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節(jié) 第二章
-
【回響】
隱匿的性欲望襲擊她的身體,使她為前戲般的摩擦而戰(zhàn)栗,為直接又強烈的腰肢發(fā)癢而翻滾。為了不戴胸罩,女孩在青春年華形同幽閉,日益變得社交回避。
“那種感覺”常來找她,令她渾身發(fā)緊,總動胸罩,睡覺不停翻身,內(nèi)心不得安寧;“那種感覺”攪動青春的激情,又被壓抑為無盡的焦慮,即便“緊握著拳頭,死命地咬牙”,也是徒勞的抗?fàn)帲弧澳欠N感覺”勢不可擋,對它的一切阻攔,都造成它更加強大的勢能!澳欠N感覺”,就是性本能。
動胸罩與失眠,都是女主角的性本能受到壓抑,在尋求釋放的無意識努力。對于生物體的人來說,性本能如同饑餓,它天然存在,必須被滿足。只有滿足方式高尚與否的道德評判,沒有本能需要應(yīng)否具備的多余討論。
人體對食物的需要是“剛需”,餓了就要進食,任何忽視、轉(zhuǎn)移、壓抑這種需要的做法,都不能使其消亡,反而增長人的饑餓感。而人體對于性的需要,滿足起來,則略有彈性。
性需要的滿足,有三種渠道——向上升華(藝術(shù)創(chuàng)造、宗教修行),直接宣泄(性行為)和向下壓抑。那些被壓抑的性能量,進入心靈潛意識,影響一個人身體行為、情緒感受等諸多方面。壓抑過于嚴重,便衍生出各種身心疾病;旧希谌说膬(nèi)在感受居于核心地位的性本能能量,是通過消除緊張狀態(tài),宣泄釋放,來達到快樂目的的。心理疾病的產(chǎn)生,多半源于性本能被過度壓抑的結(jié)果。
弗洛伊德認為性本能的滿足與壓抑,帶來我們生而為人的沖突。心理治療的核心,是解決沖突。
在以基督教為背景的西方傳統(tǒng)中,起初有一個人名叫“亞當(dāng)”,后來有了第二個人“夏娃”,夏娃引發(fā)了亞當(dāng)?shù)男杂灰暈椤罢T惑”。亞當(dāng)有了性欲,從此變成不聽話的兒子。亞當(dāng)?shù)臎_突,是兒子的本能性欲與父親權(quán)威的沖突。
弗洛伊德對人類心理的認識中,“兒子”被喻為“本我”,象征了人類的生物本性,“上帝”是“超我”,象征了父性權(quán)威及社會教化。亞當(dāng)?shù)臎_突,是人類生物本性與社會教化的沖突,是人的心理世界中,本我與超我的沖突。
我們把“亞當(dāng)”換為女主角,就理解了她的沖突。她被壓抑的性本能尋求釋放,矛頭直指身體的敏感部位。胸罩與乳頭的摩擦“像性愛的前戲”,睡覺躺在床上“腰肢莫名地癢”,都是身體向自我傳遞本能需要的信號。女主角接收到“誘惑”的信號,但是,“必須要把那種感覺壓下去!”她試圖使用理性的力量,將本能強行壓抑,結(jié)果,必然導(dǎo)致沖突的產(chǎn)生。
壓抑層層疊加,鬧得身心緊張。她頻繁地動胸罩,徹夜地失眠,都是潛意識里被壓抑的性本能,在尋找釋放的出路。從這個角度看,女主角轉(zhuǎn)換工作,在家做自由撰稿人,不僅成功回避了她在公眾場合動胸罩的尷尬,更加為她壓抑的性能量找到一條升華的途徑——寫作。通過文字創(chuàng)作宣泄釋放,緩解身心不適。
而男朋友的出現(xiàn),徹底改變了她失眠的痛苦。有男友睡在身旁,她說:“我感覺舒服,人變得淡定,睡眠也好了!钡谝淮斡辛诵陨,被壓抑的性能量獲得釋放。令女主角痛苦之極的失眠,經(jīng)歷性愛的洗禮,被基本消除,由8分回落到1分,甚至0分。人類的身體,就是這么直接坦率。
身體比大腦更加懂得我們自身。人類對于身體需要,能夠采取的最好良方,就是順應(yīng)。而所謂的智慧,無非是誠實傾聽身體的需要,然后通過理性,去尋找實現(xiàn)的攻略而已。
然而,關(guān)于她的男友,女主角經(jīng)常說出一句口頭禪——“還好吧”。“還好吧”的背后,是“還有不好”的委婉表達。雖然消除了失眠的痛苦,但總動胸罩的問題依然如故,因為,她感覺到了什么,讓她的身心不能全然放松。有了男友和性愛,就有了對男友的依賴,以及由依賴而產(chǎn)生的新的恐懼——她害怕失去男友,回到以前一個人的狀態(tài)。恐懼令她的身體緊張。釋放緊張的習(xí)慣性動作,正是下意識地動胸罩。所以,和男友在一起,不能有效降低她動胸罩的頻率。
故事中,女主角動胸罩的焦慮,有過降至2分以下的時刻,那是在內(nèi)觀后。“之后幾天,我都不動胸罩”,她說。問題似乎通過內(nèi)觀,獲得了圓滿的解決。然而,解決不久問題便又卷土重來。我們無法不由此產(chǎn)生一個疑問:既然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她為何不繼續(xù)內(nèi)觀,而會回到老問題中來?
內(nèi)觀使她學(xué)會了不壓抑的態(tài)度,使“那種感覺”順服于她平靜的呼吸。然而,潛意識起起落落,縱橫交錯。內(nèi)觀中的全然接納和坦然承受,也使那些被封存在她內(nèi)心深處的隱秘糾結(jié)登堂入室,進入了她意識的世界。
人類的心靈,會將意識世界的內(nèi)容,壓抑進潛意識。同時也有一種阻力,將潛意識里要進入意識的內(nèi)容,阻攔在意識世界之外。這種攔阻的心靈防御機制,確保了一個人表面生活的平衡,和某種身心妥協(xié)的狀態(tài),維持“還好吧”的狀態(tài)。因為這種阻力,女主角無意識地忽略了內(nèi)觀的成效,不再使用這種方法,去解除她動胸罩的焦慮。
她實際上意識到了封存在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糾結(jié)是什么。“我覺得動胸罩跟我的家庭有關(guān),”她說,“直到今天,我都不能跟父親聊天,處理不了與他交流的障礙!苯箲]的源頭在女兒與父親的關(guān)系當(dāng)中!皬男,父親什么都要管我,在他面前,我要扮得很乖。”她在床上玩耍,父親一進門,就要停止游戲,趕緊裝睡。否則一聲“你在干嘛”和啰啰嗦嗦的一堆話,讓她玩耍的快樂蕩然無存。女兒一旦快樂,緊跟其后的,就是父親吞沒的目光和粗暴的打斷。父女間典型的這種互動方式“女兒快樂+父親打斷”,令她學(xué)會了隱藏自我,壓抑快樂。
循環(huán)往復(fù)的互動模型,導(dǎo)致女主角不能跟父親聊天的障礙,也成為她壓抑身心的關(guān)鍵。當(dāng)快樂萌芽,她必須盡快壓抑,偽裝平淡。自幼形成的條件反射,讓她嚴重失去快樂的能力。而性本能的目的,直指快樂,就是要快樂。始終困于父女關(guān)系的僵局,她動胸罩的焦慮,自然難于獲得真正的解決。
最后要提的是“誰強迫女人戴上胸罩”的話題。戴胸罩或許可以幫助女性提升胸部,增強審美功能,但卻并無實際健康價值,甚至帶來更多乳癌的危害。它是主流文化、男性審美強加于女性的單方規(guī)則。在過去的幾千年中,女性的腳被緊裹。近百年來,胸部又被捆綁。一個現(xiàn)代女性,除了用鋼圈海綿緊箍乳房,順從地戴上胸罩,與外界保持接觸外,就只有不出家門,與世隔離,逃脫戴胸罩的社會要求嗎?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