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節(jié) 什么是大氣污染?
-
“大氣污染”對人們來說是一個耳熟能詳?shù)拿~。在霧霾嚴重的天氣中,我們會分外關注大氣污染的相關指數(shù)。那么,大氣污染到底是什么?為什么大氣會受到污染呢?
正常的大氣,也就是沒有被污染的大氣,包含著78%氮氣,21%人體所必需的氧氣,以及0.03%的包含二氧化碳在內的其他氣體。
可是,伴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增多,尤其是工業(yè)生產活動和汽車等排放量的增加,加上諸如山火、森林火等大自然天災,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塵等物質便融入到大氣中,從而造成大氣污染。
我們每時每刻都需要呼吸,大氣作為地球的防護罩,它的質量高低、污染程度是和我們人類的健康息息相關的。空氣質量下降導致整個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們的居住條件變差,人們的健康狀況也隨之受到影響。所以說,大氣污染我們不能置身事外。
小貼士
影響空氣質量下降的范圍與程度的因素有很多,如污染物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污染源的強度、高度、溫度、速度;多種氣候因素的影響;還有地表狀態(tài),包括起伏、粗糙的程度、溫度等。
總而言之,空氣中有污染的物質越多,空氣質量下降得越嚴重,所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污染物在空氣中所占的比例,同污染物排出的總量、高度、氣候因素、地表狀態(tài)密切相關。污染物隨空氣的移動在大氣中被散開、漂浮。風力越大,大氣的流動越迅速,大氣越不穩(wěn)定,污染物的范圍擴散得就會越廣闊;另一面,污染物的范圍就會縮小。后一種條件下,尤其是有逆溫層出現(xiàn)時,污染物所占比例可以積攢到很高,導致空氣質量的嚴重降低,出現(xiàn)嚴重的污染事件。適量的雨雪可以清潔空氣,同時污染物也可以隨雨雪下落,再轉變成實質性的污染。
尤其是在地面狀態(tài)復雜的區(qū)域,可以出現(xiàn)局部的熱力環(huán)流,例如沿海地區(qū)的海陸風、山區(qū)的山谷風、中心城市的熱島效應等,都可以對空氣質量產生影響。比如,燃燒所釋放出的氣體漂浮時,遇到丘陵和低矮的山地,如果是迎風面則會出現(xiàn)下沉,導致周圍地區(qū)的污染。越過丘陵,如果是背風面則會出現(xiàn)渦流,污染物質積聚,也可以造成嚴重污染。在山里、谷地、盆地,釋放的氣體不容易擴散,處于回旋中。尤其是在背風坡,螺旋運動的氣體、污染物聚集一起,濃度更會增高。晚上,谷底平靜,較冷的空氣下沉,較暖的空氣上升,則出現(xiàn)逆溫現(xiàn)象,逆溫層覆蓋谷地,氣體彌漫,久久不散,形成重度污染。而在臨海與臨湖的城市,海風和湖風白天吹動煙氣,在地面上可以出現(xiàn)“污染帶”。
可見,大氣污染,受人為因素、地域因素等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人多的城市、工業(yè)密集的區(qū)域,空氣質量下降可在很短時間內聚集污染物,導致人、動物、植物遭到傷害。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很多國家政府制定政策,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或者增高煙囪使污染物遠離地面。不過,高煙囪排放可以降低污染物在地面的濃度,但是會使污染物布散到更廣闊的范圍,導致遠離污染源地方的空氣質量也會出現(xiàn)明顯下降。
所以說,高煙囪排放絕非萬全之策。要徹底降低大氣污染,最根本的是減少對大氣污染嚴重的一次性燃料的使用,樹立起節(jié)能減排的意識,加強潔凈能源的研發(fā)和推廣使用。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