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節(jié) 炮二平五
-
吳有福老師象棋下的好,十里八村罕有對手?墒,大家下棋也就是一種消遣,輸就輸了,沒人會給吳老師半個鋼镚兒。
有一個地方,棋下贏了是可以有點創(chuàng)收的。那就是——“會上”。
每到農閑時節(jié),在廣袤的農村就會有諸多集貿會場。我們這一帶,把“趕廟會”、“趕集”啥的都叫“趕會”。
每到“趕會”,十里八鄉(xiāng),遠的,近的,買的,賣的匯集在一起,各取所需,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林子大了,自然什么鳥兒都有。
“會上”除了買的、賣的、吃的、玩的、看的……,也出現(xiàn)一批小賭的玩意兒:撞乒乓球的、抓溜溜蛋兒的、猜?lián)淇伺频?hellip;…,還有擺下象棋殘局的。
這些“江湖棋士”所擺的“殘局”,實際上是象棋“排局”,是前人為了尋找樂趣人工擺成的棋局。
這些“排局”看上去很有誘惑力,初看似可勝,甚至走幾步就能把對方將死,然而局中卻暗伏許多“機關”。變化多端,非常兇險,一般來說,就算是有象棋高手知道這個“排局”的所有變化,下場挑戰(zhàn)也就是雙方平局收場。
吳有福老師把古書上的“排局棋譜”爛記于心,一到“會上”專找這些“江湖棋士”下棋。
“江湖棋士”的棋力并不見得有多高,記下的“棋譜”離吳老師也差的很遠,就算是和棋的“殘局”,一不小心也會走輸。吳老師因為是有賺無賠,口才也不是這些“江湖棋士”可比的,先裝傻充愣把“賭注”抬高,然后給這些“老江湖”輸個不亦樂乎。
退一步,就算是和棋的“殘局”,這些“老江湖”到快下完的時候,也往往要“認輸”。因為,他們其實腦子里也記不了幾個“古譜”,下棋的時候圍觀者很多,一來讓大家知道了“機關”,重記新棋譜實在太費腦子;二來大家明白了你原來擺的就是和棋,以后誰給你白送錢?
一來二去,也有一些“江湖棋士”認死了吳老師,吳老師還沒到棋攤子呢,遠遠望見,就派“棋托兒”送錢給吳老師了。
所以,吳老師“撈外快”其實也耽誤不了多少時間,也很容易。
可是,對一般人來說,很不容易。我也愛好下棋,也記過一些“棋譜”,可是過不了一會兒就記亂了,那些“炮二平五”、“馬八進七”不比背“圓周率”容易多少。
要不是老婆每天得吃藥,吳老師也不會掙這錢。雖然掙的是“江湖騙子”的錢,吳老師也覺得有點不地道。所以,還人錢的時候,從來不說錢是怎么來的,大家心知肚明,也不問什么。
下棋是為了養(yǎng)家。吳老師的課卻從不耽誤,而且聽了吳老師的數(shù)學課,你會覺得再聽誰的數(shù)學課也提不起興趣。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