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節(jié) 試讀三
-
◎從某種意義上說,相爭、力爭、爭奪、爭吵一般是弱者的買賣。你已經(jīng)自己確認自身是弱者了,那么我沒有使你不爭,使你無為無不為,使你與世無爭而莫能與你爭的辦法。老子的無為而治是一種高智商,是一種理想境界即化境,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達到做得到的。
◎由于生活在不同的條件下,青年人的性格啊,遭遇啊是不相同,但還是有共同的東西。
◎人生與人生不同,但又有其共同性。國家與國家、地域與地域不同,但也有共同的規(guī)律。個人與個人也不一樣,有的人因寸土必爭而有所成就,有的人因少爭不爭而水到渠成。有的人因專而有成,有的人因博而杰出。有的人因慎言而崇高,有的人因放言而偉大。太多樣了。
◎我也不是什么都不爭,因為你什么都不爭,別人就可以老欺負你,欺負到一定程度,你要看準機會,啪地一抓就抓住了,對他回擊,但是只發(fā)三分力;負粢院竽憔透蓜e的事去,不要跟他糾纏。
◎不能靠假話套話交朋友,要待之以誠,言之以真,要禮尚往來,要平等互利,要互相尊重。沒有這些,你無法在本單位、在國內(nèi)交上朋友,也無法在境外找到朋友,取得信用。
◎能幫助人是令人高興的。幫助而未成,則會收獲抱怨與惱火。而求人幫助,并非易事。在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的過程中也能體會到世態(tài)變遷,冷暖炎涼,一切尚屬正常。
◎有時候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有時候是風欲靜而樹不答應。可能樹在風中舞若天仙,也有魅力、有癮頭、有成就感。
◎個人被歷史所裹挾,個人的弱點惡性地發(fā)作起來,這是人類的悲劇呀。
◎罪惡止于陽光。
◎富貴榮華于一時,展覽嘆息于永遠,命運有時比古跡更動人。固一世之雄也,固不可一世也,而今安在哉?
◎世間諸事,有的是那樣痛切、緊迫、嚴重,而換一個視角,又似乎不是不可以寬松一下的。
◎世界并不完全在國門之外,我深刻體會的不過是,走出國門,有利于認識世界。而世界也正在向中國走來,好的與壞的,強權的與友善的,有益有用與有害的或一時無法用終于還是有用的。
◎對于先人、逝者,保持一點兒敬意,不是不必要的。
◎沒有什么人故意說假話,但是每個人說的都不同,讓你無法下結論,而被冤屈的人也完全無從為自己分辯。就是說世間沒有弄得清的是非吧。
◎人們習慣于先看結論,先看答數(shù),先看收尾。如果結論、答數(shù)、收尾與自己期待的不同,寧可放棄對于過程、對于數(shù)據(jù)、對于事實的考察與研討。我們習慣的是,我們有時的思維方式是,只要結論可心,過程錯了也不要緊。只要答數(shù)對,運算一塌糊涂也不在意。只要結尾光明,其他都好辦。
◎恰恰是在發(fā)現(xiàn)了周圍事物的陌生以后,我歡呼的是世界與人生的豐富與快樂;一切都有意義,一切都不會白白糟蹋。永遠要觀察與諦聽,品味與汲取,銘記與回味,編織與延伸,贊美并且嘆息。
◎敵視野蠻與愚昧本身,也可能成為一種更可惡尤其是更兇惡的野蠻和另一種類型的愚昧。對野蠻必須耐心,對愚昧必須有所同情至少是理解,必須抱幫助的態(tài)度。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