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免费看_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_国产视频精品视频_1024cl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2019

用戶名:
密碼:
第3節(jié) 只愿故里浣溪紗———“沉魚”西施

一枚重要的“棋子”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率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射殺,吳越兩國因此結(jié)下仇怨。兩年后,他的兒子夫差為父報仇,興兵攻打越國。吳國在夫椒山(今江蘇吳縣西南太湖山)大敗越兵,勾踐僅剩5000兵卒逃入會稽山(今浙江紹興附近)。

眼看吳國大兵壓境,越國危在旦夕,大臣范蠡提出降吳的主張,“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zhuǎn)機”。為保留一線復國的機會,勾踐接受了范蠡的意見,派大夫文種帶著厚禮去請和。

伍子胥看出這是越國的緩兵之計,于是勸吳王夫差不要答應越國的請求。他說:“不殺勾踐必留后患,應當乘勝滅了越國!

但這個時候的夫差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他不以為然地說:“一個亡國的奴隸,能翻起什么大浪來!

隨后,勾踐帶著夫人和范蠡等臣子來到了吳國為奴。夫差在闔閭的墳墓旁邊蓋了一間石屋,讓他們夫婦倆住在里面,勾踐負責喂馬,范蠡跟著做奴仆的活。為了復國的大志,勾踐受盡屈辱,茍且偷生,默默等待著。

勾踐是個頗有心計的人。在吳國當馬夫的三年間,他以常人罕有的忍耐力,忍辱負重。夫差每次坐車出去,勾踐就給他拉馬。有一次,夫差生病了,勾踐毛遂自薦,說自己能治夫差的病,可是夫差不讓勾踐接近他。為了給夫差治病,勾踐竟然親口嘗夫差的糞便來分析夫差的病因。這樣過了兩年,夫差相信了他的忠誠,于是不顧伍子胥的阻攔,把勾踐釋放回國。

勾踐回到越國后,立志報仇雪恥。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氣,就把席子撤去,用柴草當作褥子,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逢吃飯的時候,先舔一舔苦膽,還讓侍臣大聲提醒他:“勾踐,你忘了會稽之恥嗎?”勾踐每次都應聲答道:“不敢忘!”這就是后人傳誦的“臥薪嘗膽”的典故。

勾踐被困在會稽時,曾嘆息說:“我將在此了結(jié)一生嗎?”大夫文種說:“商湯曾經(jīng)被囚禁在夏臺,周文王曾經(jīng)被圍困在里,晉國重耳逃到翟,齊國小白逃到莒,他們后來都稱王稱霸天下。這樣看來,我們今天的處境何嘗不可能成為福分呢?”

為了能使越國富強起來,勾踐親自參加耕種,夫人親手織布,鼓勵人民生產(chǎn),繁衍人丁,大大增進了越國人口。勾踐又讓文種管理國家大事,讓范蠡訓練軍隊,自己虛心聽從別人的意見,救濟貧苦的百姓。

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勾踐命范蠡尋訪美女,決心用“美人計”滅吳,而西施就是勾踐復國大業(yè)的關鍵“棋子”。

挺身救國西施,姓施,名夷光,春秋末年越國苧蘿(今浙江諸暨南苧蘿村)人。苧蘿山下有東、西兩個村子,西施家住西村,所以人稱西施。西施天生麗質(zhì),粉面桃花,美貌遠近聞名。

因家境清貧,西施很小就幫著家里干活,平時常在溪邊浣紗(“浣”

是洗的意思!凹啞本褪瞧r麻,當?shù)厝朔Q“苧蘿”)。她在溪水邊浣紗時,清澈的溪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魚兒看見她美麗的倒影,忘記了游水,呆呆地沉入水底。從此,“沉魚”的美名便流傳開來。一天,范蠡尋訪美女到了苧蘿山,只見峰巒競秀,萬壑爭流,溪山如畫,不禁心曠神怡。忽見一條清溪,細流曲折。沿溪望去,桃李成林,松柏蒼翠,郁郁蔥蔥之中,似有柴門隱約,竹籬依稀。又走了幾百步,一陣香風撲面吹來,范蠡大為驚異:“這香味似蘭非蘭,帶有脂粉之香,芳澤之味!闭诓乱,只見一女子在溪邊浣紗,這陣香氣,正是從她那兒隨風飄蕩來的。這女子冰清玉潔,嬌若春花,恰似幽蘭含香;體態(tài)輕盈,身著素衣,宛如出水芙蓉。范蠡暗中驚異道:“不想塵世之間,竟然有如此美女!狈扼槐砻髁松矸荩f明來意,西施想不到自己一個鄉(xiāng)野弱女子,對國家前途竟是如此重要,毅然應允。

西施進入了越國王宮,范蠡親自教她歌舞禮儀。有史料記載,范蠡與西施逐漸產(chǎn)生了微妙的感情?上б驀y而相識相愛的兩人,又因國難而被生生拆開。

臨行前,勾踐交代給了西施三大任務:第一,引誘夫差沉溺于酒色之中,荒其國政;第二,慫恿夫差對外用兵,耗其國力;第三,離間夫差和伍子胥,去其忠臣。

可憐的西施,明明沒有當巾幗英雄的才能,卻偏偏背負了不屬于她的責任。

這時的吳王夫差,享樂之心日漸加重,奸佞之臣伯鼓動夫差重建姑蘇臺。

范蠡聽說這件事后,對越王勾踐說:“吳王建姑蘇臺,需要大量優(yōu)質(zhì)木材。大王您如果采集一批名貴木材獻給吳王,投其所好,吳王一定非常高興。他會更加相信您的忠誠,這對我們的復國大計很有利。”

越王于是命木工三千入山伐木,耗時一年,伐得大批上等木材,其中有兩棵巨木粗二十圍,高四十丈。勾踐令匠人精工雕刻成盤龍花紋大柱,抹上丹青,又鑲嵌白玉,錯彩鏤金,將所有采伐來的名貴木材進行加工,然后派文種獻于吳王夫差。

夫差見了大喜,如數(shù)照單全收。為表彰勾踐的忠心,還加封800多里土地,歸越國所有。

為建造姑蘇臺,徭役繁重,賦稅增加,百姓哀怨。工匠日夜勞作,勞累而死的不計其數(shù)。姑蘇臺修成后,壯觀秀麗,登高望遠數(shù)百里。臺上雕梁畫棟,金玉妝飾;臺四圍種植奇花異草,畜養(yǎng)珍禽怪獸;又引太湖水環(huán)繞臺前,舟船往來其間;臺左有香水溪,右有百花洲,一年四季花香不斷。

在越國送上良木的同時,還送上了包括西施在內(nèi)的美女50多人。

相國伍子胥諫阻說:“五音令人耳聾,五色令人目眩。因此夏桀因妹喜而滅,商紂因妲己而亡,周幽王因褒姒身死,晉獻公因為驪姬而失敗。

自古以來喪身亡國的國君,沒有一個不是因為紅顏禍水,F(xiàn)在越王進獻如此美女,就是想要大王沉湎女色,荒廢朝政,自取敗亡。大王一定不要接受這個亡國之物!

夫差發(fā)怒說:“好色之心,人皆有之。勾踐得到如此美人,不敢自己享用,進獻于我,這是忠于吳國的表現(xiàn),相國你怎能懷疑他另有所圖?況且夏桀、商紂、周幽王都是亡國之君,怎能和我相比?你身為我的臣子,竟敢在朝廷之上,當面侮辱我,還有做臣子的禮數(shù)嗎?今天我偏要接受這個美人,讓你看看我會不會亡國!”

雖說夫差隨口立下了這么一番“雄心”,但是自古以來“最難消受美人恩”,他還是日漸沉迷于西施的“溫柔鄉(xiāng)”里。

吳王對西施的寵愛吳王夫差對西施十分寵愛,他在姑蘇建造春宵宮,筑大池,池中設青龍舟,每日與西施乘舟在水里嬉戲。又在靈巖山筑西施臺,開玩花池,辟采香徑,鑿碧泉井,攜著西施四季里游玩,流連忘返。

春光明媚的時候,西施領數(shù)十嬪妃在前,吳王與伯、奚斯隨行于后,逢亭飲宴,遇榭笙歌。夫差看到四周百花鮮艷,親自折下最艷麗的一朵,插在西施的頭發(fā)上,深情地說:“你如果站在花叢下,不知道是花兒長得像你,還是你長得像花?”擅長獻媚的伯趁機說:“依臣看,西施比花美多了!”

夏季里,吳王親自駕一葉錦帆,與西施在香水溪賞蓮。嬪妃們赤裸身體在溪內(nèi)采蓮,西施與夫差拍手而笑。舟上載著樂器,笙簫迭奏,歌聲悠揚。西施喝得有些多,伸手去采蓮,不慎掉進水里。夫差急忙命嬪妃救起來,親自扶進舟中:“你這一溺水,可稱得上落花隨水了!”后來吳王讓奚斯在西施落水的地方建一浴池,四周砌上白玉石,引入清泉。據(jù)說西施在泉內(nèi)沐浴,沐浴后的泉水芳香馥郁,久久不散。

秋風瑟瑟,夫差擔心西施禁不起風吹,在靈巖山上給她建了一座館娃宮,作為西施游玩時歇息的行宮。館娃宮豪華奢侈,用銅做鉤檐,玉作門檻,檐廊飾以珠玉,臺柱鑲以七寶。秋高氣爽時節(jié),夫差攜西施登館娃宮,朝歌夜弦,宴賞不息。

西施早晨梳妝時照池為鏡,夫差立在她身后,親自為她撩發(fā)施粉,說:“以你的嬌妍,映在水里,水也生媚。”西施嬌媚地一躲閃,行步之際衣袂飛揚,與仙子無異。

冬天他們住在靈巖山的西施洞,落霜的早晨和下雪的夜晚,夫差與西施穿著狐裘,坐著香車,一路尋訪梅花,直到崎嶇險道,車駕不能通過時,才欣然返回。

西施擅長跳“響屐舞”,夫差專門為她筑“響屐廊”,用數(shù)以百計的大缸,上鋪木板,板上雕鏤花紋,繪上彩繪。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鈴,鈴聲和大缸的回響聲,“錚錚嗒嗒”交織在一起,仙樂一般,夫差聽著如醉如癡。

據(jù)說西施有心絞痛,每當病情發(fā)作時,手捧心口,緊蹙眉頭。夫差見此情景,覺得西施如同帶露的鮮花,濺了水珠的芙蓉,嬌艷無比,越發(fā)惹人憐惜。每次西施心痛一次,夫差更加憐愛,寵愛愈深一層。其他妃嬪見狀,以為吳王喜歡人皺眉的樣子,于是個個都效仿西施心痛鎖眉的樣子。

每逢吳王駕車到后宮,眾人一齊顰眉蹙額。吳王見了她們這種形態(tài),哈哈大笑,說:“西施心絞痛,自然顰眉蹙額,惹人憐惜不已。然而她們故意學她的樣子,我看了,反而愈發(fā)覺得丑陋。”

漸漸地,吳王對西施的寵愛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西施愛吃鮮魚,御廚做的魚,西施嫌不新鮮,連筷子也不愿拿。于是吳王命建造一座養(yǎng)魚城,城通太湖,用活水養(yǎng)魚,以保持魚的新鮮。西施喜愛吃鴨,而鴨必須用香料拌米來喂養(yǎng),于是吳王又筑了一座養(yǎng)鴨城。西施愛吃嫩雞,雞必須選肥嫩潔白的,吳王就造雞陂來養(yǎng)雞。西施愛喝女貞酒,此酒產(chǎn)于會稽,吳王便命越國每年供奉。可是貢酒遠道而來,在江中經(jīng)風浪顛簸,到吳國時,都已混濁,不堪為美人飲用。吳王又筑酒城,仿女貞酒的做法,釀酒以供西施飲用。

吳王為使西施不受酷暑之苦,征集十萬丁壯夫役,挖掘邗溝,連接長江和淮河,在舟船上消暑,在湖上建造避暑宮殿。材料不足,就拆取寺院和民間富戶人家的高堂大廈;還是不夠,就拆老百姓的房屋。百姓辛苦終日,卻沒有一方住處,流離死亡,農(nóng)田都荒廢了,百業(yè)也消停。

夫差自從有了西施,好色之心得到極大滿足。他說:“我得西施,如魚得水,此生愿終老溫柔鄉(xiāng)矣!

最后的歸宿雖然朝中大臣時常勸諫夫差不要沉迷于女色,但都被夫差訓斥,甚至被驅(qū)逐、罷官,漸漸地大家誰也不敢提了。夫差依然攜同西施一年四季游玩享樂,不理政事。集吳王萬千寵愛于一身的西施卻時刻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她極力讓吳王把心思全放在自己身上,荒其國事,耗其國力。一個弱女子,在異國他鄉(xiāng)擔負著顛覆一個國家的重責,她是一個真的勇士。

慶幸的是,西施有一個得力的助手———伯。伯是吳王寵信的大臣,為人奸詐貪婪。越國利用他的這一弱點,時常送些金銀珠寶和美女給他,因此他總是替勾踐說好話,縱容夫差和西施行樂。

當時,越國在范蠡、文種的治理下,國力日益增強,軍隊也已訓練有素。吳王夫差隱隱感到了越國的威脅,想要討伐越國,卻被伯和西施巧言阻撓。

只有老臣伍子胥敢于勸諫,可是吳王也不理會。伍子胥在姑蘇臺下獨自嘆息:“現(xiàn)在的吳國,如同夏桀、商紂的末年,怎能不滅亡呢?”

吳王一聽,大怒。但伍子胥仍堅持進言:“越國是心腹大患,我們應該滅了越國。”一向與伍子胥有矛盾的伯,乘機挑撥吳王和伍子胥之間的矛盾,誹謗說:“伍子胥表面忠厚,實際很殘忍,他連自己的父兄都不顧惜,怎么能顧惜君王呢?您不防備他,他一定作亂!焙髞,吳王賜給伍子胥一把“屬鏤”劍,讓他自盡。吳王提拔伯為相國,執(zhí)掌國政大權(quán)。同時加封越國,賜以封地,以安撫越國。

伍子胥自刎前老淚縱橫,痛心地說:“請把我的兩只眼珠挖出來,掛在吳國都城的城門上,我要看著越國的軍隊攻進吳國的城門!”

再說越國經(jīng)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國力大增,伺機復仇。

越王故意派遣使者對吳王說,越國連年受災,希望可以用銀錢來購買吳國的糧食。吳國把糧食賣給越國,結(jié)果吳國國庫的儲備糧大減。勾踐把買來的糧食賜給國內(nèi)的貧民,百姓無不感恩頌德。

第二年,越國糧食豐收,吳國遇到了蝗災,勾踐選擇粒大飽滿的糧食,煮熟后進貢給吳國。吳王還感動地說:“越王真是忠心!”伯說:

“這些糧食谷粒飽滿,可見越國土地肥沃,種子優(yōu)良。我們可以用他們的糧食作種子,給我國百姓種植!庇谑菂菄硕加闷鹆嗽絿募Z食做種子。

可是因為種子是蒸熟的,老百姓一整年顆粒無收。結(jié)果,吳國又鬧起了饑荒,伯對愚昧的夫差說:“這是水土不同的緣故。”

吳國因夫差和西施一味享樂,大興土木,百姓積怨已深;連年征兵,北上與齊、晉等諸侯國爭霸,軍士疲勞;加上糧食顆粒無收,民怨沸騰。

這時越國得知吳國國力已盡,伍子胥已死,于是,越王勾踐率十萬精兵,乘虛而入,打過邊界,直攻吳都姑蘇。

越兵志在雪恥,百姓自愿出征的就有三萬人,越兵以一當百,連戰(zhàn)連捷。而吳國的精銳部隊還遠在晉國,只剩老弱病殘守城。越兵攻城略地,愈戰(zhàn)愈勇,吳兵節(jié)節(jié)敗退。

夫差無奈,只得派他最信任的伯去向越王勾踐請求投降。然而勾踐有前車之鑒,不接受吳國的投降。伯見勢不妙,收拾金銀珠寶,逃跑了。

夫差自知大勢已去,仰天長嘆道:“我不殺勾踐,忘了父仇,是不孝之子,這是天要亡吳啊!我殺了忠臣伍子胥,現(xiàn)在果然亡國了。我死后,又有何面目去地下見老相國呢?”隨后用黑羅紗裹住自己的臉,自刎而死。

勾踐滅吳后,聲威大震,在徐州(今山東藤縣)大會諸侯,成為春秋一大霸主。

據(jù)說勾踐滅吳后,便把西施擄回了越國。第一天晚上,勾踐讓西施侍寢:“夫差能夠與你同床共枕,我為什么與你不能?”越國的王后大發(fā)醋勁,妒而生恨,她以擔心勾踐重蹈夫差女色亡國的覆轍為由,說:“此乃禍水,豈可久留?”于是派人騙出西施,裝進袋子,綁上石頭,沉入大海。

后人有詩感嘆道:“玉盤珍饈若糞土,華宇廣廈難為家;何日范郎旌旗舉,得回故里浣溪紗?”

另一種說法是西施被吳人所殺。傳說吳王自刎而死時,吳人把一腔怒火都發(fā)泄在西施身上,用皮袋子把她包住,沉入揚子江心,這個結(jié)局記載在《墨子》里。吳人對西施是恨之入骨,再加上吳國被滅,吳人更是恨上加恨,都想把西施殺掉。勾踐滅吳后要安撫吳國百姓的民心,因為他們以后也是越國的子民了,而安撫的最好方法就是順應民意,把西施交給他們處理,這無疑是一個絕妙的好方法。

而民間傳說較多的是一個美麗的故事。吳國滅亡后,范蠡攜西施乘一葉扁舟,漂泊而去。從此他們隱姓埋名,泛舟五湖,過著相親相愛的逍遙生活。據(jù)說,歸隱后西施每天早上對著青銅鏡梳妝,隨手將脂粉水倒入湖中,以致湖中生長的螺都變成了五色螺。后來,齊國出現(xiàn)了一位大富翁,叫陶朱公,有萬貫家財,妻子美艷如花,這位陶朱公就是范蠡,他的妻子就是西施。

這種傳說,或許是后人不忍心這位以身許國的絕代佳人有一個悲劇結(jié)局,于是編織出一個英雄美人的佳話,來寄托對她的同情。其實,范蠡與西施泛舟五湖只是民間傳說,事實上,范蠡隱退時已經(jīng)68歲高齡,而西施要比范蠡小得多。對于西施的結(jié)局,史學界至今也沒有得出統(tǒng)一的結(jié)論。

讓我們姑且相信這個美麗的傳說,向這位勇敢的美女間諜致敬。

后世評價西施的“紅顏禍水”廣為世人詬病。后人對西施的指責,常常是說她以美色媚惑了吳王。夫差之所以敗于勾踐,是因為受了西施的腐蝕;吳國的戰(zhàn)敗是因為西施“一雙笑靨才回面,十萬精兵盡倒戈”;夫差的英名霸業(yè)付諸流水,吳國慘遭滅國,淪為越國的附屬,這都是因為她“紅顏禍水”。

西施身在吳國心在越,以身許國,完成使命,幫助越國滅亡了吳國。對越國來說,她是功臣,而對吳人來說,她是間諜,是臥底,是紅顏禍水。

其實,說她是間諜、臥底,似乎有些牽強,最多也只是“美人計”的一個棋子而已。西施并沒有刺探吳國的機密情報,也沒有意圖伺機刺殺吳王夫差。間諜最忌動情,如果說她是間諜,她的武器也只有溫柔刀。在當時的男權(quán)社會,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對政治基本上起不到任何的實際作用。即使寵幸如西施,也不過是吳王夫差的一個高級玩物而已。

正史上沒有記載有關西施的任何文字,更沒有西施亡吳的故事,可以看出,西施并不是導致吳國最終走向滅亡的元兇。正如唐代詩人崔道融在《西施灘》中所說:“宰亡吳國,西施陷惡名。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

西施被扣上這些令人不寒而栗的罪名,幾千年后仍然讓人為她鳴冤喊屈。

也許有人會認為,吳國的滅亡,是因為夫差當年沒有殺掉勾踐所致。

其實,夫差是一代霸主,已先后打敗了楚國、越國、齊國等,正欲北進中原,圖謀霸業(yè)。他清楚地知道,要想成為霸主,征服列國,不僅需要武力,更需要用心去徹底征服。夫差就是想用大仁之心征服勾踐,使他成為別國的榜樣,讓別國心甘情愿地臣服,不戰(zhàn)而降。即使勾踐有不仁之心,他相信自己也有能力擒縱自如。

但是西施的出現(xiàn),使一切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北進中原的策略被擱置,大興土木,荒淫無度,奸佞得寵,良相被害,勞軍傷民,國力耗空。

唐代羅隱在《西施》詩中說得很確切:“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如果吳王夫差是一位明君,別說是一個西施,再來十個西施,又能怎樣?如果說西施是顛覆吳國的罪魁禍首,那么,越王并不寵幸女色,后來越國的滅亡又能怪罪于誰呢?

也許,西施真正想要的,并不是吳王的萬千寵愛,更不是成為越國的大功臣。如果能和她自己所愛的人隱姓埋名,泛舟五湖,哪怕只是在苧蘿山的小溪邊靜靜地浣紗,不是嬌艷紅顏又如何?!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請自覺遵守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嚴禁發(fā)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