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免费看_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_国产视频精品视频_1024cl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2019

用戶名:
密碼:
當前位置:圖書頻道 > 綜合其他 > 幽微靈秀地:試評紅樓 > 第 5 章 肆行無礙憑來去-試論富貴閑人賈寶玉
第4節(jié) 第四章

 。

  

  寶玉已在我們的腦海里被層層渲染,但這個富貴公子到底是頑石還是美玉,我們還需得要親見其風骨神貌,以完成我們的一個驚嘆或是失望。不如讓我們透過黛玉、那株絳珠仙草的眼簾看去:

  

  一語未了,只聽外面一陣腳步響,丫鬟進來笑道:“寶玉來了!”黛玉心中正疑惑著:“這個寶玉,不知是怎生個憊懶人物,懵懂頑童?”倒不見那蠢物也罷了。心中想著,忽見丫鬟話未報完,已進來了一位年輕的公子:頭上戴著束發(fā)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jié)長穗宮絳,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鍛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項上金螭瓔珞,又有一根五色絲絳,系著一塊美玉。……一時回來,再看,已換了冠帶:頭上周圍一轉(zhuǎn)的短發(fā),都結(jié)成小辮,紅絲結(jié)束,共攢至頂中胎發(fā),總編一根大辮,黑亮如漆,從頂至梢,一串四顆大珠,用金八寶墜角,身上穿著銀紅撒花半舊大襖,仍舊帶著項圈、寶玉、寄名鎖、護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綾褲腿,錦邊彈墨襪,厚底大紅鞋。越顯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轉(zhuǎn)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風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雌渫饷沧钍菢O好,卻難知其底細。[[10]《紅樓夢》第三回,第49―50頁。][10]

  

  這個寶玉外貌真是極好,果然如“寶”似“玉”,世間的富貴與魂魄里的風神讓他一人占盡,口含美玉而誕更為其生命增添了無比的神秘與驚奇!看其相貌“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一個美貌的少年,一個富貴鄉(xiāng)里的情種突兀于眾人之上,清俊而艷麗的占據(jù)了我們的眼簾。看其舉止更是“轉(zhuǎn)盼多情,語言常笑”,這樣一個絕美的寶物更有如此令人親昵和喜悅的姿態(tài)、溫柔而多情的品性,這人物怎能不令人一見便心生憐愛與傾慕之情呢?有了這樣的愛慕,便令人止不住要去看他眼角眉梢邊蕩漾出的風情,而這一看定會再難忘懷!“天然一段風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天然的風騷、萬種的情思從寶玉的魂魄里蕩漾而出,溢彩流華地環(huán)繞在眉梢眼角,成為一種獨特而迷人的豐姿與氣韻,這溫柔的神采具有無比深厚而溫婉的力量,能夠徑直進入你的心房攝取你的魂魄!這樣的人間妙物我們從未見過!而這樣迷人的風韻還并非是寶玉的全部,他更攝人心魄讓世人望塵莫及的乃是他情思里的萬象具足!“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試問這亦喜亦怒、亦嗔亦笑的完滿具足我們何曾在人間見過,這樣的風神只屬于圓滿了的諸佛與神圣,只可通過我們的想象完成!

  

  這是一個落入人間的如寶似玉的人中罕物!他的心神與風貌翹楚于眾人之上,他在人間的暢游應該無比甜美與幸福吧!讓我們往下再看:

  

  后人有《西江月》二詞,批寶玉極恰,其詞曰: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v然生得好皮囊,腹內(nèi)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富貴不知樂業(yè),貧窮難耐凄涼?蓱z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11]《紅樓夢》第三回,第50頁。][11]

  

  悲哉!看了后人評寶玉的這兩首詞怎能不令人心中層層疊疊的涌出酸楚,眼眶里溢滿淚水?寶玉在他出生的年代不被世人父母所理解,這是他生的孤獨;而在寶玉的身后若干年,寶玉站在時空中永久的等待,生生死死蕓蕓眾生無數(shù),他仍舊不被世人理解,這是他死的孤獨!在這里我們不僅僅是要驚嘆寶玉的孤獨,更要驚嘆的是他的創(chuàng)造者曹雪芹的孤獨!他替后人評價了寶玉,他透徹了今生的孤獨和來世的孤獨,但他仍將生命的激情、滿腹的才思以及無限的悲憫,義無返顧、全然的澆灌在寶玉的身上!他燃燒盡了整個的生命,把他的靈與魂化做文字,留在這個有眾多苦難的世界,留在寶玉的魂魄里,成為火把,成為不朽,這不朽是對人類不滅的悲憫,這是神圣的慈悲!他安住在孤獨里永久的等待,等待某個生命通過這個火把被開啟,等待某個生命通過這個火把而走向無限的明光與永恒!

  

  如果你能讀懂這樣無我的慈悲與大愛,那么你就能讀懂世人的狹隘、迷茫以及全部不幸的根源,你就能夠讀懂潔凈而豐富靈魂身陷濁世的永恒孤獨。我們的人類社會被庸人主宰,充滿了丑陋的欲望與強權(quán)的罪惡,而這些將會是永遠的主流。在沒有邊際的欲望苦海里,太多的生命隨波逐流,無知亦無奈的在其中沉浮,生命的至寶、那完滿的自我他們從來都不曾碰觸過,昏沉中迎接的是死神的召喚,生命在游歷中積累的只是層層的傷痕與悲哀!這就是凡人的一生,昏沉迷茫的一生,覺者在其中吶喊,想喚醒那些沉睡的靈魂,但凡人覺得他們的呼喊太過異樣,他們喜歡所有的人和自己一樣卑微和庸俗,他們憎恨與自己的不同!覺者注定孤獨,這是難逃的宿命;但覺者亦注定不朽,這是在黑暗中永不熄滅的指引;覺者用生命點燃這不滅的指引,用無敵的慈悲作為火把!

  

  誰會愛護自己完滿的本性如同愛護自己的眼睛?誰會獨自與庸俗而污濁的世界交鋒,只為保有自己潔凈的靈魂?誰會無所畏懼的探尋自由,征服出離軌道的恐懼?誰會掙脫世人的誹謗、前人的束縛,勇敢的活出自我?誰會昂起高貴的頭顱,不在富貴與權(quán)勢面前俯首?誰會超然于不幸與貧困之上,活出自己的恬靜與悠然?誰會安住于自己的平凡,體驗真實的生命,而不被功名的渴求駕御?誰會尊重憐惜一切的有情,而不唯我獨尊?誰會坦然的面對生死,如同坦然的面對苦樂?誰會將自己全然的忘卻,融入慈悲的給予?

  

  如果你不能,那么你就是凡人。如果你能,那么你就是覺者!

  

  在凡人眼里覺者的處境太過不幸,這不幸讓每個凡人異?謶郑》踩丝吹接X者永遠被見棄于世道,覺者永遠孑然孤獨,這樣的孤獨凡人無力承當,這是他們最深的恐懼,但走不出恐懼,生命才會被真正的淹沒于不幸!凡人永遠也無法解讀覺者的快慰,這快慰的深廣與宇宙連接,它有著無窮的深度和永恒,凡人的快樂與它無法相比,他們的距離遠遠大過一個乞丐和國王之間的差距!覺者體驗了無與倫比的快樂,這無與倫比的靈魂深處的快樂不能為世人所知。因此覺者難抑悲憫,用慈悲點燃自己,想要引領迷途的眾生看到這樣的極樂!

  

  因此,寶玉在凡人眼里變得異類而難懂。他為何“無故尋愁覓恨”?他為何“有時似傻如狂”?生老病死的苦難,無盡的煩惱蹂躪著一切的生命,凡人無力抗爭,昏沉的被困在其中,用昂貴的代價換取微小而轉(zhuǎn)瞬即逝的快樂;或者將心靈的感觸麻木,以換得卑微的生活。勇者孤獨面對、獨自思索、獨自陷入、獨自超越,他的愁與思屬于自己,但亦屬于整個人類。自由而無畏的探索充滿風險,獨自深入情感與靈魂的巨海就是獨自進入了一個無邊的宇宙,這似傻如狂是深深的沉浸,他完整的屬于自我!勇敢的獨自面對自我、面對宇宙,無所畏懼的穿透一切迷霧,在有限的生命里找到不朽,斬斷無盡的煩惱輪回安住極樂,這樣的無畏探索是“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的根本內(nèi)核!

  

  這樣孤獨的探索除了自己再無人能夠知曉和理解,但這樣的探索完整的屬于自我,也無須他人理解。因此無論世人評價寶玉“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nèi)原來草莽”也好,還是批判他“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也罷,或者有人更認為他“行為偏僻性乖張”是難以扭轉(zhuǎn)而致命的缺陷,他不被世道所容已經(jīng)完全無法救藥!但即使如此,對于一個無畏的勇者,對于一個靈魂的覺者,他們的叫嚷都太過無力,他們無力將一個覺者拉入凡人的境地,“那管世人誹謗”是覺者靈性回歸的堅決!

  

  “富貴不知樂業(yè)”是決不被富貴捆綁的自由,“貧窮難耐凄涼”是不滅的敏銳和覺知,無論身陷富貴或是貧窮,都未曾有過片時的麻木,都保有敏銳的警醒和覺知,全然的游弋于其中細品當下的苦與樂,但又不被其所困擾,生命無比鮮活。當下的感觸永遠是如此的嶄新,這才是生命真正的獲得,這才是真正的自由與超然!生命里這巨大的得到凡人無法企及更無法理解,在被損壞的大腦里總是祛除不掉矛盾與對立,好與壞、苦與樂、貧與富、窮與通,他們總是要徘徊于其間進行取舍與掙扎,因為他們不懂得這些對于生命都是一樣的獲得,只有平靜與坦然的將心胸全然的打開,才能領受生命里這無窮的恩賜,安住于永恒的和諧!

  

  世人對覺者也有真誠的感慨與憐憫,寶玉的清俊與才情世人無從否認,這樣的才華令世人垂涎,只是人人都可惜他為何不將自己的才華用于功名和家國?“可憐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這是世人對寶玉最真誠的惋惜。這惋惜里有著凡人與覺者不可逾越的一道鴻溝!即使用整個世界換取覺者片時心靈的寧靜與自由,覺者也不會去交換。可憐的人們無從體驗這樣的極樂,他們更無法理解回歸自我真實與價值的人,再也不需要這個世界所給予的成功抑或失敗的評判,無論是家族的力量還是國家的強權(quán)都無法與這個人的自由較量!這是無所依附的絕對自由,完整的心靈的自由!這自由只屬于自我的心靈,無法給予他人,這樣的一個完美的世界凡人不可以企及!因為他們從不知道亦從不相信會有這樣的一個世界存在,而且觸手可及!于是他們錯失了,被千百年來不變的軌道掌控了,被獨自面對生命的恐懼淹沒了!覺者在凡人們的眼里成為了“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這是絕佳的一個諷刺,亦是沉痛的一個悲哀!它變成覺者無法割舍的悲憫,這不滅的悲憫將會以慈悲的大力通過潔凈的心靈得到永遠的傳承!

  

  覺者注定孤獨,因為他的警醒與超然!世俗的力量再也無力將覺者拉回,因此,在無奈中世人將庸俗的力量寄予了他人,他們更愿意看到如同自己一樣懦弱的人被污濁的俗世淹沒,他們不愿與勇者站在一起刺痛自己的神經(jīng)、喚醒麻木的靈魂、打碎虛幻的夢囈、站在真實的面前,這樣的未知與嶄新,令他們無比恐懼。因此,他們站在黑地,喊出蒙昧里的聲音,去催眠那些新生的生命,“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請自覺遵守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guān)的政策法規(guī),嚴禁發(fā)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