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節(jié) 第十七章
-
七
。
當(dāng)一個人一旦覺悟,當(dāng)一個人一旦走入慈悲,他就不得不去影響這個世界!寶玉已經(jīng)覺悟,靈性的神秘大門已經(jīng)敞開,他已經(jīng)了知了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他已經(jīng)安住在心靈的圓滿寧靜與極樂之中,他已經(jīng)成就了與宇宙能量相通的“真我”,那么他會隨順自己充沛的生命激情為這個世界創(chuàng)造些什么?
極樂世界的凈土將會在他的身邊生成!這就是最偉大的創(chuàng)造,最極限的創(chuàng)造!
病態(tài)的人創(chuàng)造病態(tài)的社會,病態(tài)的社會創(chuàng)造病態(tài)的人,這是人類社會的一個巨大悲劇,這悲劇由人類的雙手自己締造!一切團(tuán)體的利益都會凌駕于個體的自由之上,個體生命在團(tuán)體的壓抑中扭曲變形并延伸,終會凝結(jié)成一個變態(tài)的群體,群體的力量越強(qiáng)大個體將會變得越脆弱,這是一個關(guān)于人類幸福與自由最難解的悖論!所有的開悟都只屬于個體,決不屬于集體。人類的群體總是會呈現(xiàn)出盲目的混沌與秩序,善與惡交替往返,象是白天與黑暗,蕓蕓眾生在其中來了又去,在看似繁華與進(jìn)步的外相中人類心靈的內(nèi)核卻始終不會改變。
覺者超越了一切欲望的束縛以及意志的扭曲,返歸心靈的本真永住圓滿的光明之境。他們從不借力于強(qiáng)權(quán)與暴力,他們只用純真作為引領(lǐng),但被奴性扭曲了的魂魄卻無法看到自由的光芒。英雄在世俗里爭奪、摧毀、建立,一切都圍繞自我,一切的行為都被欲望與意志捆綁,英雄綁架盲目的愚者成為俘虜,完成自我的欲望以及功業(yè)。英雄的功業(yè)絢爛輝煌,用死者的遺骨在世間留下見證,成為被欲望與意志所主宰的迷者效仿的榜樣。迷悟的眾生沉浮于其間,被愚昧遮障了的雙眼只能看到一日的三餐,對于既清明又混沌的整體,他們永遠(yuǎn)也無力透徹,成為英雄們奴役的俘虜是他們注定了的宿命!
人類社會的和諧與圓滿來自于每一個個體生命的自由與舒展,來自于每一個個體生命的智慧與透徹,可是這樣絕對完美的社會永遠(yuǎn)也不會到來,因?yàn)槿祟惒豢赡芗w開悟,但是人類社會卻完全具備趨向完美的可能。眾生如同無善無惡無清無濁的滔滔江水,將他們引入大海享用圓滿,還是引入沙漠領(lǐng)略死亡和枯竭,這都源自于引領(lǐng)者的善惡、有欲或是無欲、有為或是無為。圣人用純真與大善做為引領(lǐng),他們的雙手只是用來給予;英雄卻手持恐怖的利劍,他們是欲望與意志的化身,他們只需要臣服。對于蕓蕓眾生來說從善或是行惡,完全要看這個時代是被圣人還是英雄掌控!
只有圣人獲得了完全的自由,只有圣人懂得怎樣給予他人自由。但英雄的時代總是多于圣人的時代,人們的心靈總是遭到強(qiáng)權(quán)與意志的扭曲,生命的純真在走過童年之后便永久的喪失了。深刻的快樂被淺薄的欲望代替,生命的寶藏遭到最冷酷的蔑視與踐踏,人類在暴力與恐懼中扭曲,在煩惱的海洋里掙扎,純真與寧靜變得遙不可及。這就是英雄的時代,危機(jī)四伏的時代,人人都沒有快樂和自由的時代。英雄永遠(yuǎn)都是人類的一個噩夢,他是凡人體內(nèi)丑陋欲望的爆發(fā),在貪婪中萌芽,在意志中成長,在惡緣中成熟,在強(qiáng)權(quán)中毀滅!他是對人類自由與快樂最大的摧殘,是對寶貴生命最殘酷的踐踏,他是最丑陋的變異毒瘤,因?yàn)樗麑⒆晕业挠桉{于一切之上!
圣人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無為而無所不為”[[62]老子《道德經(jīng)》][62],這樣簡單的質(zhì)樸,英雄永遠(yuǎn)也無法達(dá)到!
寶玉是一個在平凡中成就了偉大人格的人,他決不是英雄,但他卻擁有比英雄更深遠(yuǎn)而明亮的光輝!如果我們不經(jīng)過深深的思索,真以為寶玉是“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真以為寶玉僅是一個“絳花洞主”、“混世魔王”,真以為寶玉只會在丫頭群里私鬧,完全不懂得人類的歷史滄桑,那么我們就真真的錯失寶玉了!“至貴者是‘寶’,至堅(jiān)者是‘玉’”[[63]《紅樓夢》第二十二回,第308頁。][63],如寶似玉的多情公子卻偏以一個平凡人的形象示現(xiàn),愿我們不要在這平凡中錯失,愿我們能從平凡素樸的真知中解讀出偉大人格的至貴與至堅(jiān)。
超凡入圣的覺者走在真實(shí)的大道之上,這大道與平凡質(zhì)樸相通,不與令人驚奇的小徑相連。在真實(shí)的大道里,平凡蘊(yùn)涵了謙卑與“無我”,“無我”能和宇宙的無窮能量相通,“無我”具有最恒久的無法消逝的力量,“無我”中具有最永恒的光芒與魅力!這魅力會因時間的流逝而不斷釋放無窮的能量,這能量會超越一切創(chuàng)造驚奇的英雄而光芒四射、影響深遠(yuǎn)!
讓我們來看這個平凡人寶玉的行為,去從他那不同凡俗的行為中領(lǐng)略他對家、國以及人類社會的深入思考。讓我們來看寶玉是如何詮釋自我的自由以及他人的自由,讓我們來品味在“怡紅院”里自由舒展的平等與民主。
就讓我們先從第十九回中的一段看起吧:
卻說寶玉自出了門,他房中這些丫鬟們都越發(fā)恣意的頑笑,也有趕圍棋的,也有擲骰抹牌的,磕了一地瓜子皮。偏奶母李嬤嬤拄拐進(jìn)來請安,瞧瞧寶玉,見寶玉不在家,丫鬟們只顧玩鬧,十分看不過。因嘆道:“只從我出去了,不大進(jìn)來,你們越發(fā)沒了樣兒了,別的媽媽們越不敢說你們了。那寶玉是個丈八的燈臺——照見人家,照不見自家的。只知嫌人家臟,這是他的屋子,由著你們糟蹋,越不成體統(tǒng)了。”這些丫頭們明知寶玉不講究這些,二則李嬤嬤已是告老解事出去的了,如今管不著他們。因此只顧頑,并不理他。[[64]《紅樓夢》第十九回,第266頁。][64]
寶玉的丫鬟們在寶玉的屋內(nèi)肆意玩笑,趕圍棋、擲骰抹牌、瓜子皮竟也磕了一地,以至于寶玉的奶母十分的看不過。丫鬟們這樣任意肆鬧的情形已經(jīng)連奴才都看不過了,那么任何主子都不會允許這樣的情形發(fā)生?墒菍氂衿芸吹眠^,偏以此為自然,難怪庚辰本在此段中批道:“所以為今古未有之一寶玉”[[65]《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校本第十九回。][65]。寶玉為今古未有之第一,乃是因?yàn)樗麑⑷祟愃圃斓囊磺凶鸨暗燃壎笺郎缭谌诵缘钠降戎,在寶玉屋里我們看到的是青春爛漫的少女,而不是唯唯諾諾、謹(jǐn)慎拘束的奴隸!誰會在一個尊貴的位置上卻不以尊貴自視,誰會身處等級社會的高端卻心懷謙卑,誰會消除一切人類社會的扭曲與障蔽而返歸人性的平等與本真?富貴公子寶玉在輕松自然中輕易做到了,這無為中保全了人性的至真與至美,保全了自我以及他人的自由,保全了每一個人舒展自然的本性,難道我們還不能從寶玉這無為中獲得深深的啟迪嗎?
丫頭們能自由舒展,能在寶玉的屋里任青春與快樂肆意的蕩漾,她們能自由自在的玩笑,完全忘卻奴仆的身份,是因?yàn)閷氂衽c她們“從不講究這些”。“這些”是什么?“這些”是被物所累,“這些”是尊卑貴賤,“這些”是等級高低,而“這些”已在寶玉的輕松與自如中被輕易超越了!一切人類狹隘的造作都被穿透了,留下的只是生命的本真,流露的只是每個人珍貴的本性,純真無瑕的快樂必定洋溢在這里,這里就是天堂!
只有在平等中,每個人才可以享用最自由與完滿的快樂!寶玉在他的怡紅院里實(shí)施著最大限度的平等,寶玉身邊每一個女子無瑕的本性都得到了完美的舒展,寶玉也徜徉其間盡情享用少女們絕美的青春情懷,享用完美的人性溫存。寶玉心靈深處那完滿而豐富的快慰,沒有一個身處等級貴賤之中的王孫公子能夠體驗(yàn)與享用!寶玉是古今未有之第一,寶玉已獲得了生命的真實(shí),他在純?nèi)坏钠降壤锵碛弥c他人相處的絕美境界,享用著生命的全然自由與寶藏!
讓我們再來看第六十四回中的一段,你定會被生命深處那真切的快樂感動,你定會被嬌俏少女的頑皮打動,這快樂是如此的簡單,但它卻能震魂攝魄讓你在不知覺中蕩漾出心底純美的微笑。就讓我們來享受這樣一段鮮活靈動卻又自然樸素的文字:
一日,供畢早飯,因此時天氣尚長,賈珍等連日勞倦,不免在靈旁假寐。寶玉見無客至,遂欲回家看視黛玉,因先回至怡紅院中。進(jìn)入門來,只見院中寂靜無人,有幾個老婆子與小丫頭們在回廊下取便乘涼,也有睡臥的,也有坐著打盹的。寶玉也不去驚動。只有四兒看見,連忙上前來打簾子。將掀起時,只見芳官自內(nèi)帶笑跑出,幾乎與寶玉撞個滿懷。一見寶玉,方含笑站住,說道:“你怎么來了?你快與我攔住晴雯,他要打我呢。”一語未了,只聽得屋內(nèi)嘻溜嘩喇的亂響,不知是何物撒了一地。隨后晴雯趕來罵道:“我看你這小蹄子往那里去,輸了不叫打。寶玉不在家,我看你有誰來救你。”寶玉連忙帶笑攔住,說道:“你妹子小,不知怎么得罪了你,看我的分上,饒他罷。”晴雯也不想寶玉此時回來,乍一見,不覺好笑,遂笑說道:“芳官竟是個狐貍精變的,竟是會拘神遣將的符咒也沒有這樣快。”又笑道:“就是你真請了神來,我也不怕。”遂奪手仍要捉拿芳官。芳官早已藏在寶玉身后。寶玉遂一手拉了晴雯,一手?jǐn)y了芳官,進(jìn)入屋內(nèi)。看時,只見西邊炕上麝月、秋紋、碧痕、紫綃等正在那里抓子兒贏瓜子兒呢。卻是芳官輸與晴雯,芳官不肯叫打,跑了出去。晴雯因趕芳官,將懷內(nèi)的子兒撒了一地。寶玉歡喜道:“如此長天,我不在家,正恐你們寂寞,吃了飯睡覺睡出病來,大家尋件事頑笑消遣甚好。”[[66]《紅樓夢》第六十四回,第907-909頁。][66]
在這里我們可曾看到了主子與奴仆?我們看到的是爛漫少女的純真嬌憨,看到的是多情公子深切的關(guān)懷與憐愛!快樂是生命的全部價值與意義,從整個身心流溢而出的純美快樂是寶玉最為心愛的珍寶,看到身邊每一個女子都自由快樂,他就會欣喜無比,因?yàn)樗吹搅苏滟F的人身得到了全然的享用,快樂和幸福在此刻被自由的掌控!
如果國只是家的擴(kuò)展,那么怡紅院就是一個完美的國,寶玉就是這個國里無為而治的國君。全部的治理都將本著自由與快樂的原則,因?yàn)槲┯羞@樣才能實(shí)現(xiàn)和諧與健康的目標(biāo),因?yàn)槲┯羞@樣每一個人天性的寶藏與創(chuàng)造力才能得到最大的發(fā)揮。不如在此處讓我們來讀一段斯賓諾莎的話語:“國家的終極目標(biāo)并不在于統(tǒng)治人,用恐怖來束縛他們,迫使他們屈服于別人的意志。它的目標(biāo)倒是這樣的行事:使它的公民能安全的發(fā)展靈魂和肉體,并自由的運(yùn)用自己的理性。因?yàn)閲业恼嬲繕?biāo)乃是自由。”這樣的目標(biāo)是人類的理想,這樣的目標(biāo)在強(qiáng)權(quán)與暴力下永遠(yuǎn)也不會實(shí)現(xiàn),這樣的理想只有在對一切生命具有最大的尊重與愛憐的大慈悲里才能夠?qū)崿F(xiàn)。寶玉在他的怡紅院里實(shí)現(xiàn)了,在自然的平等中實(shí)現(xiàn)了,在無為的謙卑中實(shí)現(xiàn)了,在悲憫的大愛里實(shí)現(xiàn)了!
治大國確如烹小鮮般簡易而方便,其滋味確實(shí)無比淳厚而鮮美!只有覺者能懂得無為而治的高妙!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每一個成就者永遠(yuǎn)遵循的成長軌跡,讓我們來讀《大學(xué)》里的真知,從中去領(lǐng)悟生命成就的奧理,從中去體味完美循環(huán)的和諧。“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67]《大學(xué)》][67]泱泱大國、和平天下只發(fā)軔于正心誠意,這正心誠意是自我修身的起始,是明明德于天下的歸宿,是自我成長的根基,是萬物發(fā)展與壯大的核心,更是人類社會健康成長的不變法則!至此,我們也許才能讀懂寶玉為何要說除“明明德”之外無書的根源;至此,我們也許才能讀懂寶玉那無為中平等與自由的深刻內(nèi)涵!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