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免费看_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_国产视频精品视频_1024cl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2019

用戶名:
密碼:
第8節(jié) 夏爾•戴高樂:立志成為偉大的人

夏爾·戴高樂

“我希望在科隆貝教堂舉行我的葬禮。如果我死在別處,我的遺體務必運回家鄉(xiāng),不必舉行任何公祭。我的墳墓必須是我女兒安娜安葬的地方,日后我的夫人也要安息在那里,墓碑上只寫:夏爾·戴高樂!边@是曾擔任過法國兩屆總統(tǒng)的夏爾·戴高樂在1952年自己還沒有去世時所寫的遺囑,他的遺愿是如此之微小,他的墓志銘又是如此之簡單!縱觀他那極不平凡的一生,我們不由得感嘆:也只有像他那樣生前做過許多驚天動地的事,同時又沒有忽略諸如“生活”這樣的小事的人才會將死看得如此坦然!

挽救國家的英雄

“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立意要成為偉大!”這句話是戴高樂眾所周知的名言,他之所以能在法國淪陷之后重新拯救法國,是因為他有著強烈的民族責任感,自小就把法國當成他的法國。

1890年11月,夏爾·安德烈·約瑟夫·馬里·戴高樂出生于法國北部里爾市一個下層貴族之家。為了緬懷他英年早逝的大伯,其父亨利·戴高樂為自己心愛的二兒子取了他大伯的名字——夏爾·戴高樂。他的祖父是個文學史家,而祖母則是文學家,所以家學淵源極其深厚。父親雖然是耶穌會學校的一名教師,但早年曾經參加過普法戰(zhàn)爭,有感于法國因內政混亂而戰(zhàn)敗的事實,經常在家里談論對現實的不滿。這樣的氛圍必定會對兒時的戴高樂產生極大的影響。戴高樂從小就崇拜法國愛國詩人佩居伊,把他的“法國是母親,她的兒子們的責任就是為她效勞”的觀點看成自己畢生的追求目標。

童年的夏爾·戴高樂有這樣一件趣事。大概在他10歲的時候,有一次他和哥哥格軋維埃一起玩打仗游戲。哥哥因為一直裝扮反面的德國皇帝而感到膩煩了,想換一換角色,也當回法國國王。但是,小夏爾·戴高樂死活都不答應,他連連頓足,沖著哥哥高聲叫喊道:“不行!不行!法國是我的。”他自己當時決不會意識到,他一時激動不假思索喊出來的這句話竟然如讖語一般左右著他的大半生。

1940年5月,法國為防御德國,花費11年時間、耗資50億法郎筑造的馬奇諾防線,被德軍繞道比利時從背部一擊即破,然后又以閃電般的速度直逼巴黎,法國貝當政府宣布投降,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垮臺,法國淪陷。

貝當政府醞釀著無條件投降時,身為國防和陸軍部次長的戴高樂正在英國訪問。等他返回法國時,投降局面已無法挽回。不愿做亡國奴的夏爾·戴高樂于1940年6月17日搭乘英國斯皮爾斯將軍的飛機來到英國。6月18日下午6時,戴高樂在英國廣播公司播音室對法國乃至全世界發(fā)表了著名的《六一八宣言》,戴高樂深情地演說道:“我是戴高樂,我現在在倫敦。我向目前正在英國領土上和將來可能來到英國領土上的持有武器或沒有持有武器的法國官兵發(fā)出號召,向目前正在英國領土上和將來可能來到英國領土上的一切軍人工廠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發(fā)出號召,請你們和我取得聯(lián)系。無論發(fā)生什么情況,法蘭西抵抗的火焰決不應該熄滅,也決不會熄滅!

在國家處于危難時刻,戴高樂義無反顧地舉起了抵抗的大旗,他所領導的“自由法國運動”從此開始了。很快他把法國流落在英國的散兵游勇組織起來,建立一支約7000人的武裝部隊,引起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

1943年,戴高樂把日漸壯大的自由法國總部從倫敦遷到阿爾及爾,同時就任法國民族解放委員會主席。與戴高樂同時,法國共產黨也在法國國內組建了一支擁有50萬士兵的“法國內地軍”,在國內積極開展抵抗運動。戴高樂很快和這只內地軍取得聯(lián)系,并設法掌握它的領導權。在美英聯(lián)軍的協(xié)同下,戴高樂領導的軍隊節(jié)節(jié)勝利,并于1944年8月26日進入巴黎。

當他來到凱旋門時,巴黎萬人空巷,都聚集在星形廣場和愛麗舍田園大街含淚歡迎他們心目中的英雄——夏爾·戴高樂,法國成功光復。

在整個戰(zhàn)爭期間,戴高樂始終不忘法國作為一個對世界具有重大影響的大國的歷史地位,他力圖保持法國在戰(zhàn)后的威嚴。再加上他那桀驁不馴的性格,所以他和英國首先丘吉爾的關系經常處于緊張狀態(tài),更加看不慣羅斯福處處插手歐洲事務進而逐步掌控歐洲的做法。因此,他遭到了英美的排擠,無權參加像“雅爾塔”這樣重要的國際會晤。他提出的肢解德國的計劃,也未獲美、英、蘇等國的支持。這種種尷尬的局面恰恰說明夏爾·戴高樂那強烈的民族意識,法國是他的法國,是所有法國人的法國,她必須有尊嚴地屹立在歐洲乃至世界上!

目光遠大的總統(tǒng)

1944年9月,夏爾·戴高樂的政府從阿爾及爾遷回巴黎,同時他也被選為臨時政府總理,著手重建滿目瘡痍的法國。一年多之后,戴高樂深感多黨制對法國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三個政黨組成聯(lián)合政府大大阻礙行政的有效性,出于這樣的不滿,他于1946年1月主動辭職下野。

戴高樂下野之后,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政府不斷更迭,時局動蕩不安。1958年5月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爆發(fā)了反對法國殖民統(tǒng)治的起義,法國出動軍隊干涉。剛剛恢復元氣的法國又將面臨著戰(zhàn)火的洗禮,這是法國人民不愿看到的。

同年5月18日,沉默長達12年之久的戴高樂向國人發(fā)表聲明:“12年來,法國面臨種種問題,它們不是政黨體制所能解決的,國家一直處于這種災難狀態(tài)中。上一次,國家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曾賦予我重任,領導全國救亡圖存。今天,當國家再次面臨考驗時,它一定知道我已經做好了接管共和國權力的準備!

同年6月1日,戴高樂就任總理,12月21日又當選為總統(tǒng),新的憲法授予總統(tǒng)更多的權力。為了甩掉戰(zhàn)爭的包袱,讓法國騰出手來把主要精力用在經濟建設上,戴高樂決定允許阿爾及利亞獨立。雖然他的這一決議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對,但是全國70%的民眾都支持戴高樂。之后,戴高樂巧妙地制服了駐阿爾及利亞的法軍將領,避免了法國內戰(zhàn),和平地完成了法屬非洲的非殖民化。這一舉措充分彰顯了戴高樂的智慧,也說明他對別國主權的尊重。

自1958年12月始,戴高樂在總統(tǒng)位置上工作了約11年。雖然在經濟建設上,戴高樂沒能讓法國一帆風順,高歌向前,但是他通過自己獨特的外交手腕,擺脫美國對法國的控制,打擊了歐洲親美派英國的囂張氣焰,加強歐洲各國的交流與合作,為歐洲成長為能夠和美國抗衡的經濟和政治團體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在歐美很多國家不承認中國的獨立地位時,戴高樂率先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他看來亞洲的事務是無法離開中國的。

仁慈多情的父親

1921年4月,戴高樂同巴黎一個餅干制造商的女兒伊馮娜喜結連理;楹,兩人恩愛非常,日子過得很舒心。當他們的第三個孩子即將出世的時候,伊馮娜因被車撞到而受到了驚嚇,在加上過度服用一些鎮(zhèn)定藥品,致使女兒先天智障。戴高樂為這個可憐的孩子取名安娜。安娜享受不到一般孩子所能享受的快樂,這使得戴高樂夫婦在她身上傾注更多的愛。

為了給安娜一個更加適宜的成長環(huán)境,1937年戴高樂在科隆貝買下了一處房產,那里鳥語花香、綠樹成蔭的環(huán)境更有利于安娜的健康。那一年,安娜已經10歲了,有人建議戴高樂把安娜送到一個專門的療養(yǎng)院去,這樣他們夫妻就不用那么辛苦了,戴高樂回答說:“安娜并非自己要求來到人間的,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讓她過得幸福一些,而不是考慮我們勞累與否。”

戴高樂身材高大,表情一向都很嚴肅,讓人望而生畏。但是,他在安娜面前總是保持和顏悅色,給她唱歌,陪她跳舞。為了讓安娜在他們夫婦去世后依然能夠健康地活著,他們夫婦就用寫回憶錄所得到的版稅建立“安娜·戴高樂基金”。

可惜的是,可憐的安娜還不到20歲時就因患肺炎離開了疼愛她的父母。安葬儀式結束后,戴高樂和妻子含著眼淚站在墓前,久久不愿離去,一直到夜幕降臨,他才對妻子說:“走吧,現在她和別人一樣了。”

戴高樂至死都念念不忘自己的女兒,在早就寫好的遺囑中,他要和可憐的安娜葬在一起,這是一位多么慈愛的父親!無愧于世界,無愧于祖國,無愧于妻兒,這是很多人畢生追求的目標。能夠實現其中的一點已經是難能可貴了,而夏爾·戴高樂卻同時實現了這三個目標。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請自覺遵守互聯(lián)網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嚴禁發(fā)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