試—試試這種游戲好不好玩,上不上手,如果感覺滿意就會付費去玩游戲。
而免費模式完全敞開了這扇大門,因此刮起了一股全民網游風。
這種免費模式一經誕生,就注定是一個輝煌的奇跡,它迅速取代了傳統(tǒng)的收費模式,成為眾多行業(yè)紛紛效仿的潮流。
電影《泰囧》的成功,是電影《人在囧途》在互聯(lián)網上的免費傳播推動的—《人在囧途》放棄了大量票房,放到互聯(lián)網上供網民免費下載觀看,積累了較高的認可度。
當時,很多人不解,覺得《人在囧途》這部片子肯定拍得垃圾,賺不到票房,所以才放到網上播放了一年。事實其實并不是這樣的。
等到《泰囧》,也就是《人在囧途》的第二部上映了,很多看過《人在囧途》這部電影的人就會想著去看看第二部?梢哉f,《人在囧途》在互聯(lián)網上積累的一億的流量沒有白費,它真正的價值到這個時候才顯現(xiàn)出來。
《人在囧途》的拍攝水準絲毫不亞于《泰囧》,它之所以被放到網上免費觀看,完全是被當作一個釣魚鉤。為了釣到更大的魚。從這個角度看,適當的犧牲是有必要的。
所謂“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淘寶的誕生也是基于這樣一種思維模式。
當年,阿里巴巴網站創(chuàng)立后,其創(chuàng)始人馬云建立了個人網上貿易市場平臺淘寶網。
誰能料想,10年之后,淘寶網會成為亞洲最大的網絡零售商圈。這皆因為,淘寶主打3年“免費”牌。
淘寶網從創(chuàng)立之初就主打“免費”牌,憑此而成功打開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因為“免費”牌順應了網絡時代的發(fā)展,在短短3年內,淘寶就替代了eBay易趣登上了中國C2C老大的交椅。
2005 年10月19 日,阿里巴巴宣布淘寶網將再免費三年。
2008 年10 月8 日,淘寶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宣布繼續(xù)免費。
這種免費思維對淘寶網而言無疑是具有歷史性意義的。
當時,eBay易趣在中國具有極大的影響力,但馬云經過一番悉心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了eBay易趣的弱點,那就是eBay易趣堅持收費原則,讓很多客戶對它抱怨不已。
憑借對電子商務市場的充分了解,馬云堅持“只有先以培育市場為目的,不要急著去掙錢”為核心理念,推出了淘寶網的免費模式。
在瞄準對手弱點、明確自己的目標之后,2003年5月10日淘寶網正式上線,20天后,淘寶網迎來一萬名注冊用戶。
2003年7月7 日,阿里巴巴正式對外宣布投資1億元開辦淘寶網。
eBay易趣的高管曾經評價淘寶的免費模式道:“免費不是一種商業(yè)模式。”用通俗的話來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正是受這個信念的影響,eBay易趣堅持收費模式,堅持維護自己“作為一種商業(yè)模式”的標志,結果在難以置信的情況下被淘寶輕松超越,最終親手葬送掉自己在中國的前程。
“免費”就這樣打敗了收費!恰如老子的思想,柔能勝剛—越看似柔弱、看似無力的東西,它就越具有不可阻擋的力量。
“免費”真的就是不收費嗎?按照常人的理解,“免費”真的是太不可思議了,免費提供服務,商家怎么賺錢?一家不以掙錢為目的的企業(yè)能活多久?
事實上,這是典型的視野狹隘的表現(xiàn)。
馬云常說:“如果一個人腦子里想著人民幣,眼睛看到的是美元,嘴巴吐出來的是英鎊,那這樣的人是永遠不會真正地把客戶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
淘寶網正是基于免費為網民服務的理念,優(yōu)化用戶體驗,賺足了流量。
2008年年末,“免費”的淘寶已經實現(xiàn)盈利。但這種盈利并不是違背了馬云當初的承諾,而是以一種新型的方式盈利,這種盈利與“免費”不是背道而馳,而是建立在“免費”的基礎上的。
目前,互聯(lián)網與廣告商合作是非常普遍的事。比如百度、新浪、雅虎、網易……在互聯(lián)網上,有多如牛毛的依靠廣告收入來盈利的網站。
其實,免費電子郵箱也是用這種方式賺錢,比如網易。當其用戶訪問網易郵箱時,會附帶看一看網易提供的新聞;當用戶發(fā)送郵件時,郵件的底部也附帶有廣告。
這樣一來,盈利模式得以改變,卻并沒有影響用戶體驗。用戶在免費使用網易提供的越來越好的產品時,也樂意幫網易做一做廣告。
有一句話說得好:眼球經過之處,都是鈔票。
微博是免費的,所有用戶都可以注冊體驗。起初,微博僅僅靠微博會員來盈利,這種盈利模式顯得比較傳統(tǒng),獲利較少。
后來,隨著“微博大V”的誕生,很多廠商便找上了那些擁有上百萬、上千萬粉絲的博主,希望能與之實現(xiàn)商業(yè)利益的交流:“微博大V”轉發(fā)廠商廣告或者直接在微博主頁的界面上掛上廣告,廠商便支付給其高額的廣告費用。
這對微博用戶來說是一次空前的誘惑:因為注冊微博、使用微博都是免費的,只要能夠聚集粉絲便能贏得大把的鈔票,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這種獲利方式“動了微博的奶酪”。原因是:微博運營商投入巨額資金免費給用戶提供越來越好的用戶體驗,但用戶不但不回報,反而還在它的領地里掙錢。
于此,微博運營商開始狠下殺手,懲治那些利用微博掛廣告獲利的用戶。但是,他們又不能太過絕情,因為他們比誰都清楚—廣告將是微博未來盈利的主要方式之一。
為此,微博提出了意見:用戶可以依靠微博來獲利,但是微博平臺可以在用戶的界面主動掛上廣告,用戶不得有意見。
很顯然,微博運營商的這種做法并未受到用戶的排斥,所謂“有錢大家一起賺”,只要微博平臺掛的廣告不影響用戶體驗,那么對用戶而言,就是可以接受的。
目前以Facebook(美國臉譜網)為代表的SNS(社交服務網絡)網站正在挖掘一種新的盈利模式。
比如,F(xiàn)acebook上的一個用戶想買化妝品,他正在和朋友商量。Facebook就可以把這條信息通知給歐萊雅(國際化妝品公司),然后,有關歐萊雅化妝品的廣告就會出現(xiàn)在用戶界面。
這種新穎的盈利模式正在受到各方關注,什么時候成為主流還有待發(fā)展。但這種盈利模式依然是建立在“免費思維”的基礎上的。
所以說,免費思維并不是真正的免費,而是一種另辟蹊徑的收費方式,F(xiàn)如今,免費思維已經開始深入大街小巷,很多企業(yè)及個人已經巧妙地利用免費思維獲得了驚人的財富。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