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節(jié) 演講中表情和身體的配合
-
一個優(yōu)秀的演講者,通常都會直面聽眾。因為聽眾首先看到的就是演講者的臉,接著才會通過演講者的面部表情和聲音來判斷演講水平如何。因此,在演講過程中,故做鎮(zhèn)定,毫無表情是很難引起聽眾認可的;一個人在那里滔滔不絕又容易引起聽眾的反感。所以,在演講過程中要輕松、自然,臉上要掛著柔和的笑意,眼睛中要放射出活力的光芒。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蹦愕膬刃牡降紫胧裁炊际强梢酝ㄟ^眼神來表現出來的。因此,演講者要注意通過眼神將自己所想的傳達給聽眾。通過眼神,將自己和聽眾的視線連在一起,這是和聽眾交流的一種方式。如果眼神盯著天花板,或看著地板,就會無形中將自己和聽眾隔離起來,進而影響到整個演講的效果。
通常來說,演講時是站在演講臺上的。這樣能突出演講者,將聽眾的目光集中在一起,并能讓演講者站在一個有利的位置,能更好的與聽眾交流。當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在一種隨意的氛圍中,十幾個人坐在一起,你可以坐著演講。這樣,有利于制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讓演講者和聽眾更好的進行交流。在演講時,要注意平均分配自己的身體重量,不管是坐是站,都要自然得體。這樣就容易得到聽眾的支持。做到這一點,你就可以輕松應對任何演講場合了。
因此,你若想在人際交往中成為一個受人歡迎的人,就一定要懂得身體如言的重要性,并熟知如何有效地運用它們。另外,還要熟知不同的身體語言所代表的不同含義:
(1)頭的動作
當一個人的頭高高揚起,脖子僵直,再配上一個冷漠的表情的話,那么他只有在十分孤獨、好奇或處于危險之時才可能去和別人接觸。頭稍稍傾斜能夠表現出他對你很好奇。如果對方瞇著眼,抬著眉,表示他不信任別人。如果他猛然將眉皺在一起,表示他很驚訝。如果他的頭稍稍向后移動,是在告訴你他很贊同你說的話?梢姡芏鄷r候,頭的動作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心狀態(tài)。
(2)鼻子的動作
鼻子是人臉部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溝通工具。如果一個人將鼻子皺起來,并將這個動作持續(xù)好幾秒鐘,則表示他對你所講的事情并不贊同。如果一個人坐在你對面,他刻意把鼻子抬高,并長長地呼出一口氣,則表示這個人對你很不屑一顧。如果在你高談闊論之后,對方用鼻子冷哼了一聲,則表示對方對你持蔑視態(tài)度,根本看不起你這個人,或根本不贊同你所講的話。如果一個人用手擋住鼻子,并伴隨著用手來回扇動,則表示他聞到周圍有怪異的氣味或他對某種氣味過敏。如果一個人的鼻孔一直在抖動,則說明他的內心非常氣憤,他一直在極力壓制自己的怒火。
(3)嘴的動作
當對方的嘴唇向前撅著的時候,表明這個人的心理上可能處于一種防御的狀態(tài)。如果一個人在交談的時候,嘴唇兩端有些稍稍向后,則說明他對談話的內容非常感興趣,正在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起來聽。嘴角有些微微上揚的人,表面看起來活潑開朗,性格外向,實際上這類人大多性格內向,但性格卻比較豁達,能夠很好地與人相處。如果一個人在與人交談的時候,用牙咬住自己的上唇或下唇,則表明這個人正在仔細傾聽并分析對方的談話,并準備隨時闡明自己的意見。若在講話的時候,時常用手捂住嘴,則說明此人性格偏內向,不想將自己真實的一面展現在眾人面前。
演講者的姿勢可以隨意變化,沒有一定規(guī)律,舒服即可。如果你站著講能夠投入的感情更充沛,那就站著講;如果你坐下來心里會更踏實,那就坐著講。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演講時要注意身體與表情相協(xié)調。不同的肢體語言要對應不同的表情。做到這點,你的演講才會從形式到內容,都能夠吸引聽眾。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