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免费看_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_国产视频精品视频_1024cl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2019

用戶名:
密碼:
當前位置:圖書頻道 > 綜合其他 > 幽微靈秀地:試評紅樓 > 第 5 章 肆行無礙憑來去-試論富貴閑人賈寶玉
第8節(jié) 第八章

  三

  

 。

  

  如果我們不去渴求永恒不變的絕對真理,生命必將在紛繁的幻象中迷失。無論是釋迦牟尼還是老子、莊子,以及那個探索著的孔子,眾多的覺者將手指指向了一個永恒的去處,這個去處是絕對的真理,生命的自由與極樂之境!他們用自我獨特的語言描述著這樣的一個至境,作為不滅的引領,他們在不同的語言之下揭示的是同一片無暇的澄明!

  

  覺悟永遠都會是個體的,它永遠都不會是集體的。覺悟永遠都是生命內部發(fā)生的最根本而徹底的轉變,它需要外在的機緣,但它從來不來自于外在。覺者用文字傳承心靈,有緣者通過這樣的文字打開自我進入宇宙,無緣者在文字里陷落迷失。

  

  讓我們用純凈的心靈作為指引,把文字當作一種方便,亦把寶玉那些或矛盾或怪誕的行為當作一種心靈的投射,讓我們穿破這層層迷霧與繁復,直取萬物的本質,直去寶玉靈魂的至真之處!寶玉是豐富的、矛盾的、深厚的、寬廣的,這一切都交織在一起渾然一塊,讓我們無從抓取,因此人們才有了無盡的困惑,才有了無數種對寶玉的解讀,在這樣的解讀中誰又能直取寶玉的魂魄呢?

  

  寶玉在其母親的眼里是“孽根禍胎”“混世魔王”[[19]《紅樓夢》第三回,第46-47頁。][19],在其父親眼里是“不肖的孽障”[[20]《紅樓夢》第三十三回,第457頁。][20],在祖母眼里是“想必原是個丫頭錯投了胎不成”[[21]《紅樓夢》第七十八回,第1116頁。][21]。在丫頭們眼里寶玉有著“愛紅的毛病”[[22]《紅樓夢》第十九回,第272頁。][22],在奴才們的眼里寶玉是“外清而內濁”“只愛在丫頭群里鬧”“也沒剛柔”[[23]《紅樓夢》第六十六回,第938頁。][23],在婆子們眼里寶玉是“外象好里頭糊涂,中看不中吃的,果然有些呆氣”[[24]《紅樓夢》第三十五回,第482頁。][24]。不僅在尤氏眼里,在更多人的眼里寶玉都是“假長了一個胎子,究竟是個又傻又呆的”[[25]《紅樓夢》第七十一回,第1014頁。][25]。寶玉在黛玉眼里是“我命里的‘天魔星’”[[26]《紅樓夢》第十九回,第273頁。][26],在寶釵眼里是“富貴閑人”[[27]《紅樓夢》第三十七回,第502頁。][27],在眾姊妹的眼里是“絳洞花主”[[28]《紅樓夢》第三十七回,第501頁。][28],寶玉更又自謂是“怡紅公子”[[29]《紅樓夢》第三十八回,第523頁。][29]。在北靜王水溶眼里,寶玉“名不虛傳,果然如‘寶’似‘玉’”[[30]《紅樓夢》第十五回,第199頁。][30]。在警幻仙子的眼里,寶玉“天分高明,性情聰慧”[[31]《紅樓夢》第五回,第81頁。][31],更甚者,警幻仙子竟言“吾所愛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32]《紅樓夢》第五回,第90頁。][32]

  

  寶玉到底是何許人也?以上這些對寶玉矛盾而多面的評判,還并不是寶玉的全部,它們只是寶玉豐富人性中的點滴,也是眾多人對寶玉認識的點滴。我們該如何從這多面而矛盾的繁復里找出一根頭緒,如何從一個點進入本質,然后再去解讀這繁復的外象呢?不如讓我們從寶玉的“極惡讀書”說起,因為這一點是一切人的公認,就讓我們從此處進入,去解讀那繁復外象里所包含的本質吧。

  

  寶玉能詩能賦、能寫能畫,雜學旁收,無論是佛道的高妙還是小說戲曲的精微,他都盡收眼底,融貫于胸。若再論醫(yī)道養(yǎng)生、古玩鑒賞則更無須多提,他在繁華富貴的家族里濡染浸潤,自然為之,其品位的高雅以及豐厚的積累,也決非他人可以企及?寶玉博古通今,浩瀚的歷史和眾多的風流人物是他思索的契機。決不流俗、獨尊性靈是他今世生命的通透。眷戀生命、憐惜青春,使他對沒有自由的純潔如花的女兒們有更多的悲憫,這悲憫融入生活的點滴。最貼切的關懷都因著他難舍的眷戀,他解讀女子們幽微的情靈,他留戀于女子們脂香粉艷的學問。這樣一個通博的人物,我們怎能去想象他不曾游歷過知識的海洋?但偏偏這樣一個將心靈敞開去吸納知識的寶玉,世人卻說他“不喜讀書”,這究竟是該從何說起?不如讓我們從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語》看起,來看襲人勸寶玉要改的三件事中的一件:

  

  襲人道:“第二件,你真喜讀書也罷,假喜也罷,只是在老爺跟前或在別人跟前,你別只管批駁誚謗,只作出個喜讀書的樣子來,也教老爺少生些氣,在人前也好說嘴。他心里想著,我家代代念書,只從有了你,不承望你不喜讀書,已經他心里又氣又惱了。而且背前背后亂說那些混話,凡讀書上進的人,你就起個名字叫作‘祿蠹’;又說只除‘明明德’外無書,都是前人自己不能解圣人之書,便另出己意,混編纂出來的。這些話,你怎么怨得老爺不氣?不時時打你。叫別人怎么想你?”[[33]《紅樓夢》第十九回,第271-272頁。][33]

  

  從襲人所勸的言語中我們得知,寶玉不但不喜讀書,而且時常對讀書人批駁誚謗,凡那些讀書上進的人他便叫作“祿蠹”。“祿蠹”是怎樣的人呢?“祿蠹”是假借讀書之名而求取功名的名利之人,他們借讀書之名以成其私,這些人完全不懂得圣人所指向的真理,他們是與道背離的凡夫。“祿蠹”們讀書不是為了解惑以達至理,因為他們從未真正思索過人生以及自我,他們模仿別人的樣子活著,但又想出類拔萃,他們讀書是為了“上進”,這“上進”并非是追求圓滿的不斷精進,這“上進”只是為了獲取外在的名利。同是讀書,有些人是為了追求永恒的真理,有些人只是為了沽名釣譽;同是讀書人,他們之間卻有著天壤般的差別!對于那些不能解圣人之意的人,寶玉怎能不批駁誚謗呢?對于那些不能解圣人之意,但又另出己意、混編亂纂,以文字誤人的人,又怎能不令人深惡痛絕呢?

  

  寶玉不喜讀書是不喜借讀書之名而獲取功名,寶玉不喜讀的書是那些為獲取功名而編撰的乏味之書。寶玉讀書是為了自我的快樂,是為了追求真理以及尋找生命終極價值的獨自摸索,寶玉讀書是通過文字與那些覺者們用心靈快慰地交談。聽取圣人的教誨與圣人交流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因為在這樣的文字里隱藏著永恒不變的真理,但這件神圣的事情卻被那些“祿蠹”們荼毒了,他們假借了圣人的名號卻偏偏要走向“道”的反面,不但令自己的靈魂墮落、天真盡失,同時更造作出無窮的禍事與罪惡荼毒他人的生命!

  

  如果我們從此處看到了寶玉“極惡讀書”的根本內核與立場,我們就不得不對寶玉投去深深的敬意!誰會為恪守真理而選擇不幸的遭際作為代價?誰會直去圣人所言的至真之處不被邪謬的歪理困惑?誰會持守住靈魂本真的澄明而決不與污濁世界同流?越是透徹了生命里的至理便越是能看到污濁俗世不幸的迷途,越是理解了圣人之言就越是不能容忍那些引人入偏頗邪謬的文字,寶玉從“不喜讀書”終將發(fā)展為焚書!寶玉是一個非凡之人,寶玉注定被庸人所不解。

  

  這樣的一次更深刻而堅定的叛逆來自于賈政對寶玉的棍棒教育之后,我們來看第三十六回中的一段:

  

  話說賈母自王夫人處回來,見寶玉一日好似一日,心中自是歡喜。因怕將來賈政又叫他,遂命人將賈政的親隨小廝頭兒喚來,吩咐他“以后倘有會人待客諸樣的事,你老爺要叫寶玉,你不用上來傳話,就回他說我說了:一則打重了,得著實將養(yǎng)幾個月才走得;二則他的星宿不利,祭了星不見外人,過了八月才許出二門。”那小廝頭兒聽了,領命而去。賈母又命李嬤嬤襲人等來,將此話說與寶玉,使他放心。那寶玉本就懶與士大夫諸男人接談,又最厭峨冠禮服賀吊往還等事,今日得了這句話,越發(fā)得了意,不但將親戚朋友一概杜絕了,而且連家庭中晨昏定省亦發(fā)都隨他的便了,日日只在園中游臥,不過每日一清早到賈母王夫人處走走就回來了,卻每每甘心為諸丫鬟充役,竟也得十分閑消日月;蛉鐚氣O輩有時見機導勸,反生起氣來,只說:“好好的一個清凈潔白女兒,也學的釣名沽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這總是前人無故生事,立言豎辭,原為導后世的須眉濁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瓊閨繡閣中亦染此風,真真有負天地鐘靈毓秀之德!”因此禍延古人,除四書外,竟將別的書焚了。眾人見他如此瘋顛,也都不向他說這些正經話了。獨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勸他去立身揚名等語,所以深敬黛玉。[[34]《紅樓夢》第三十六回,第486頁。][34]

  

  在賈政的暴力教育之下,寶玉非但沒有妥協(xié)反而更堅定了,曾經因顧及父親面子而有的勉強應付,在賈母的庇護下也到此為止了。寶玉再也不將寶貴的時間浪費在功名學問之上了,他完全活在天性與自然里,生命里沒有了一絲的扭曲,他暢快的沉浸在生命的和諧里,在大觀園的女兒國里暢游!

  

  可是即使是純潔如水女兒們的王國,也會有壓力朝向寶玉。覺悟的第一步是要與污濁的世界決絕,第二步才是慈悲大力的回歸,這將是一個圓融無礙的境界。即使都是覺悟之人,他們也會在不同的層次里獨自探索,他們也會用自己獨特的風格向世界示現。我們不能否認金錢與權利的力量,但用這樣的力量廣行善舉還是造作惡業(yè)卻全憑你的駕御!選擇駕御這種力量還是選擇駕御更深刻而微妙的力量,也要全憑自由的覺者的喜好!寶釵已走入了那個圓融無礙的任由自在的境界,她的心靈不會受到污濁世俗的一絲污染,寶釵的勸導有她的因由,這樣的勸導里蘊涵著無所畏懼與抒發(fā)大慈的深刻內核。此時的寶玉還沒有完全讀懂寶釵的圓融無礙與最為豐富的潔凈,寶玉此刻錯失了寶釵,但他卻并未錯失真理。寶玉的悲傷與憤怒有他的堅決,在這堅決里我們看到的是勇者的孤獨與果敢堅毅。

  

  釣名沽譽的國賊祿鬼為寶玉所不齒,這樣的人有負天地鐘靈毓秀之德,有愧于寶貴的人身!與道同行的覺者崇尚無為與自由,權利無法激起他們的渴求亦無法減損他們的功業(yè),成為國王從來都不是他們的理想。在世襲的皇室里,成功的政治家總是罕見的。國家的權利總是被一群又一群的庸人主宰,強權成為欲望世界的頂峰,成為欲望與意志的最高展現。欲望的頂峰里掩藏的是暴力以及流血,扼殺的是生命的靈性以及真善!回顧歷史,我們又能看到幾個強者站在權利的顛峰上而不被貪婪的欲望扭曲和撕碎呢?這樣的大勇大悲者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真是少之又少!人類的一切不幸都來源于強權與欲望的聯合,欲令智昏,擁有了強權的統(tǒng)治者又有幾個是頭腦清明的呢?在強權霸道的社會里,貪婪的欲望注定了從事政治的人物中罕有一流的天才,更多的權利是落入了二流、三流、乃至末流人的手里,這就是為何在中國的歷史里和諧與鼎盛總是轉瞬即逝的根本原因。這也是寶玉決不假借讀書去尋覓一條仕途之路的根本原因。

  

  身為男子的寶玉保有了自我的潔凈,本來潔凈的女兒們竟被功名利祿污染,純真性靈的失守最令人痛心疾首!因此,寶玉除四書外,竟將別的書焚了!在寶玉這看似過激的行為里有著無比悲痛與惋惜的深情,他用自己叛逆的行為做為喚醒,他從心底向這個世界發(fā)出了吶喊,只有純真的性靈才是至貴與至尊,鮮活的性靈永遠也不該被那些死去了的文字引入迷途!

  

  寶玉在眾人的不解中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這一步是對自我的超越與揚棄。當一個人的心胸與智慧變得更為遼遠之時,他一定會拋棄那個曾經的自我而進入人生更高的一個境界,這樣的拋棄是成長也是得到,這就如同當我們發(fā)現了生命之鉆后,便會不經意的丟棄原來在手中緊握的石頭。當一個人得到成長之后,必定有一些書會被他拋在身后,必定有一些煩惱與困惑會被他拋在身后,這樣的拋棄是進步的必然亦是成長的必然!寶玉此時所焚之書一定是那些不能解圣人之意,無故生事、立言豎詞、罕有真理閃光的該焚之書。

  

  寶玉這生命內部最根本的變革與成長,寶玉這最清醒與痛心的舉動,無人了知,在眾人的眼里他只是瘋癲的更為不堪,這是覺者的孤獨,無可避免的孤獨!覺者用心靈與真理交合,一切的迷霧都將不能成為阻礙,他有自己評判事物的標準,這標準不被任何俗物干擾而會直去事物的本質。因此,眾人所認為的正經話,在寶玉看來最是令人深惡痛絕的“混帳話”,因為寶玉看到了這些話里有“人為”的造作,正是這狹隘的“人為”,遮蔽了生命純真的本性、使生命偏離了天地的大道!不如讓我們再來看三十二回里的一段:

  

  正說著,有人來回說:“興隆街的大爺來了,老爺叫二爺出去會。”寶玉聽了,便知是賈雨村來了,心中好不自在。襲人忙去拿衣服。寶玉一面蹬著靴子,一面抱怨道:“有老爺和他坐著就罷了,回回定要見我。”史湘云一邊搖著扇子,笑道:“自然你能會賓接客,老爺才叫你出去呢。”寶玉道:“那里是老爺,都是他自己要請我去見的。”湘云笑道:“主雅客來勤,自然你有些警他的好處,他才只要會你。”寶玉道:“罷,罷,我也不敢稱雅,俗中又俗的一個俗人,并不愿同這些人往來。”湘云笑道:“還是這個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讀書去考舉人進士的,也該常常的會會這些為官做宰的人們,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也好將來應酬世務,日后也有個朋友。沒見你成年家只在我們隊里攪些什么!”寶玉聽了道:“姑娘請別的姊妹屋里坐坐,我這里仔細污了你知經濟學問的。”襲人道:“云姑娘快別說這話。上回也是寶姑娘也說過一回,他也不管人臉上過的去過不去,他就咳了一聲,拿起腳來走了。這里寶姑娘的話也沒說完,見他走了,登時羞的臉通紅,說又不是,不說又不是。幸而是寶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鬧到怎么樣,哭的怎么樣呢。提起這個話來,真真的寶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訕了一會子去了。我倒過不去,只當他惱了。誰知過后還是照舊一樣,真真有涵養(yǎng),心地寬大。誰知這一個反倒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見你賭氣不理他,你得賠多少不是呢。”寶玉道:“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帳話不曾?若他也說過這些混帳話,我早和他生分了。”襲人和湘云都點頭笑道:“這原是混帳話。”[[35]《紅樓夢》第三十二回,第444-445頁。][35]

  

  假以讀書沽名釣譽、交接豪富、鉆營俗務的“經濟學問”,被寶玉所憎惡!執(zhí)掌權柄、游弋于富貴之間,假借斯文之名,整日蠅營狗茍的為私利而奔波的賈雨村之流,決不可入寶玉這一流人物的眼目!對人性與靈魂在繁華與浮躁世界里的墮落,寶玉悲憤的感到惋惜與傷痛,拋棄生命寶貴的本真去迎合污濁的俗世是“混帳”的行為,勸導他人放棄純真的自我去同流合污的話在寶玉看來自然是“混帳話”。寶玉是將世間的潔凈與污濁嚴格的定義了,因此在湘云、寶釵勸導之時便有了最激烈的反應,這反應里有悲憤,但更有深切的惋惜!圓融無礙的慈悲回歸是覺悟之后的一個更高的層次,沒有是非與善惡的人沒有開悟的機緣,沒有能力固守自我潔凈的人亦沒有開悟的機緣,寶玉的堅守沒有錯,湘云、寶釵的勸導亦沒有錯,只是他們身處不同的人生處境與境界。

  

  對于那些穿著“道”與“德”的外衣,卻虛假的走向庸俗與罪惡的人,寶玉的態(tài)度是決絕的,但對于圣人們所言出的真理,是永恒的亦是寶玉所信奉的。寶玉極惡讀書,是極惡為獵取功名而讀書!因為他看到這條道路是如何偏離了生命的大道,是如何使寶貴的性靈遭到涂炭,是如何將生命本然的天真陷入了不潔之地。因此,寶玉極惡讀書,并且不可扭轉!在擁有強大世俗力量的世界里,寶玉這樣的決絕不但注定了他的孤獨,更注定了他的不肖,以及被見棄于世道的不幸。即使注定不幸,即使注定孤獨,寶玉也決不會拋棄寶貴的自我,而與那些追求淺薄物質世界的庸人站在一起,即使這庸人的數目有多么龐大,他們也無法動搖寶玉的真純。寶玉獨自一人用真純的性靈挑戰(zhàn)這個污濁的世界,他用決不妥協(xié)的堅持保守著自己靈魂的凈土,他勇敢無畏的獨自追求著真理!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嚴禁發(fā)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