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免费看_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_国产视频精品视频_1024cl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2019

用戶名:
密碼:
第4節(jié) 古埃及的電燈之謎

海哈德·哈貝克

公元4世紀,羅馬天主教圣人圣奧古斯丁在他的著作里曾經(jīng)提到一盞永不熄滅的神奇之燈。這盞保存在伊西斯寺廟內的神燈,不管是風吹還是雨淋都不會熄滅。關于此類神燈的描述在各種神話里很常見,但現(xiàn)實生活并不是烏托邦也不是神話,難道生活在遠古時代的人們就已經(jīng)掌握了電的利用方法嗎?那時的牧師和神職人員就已經(jīng)知道怎么人工發(fā)電了嗎?我承認,這么問是有點懷疑和挑釁的意思。但眾所周知,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才提出電流磁效應,邁克爾·法拉第后來將這個研究進一步向前發(fā)展,直到1871年托馬斯·愛迪生才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盞電燈。

雖然學術界的說法是這樣,但是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我們的祖先可能在數(shù)千年前就真的已經(jīng)掌握了電的利用知識。其中一個有力的證明就是1936年在巴格達附近出土的類似花瓶狀的裝置。經(jīng)過不斷的分析和研究,懷疑者們也愈加確定,這個用來發(fā)電的電池來自史前的帕提亞國(安息時代),其可能是通過銅棒或鐵棒發(fā)電的。古埃及研究學家、位于德國希爾德斯海姆的勒梅爾-佩利察奧伊斯博物館館長阿恩·埃格布雷希特又試驗了一遍這個電池的效用,證明這塊兩千多年前的電池如今仍能使用,且電壓顯示為0.5伏特!真相基本清楚了:一向被誤認為蠻族的帕提亞人在兩千年多前就掌握了現(xiàn)代人還未完全掌握的發(fā)電技術!這也難怪,出于偏見,很多考古學者完全不相信這個考古結論,對此他們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

很多古埃及時代出土的文物都可以用今天的科學知識解釋,但是也有例外。比如,位于距離盧克索市以北60公里的丹達臘的哈索爾神廟,其地下墓室墻壁上的壁畫和浮雕就是未解之謎。壁畫上的人物旁邊是一個巨大的囊狀物體,看上去像一個巨大的燈泡,里面還有呈波浪狀向前蠕動的蛇。這意味著產(chǎn)生電的過程嗎?蛇在有著蓮花形狀底部的“燈泡”中前段向上升起。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個描繪是合情合理的,因為在這個位置磁場強度最大。同樣是出于這個原理,有一個電纜狀的東西向一個四角的物體延伸開去。也許這是一種發(fā)電的方式!有個下跪的形象正在祈求空氣,這代表著發(fā)生電離的氣體嗎?

下方還有一個很常見的典型的埃及支柱支撐,支柱上方有兩只胳膊托起那條蛇。關于這個支柱的真正含義,學術界也是爭論不已,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種形狀的柱子象征著穩(wěn)定和力量。使用這種可以承受高壓的柱子絕不是偶然,而是有科學依據(jù)的。壁畫雕刻上的每一個小細節(jié)都有自己特定的功用和意義,能量在其中更是起著特殊的作用。燈泡下面的這些人都是為了說明強大的電壓,那個背對著、屈膝而坐的人則是為了說明蓮花狀底部和支柱之間的電壓。除此之外還有什么特殊的意義,就要靠關于記載智慧之神托特的文字給我們以啟發(fā)了。根據(jù)流傳下來的文字,托特曾經(jīng)腳踏蓮花從天而降為人類帶來光明。在丹達臘的壁畫上,帕維亞神手持兩把刀站在一旁,是為了提醒人們電的危險性嗎?

除了這些,哈索爾神廟還有太多的謎題,比如,一座用石頭建造的精巧的旨在傳承知識的圖書館,當然也包括所謂的電力學知識。為了更好地攝取這方面的有用信息,翻譯丹達臘所有的象形文字非常有必要。但是,目前語言學家還沒有徹底破譯象形文字。正如奧地利的埃及研究專家埃里!靥貙ν庑Q的那樣:“丹達臘之謎估計要很長一段時間繼續(xù)在黑暗中沉睡。”溫特的同事則沒有這么悲觀,他相信,總有一天“蛇石”圖之謎的謎底會揭開。開羅的埃及學家阿卜杜拉·馬來卡·加特教授認為,蛇石是永恒的象征。維也納藝術歷史博物館的赫爾穆特·薩琴科博士傾向于用“太陽駁船”來解釋這個現(xiàn)象。他的助手埃爾弗里德·漢斯勞爾則認為,墻上的壁畫和哈松圖斯神的降生有關,因為這個神是以蛇的形狀乘著蓮花從深淵中出現(xiàn)的。但隨后,他又不確定地補充道:“畫中的蛇也有可能是神廟的守護者。”還有其他研究者認為,“蛇石”圖只是“藝術品”或“純想象作品”。

以上各種說法都有道理,但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對于這個問題,人們還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從全新的角度去研究。所有已搜集的資料,無論是文字還是圖片,都需要埃及學研究學者從全新的技術層面去分析和研究。和其他埃及研究學者觀點相悖的是維也納的電力工程專家瓦特·加恩。他認為:“這條蛇應該和由蓮花底部的高壓產(chǎn)生的無線電或會發(fā)光的氣體放電有關。這些特征都和電力技術相關,而且有關系的方面肯定還有更多!”更令人驚嘆的是,加恩竟然按照埃及人的這個圖示制作了一個可以正常應用的模型。

公開展示的這個模型已經(jīng)被簡化了許多。這個模型是個長40厘米的玻璃制品,最大處的直徑為12厘米。其末端的一邊是用樹脂澆鑄的,另一邊則是電極板,還有一根軟管也被密封著澆鑄上了。整個制作過程對埃及人來說并不陌生,其中加恩還提到了放大鏡這個考古發(fā)現(xiàn)。考古學家們在位于開羅以南25公里處的賽加拉的一處古墓中發(fā)現(xiàn)了具有數(shù)千年歷史的人造放大鏡,是用水晶制作的。在那個時代,人們制作這樣的光學儀器有什么用呢?這個答案只有古埃及人才知道。但無可爭議的是,古埃及人的確掌握了如此高超的技術。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當時神職人員是如何將燈泡內的空氣抽空,以盡量保證燈泡內的壓力最小的呢?相信答案就在哈索爾神廟的壁畫中。在壁畫中,我們可以看到4個男人似乎在往“燈泡”內注入什么液體(可能是水)。瓦特·加恩認為:“眾所周知,現(xiàn)在的人們是依靠所謂的排出器(射流泵)來營造一個盡可能真空的環(huán)境的。至于這個玻璃燈泡,內部有兩個金屬零件,本身就可以降低電壓,還可以根據(jù)玻璃燈泡的大小來釋放不同的電量。在壓力達到40托(相當于40毫米高的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力)的情況下,發(fā)光的金屬絲就會從一個金屬零件傳遞到另一個零件。就這樣,蛇形的金屬絲反復傳遞,使得燈泡內部的空氣越來越少,直至完全抽離。這也許就是哈索爾神廟地下墓室的壁畫想要表達的意思吧!”

盡管對于這個模型人們還有很多細節(jié)上的疑問,但是至少人們可以大致看出丹達臘的神秘燈泡的制作過程,或許還能激發(fā)后來者做出更大膽、創(chuàng)新的解釋。

可以肯定的是,繼續(xù)研究哈索爾神廟及其神秘圖形能起到很大的教益作用。目前的研究工作告訴我們,神廟之謎與技術和物理學都有一定的聯(lián)系。所以,在未來的某一天,不管是考古學還是其他現(xiàn)代科學領域,都可能出現(xiàn)令世人震驚的大發(fā)現(xiàn)。

猶太歷史學家伊萊·里維不僅知道古埃及人的發(fā)電燈泡,還寫了一本這方面的書。在書中,他介紹了古埃及神職人員的權利和義務:他們必須保證神廟從頂端到底部時刻熠熠生輝。如果某天神廟內的某一個地方突然變暗,或者是夜晚也需要廟內明如白晝的時候,電燈會自動點亮,使神圣的壁畫變亮。

我們的科學家在研究這些保存下來的考古遺跡時,都會發(fā)出如此感嘆:“和數(shù)千年前人類就已經(jīng)掌握的科學技術相比,包括發(fā)電技術,當今人類的科學成就顯得多么渺小啊!”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請自覺遵守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嚴禁發(fā)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