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節(jié) 買來的狗狗真的比較好?
-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在成長的過程中,幾乎總是有一只狗陪伴著我,但是這么多狗狗之中,只有一只是從犬舍購買來的純種狗,那就是一努,其他要不是所謂的米克斯犬,就是從流浪動物機構收養(yǎng)來的。事隔多年之后回想,當初我會選擇購買而不是領養(yǎng),大概有三個原因:
1.我當時剛在新澤西州的流浪狗機構遭到犬只攻擊,受傷相當嚴重,因此對成年流浪犬產(chǎn)生恐懼感,我開始認為幼犬是一張白紙,希望從幼犬養(yǎng)起,可塑性比較高,可以從小跟我就培養(yǎng)深厚的感情。
2.因為遭到犬只攻擊,我偏好溫和的拉布拉多犬。美國的流浪狗中心跟臺灣情形不同,有半數(shù)以上的狗是斗犬或斗犬混種,被棄養(yǎng)的原因正是因為攻擊性太強。在遭受秋田犬攻擊后,我擔心流浪狗不適合自己,也不適合有小朋友的鄰居。
3.我認為購買來的純種狗比較有保障,比較健康,比較干凈。
雖然這是我個人的考量,但一般會考慮購買而不是領養(yǎng)狗的朋友,原因大概也不外乎這幾個。然而,如果當初有人幫助我用客觀的角度,一一檢視這些表面看起來很有道理的原因,可能我不會作出同樣的決定。
首先,高價買來的幼犬真的是一張白紙嗎?
動物行為學家很清楚的指出,動物的表現(xiàn)基本上是先天基因遺傳加上后天經(jīng)驗學習的綜合呈現(xiàn),所以即使是剛出生的幼犬,也并非如一般人想象猶如一張白紙。每一胎幼犬在剛出生時,就已經(jīng)承襲父母先天的個性,也受到家族健康遺傳的疾病影響,就跟人類一樣,有的好奇外向,有的嚴肅謹慎,有的容易緊張……如果不知道幼犬的父母,基本上除了長相之外,我們對幼犬一無所知。
如果我是希望狗狗健康、喜歡親近人,那么這只狗在進家門之前,是否有充足而適當?shù)纳鐣?jīng)驗,才是左右這只狗一開始表現(xiàn)的關鍵,年齡大小不是重點。
再來,偏好特定犬種有錯嗎?
飼主根據(jù)住家的空間條件跟喜好,自然而然對于犬種的外形、大小、個性會有不同的喜好及需求,如果這是理性的決定,而不是因為想跟某個當紅明星或名人飼養(yǎng)同樣的品種,或是剛好看了一部以某只狗為主角的電影或電視節(jié)目而受到影響,那么這樣的偏好并沒有錯。
但是當我們單方面想找到自己喜歡的狗狗來滿足我們的需求時,別忘了身為飼主的我們,是否能夠滿足想要飼養(yǎng)犬種的需求,也同樣重要。否則將一只巨大的大麥町犬飼養(yǎng)在狹窄的公寓大樓里,每天只能在住宅區(qū)的街道散步兩次,得不到適當?shù)倪\動量,卻責怪這只狗“過動”,一出門就難以控制,這是非常不公平的。
每個犬種都有不同的天性(甚至天職),像牧羊犬、斗犬、獵犬等大多有旺盛的精力,需要主人給予適當?shù)倪\動以及動腦機會,來消耗它們的精力,它們不會因為有得吃、有得睡就滿足,如果沒有適當?shù)墓艿朗惆l(fā)精力,它們會自己尋找發(fā)泄的出口,當這些行為不是主人喜歡的時候,就會一味地責怪狗“不乖”,甚至“暴戾”,而不會檢討作為主人的自己,害得狗一天24小時生活在不適合天性的環(huán)境里。
再說到最后一個考量,我們相信買來的狗會比較“好”,但這是真的嗎?
店家所說的血統(tǒng)書只不過是一張紙,如果母狗被挖掉眼睛,關了一輩子骨質疏松,每次只要幼犬一出生就被帶走,導致母狗終于發(fā)瘋,這樣的母狗生出來的幼犬不見得會比較健康。這些狗狗在售出之前整天被關在籠子里,沒有經(jīng)過充足的社會化,除了外在的皮膚疾病外,可能還有遺傳疾病。寵物跟貨架上的3C商品完全不同,一開始購買的價錢并不能反映品質的好壞。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