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節(jié) 跨越時空的友誼
-
在我們那個與蘇聯(lián)要好的年代,交一個蘇聯(lián)的筆友,是一件時髦而又有意義的事情。有一次,我無意中從一本俄國的雜志上看到一個名叫伊莎諾娃的女子,于是我立馬把她設(shè)為寫信的對象,還買了一本很貴的信紙薄。和我同班的一個女同學(xué)曾告訴過我如何才能打動女人的芳心。她說她喜歡看寫在粉紅色信紙上的信。所以我想應(yīng)該用粉紅色信紙寫信給伊莎諾娃。“親愛的筆友,”我寫道,心情緊張得像第一次考試的小學(xué)生。我沒有什么話可說,下筆非常緩慢,寫完把信投入信箱時,覺得像是面對敵人射來的子彈。不料回信很快就從遙遠(yuǎn)的國度寄來了。她的信上說:“我不知道我的通信地址怎會列入貴國雜志的筆友欄,何況我并沒有征求筆友。不過收到從未見過和聽過的人的信實屬幸事。反正你要以我為筆友,好,我就是了!
我不知道我把那封短信看了多少次。它充滿了生命的美妙音樂,我覺得飄飄欲仙!
我寫給她的信極為謹(jǐn)慎,決不寫那位不相識的俄國少女覺得唐突的話。俄文是她的母語,寫來非常自然,對我來說卻是外語,寫來頗為費力。我在遣詞用字方面頗具感情,并帶羞怯,但在內(nèi)心深處藏有我不敢流露的情意。伊莎諾娃用端正的筆法寫長篇大論的信給我,卻很少顯露她自己。
從萬余公里外寄來的,有大信封裝著的書籍和雜志,也有一些小禮物。我相信伊莎諾娃是個富裕的俄國人,也和她寄來的禮品同樣美麗。我們的文字友誼頗為成功。
不過我腦中總有個疑團(tuán)。問少女的年歲是不禮貌的,但如果我問她要張相片,該不會碰釘子吧。所以我提出了這個要求,也終于得到她的答復(fù)。伊莎諾娃只是說她當(dāng)時沒有相片,將來可能寄一張給我。她又說,普通的俄國女人都比她漂亮得多。
這是玩躲避的把戲嗎?唉,這些女人的花樣!
歲月消逝。我和伊莎諾娃的通信不像當(dāng)初那樣令人興奮。時斷時續(xù),卻并未停止。我仍在她生病時寄信去祝她康復(fù),也偶爾寄一點小禮物給她。同時我也漸漸老成,年事較長,有了職業(yè),結(jié)了婚,有了子女。我把伊莎諾娃的信給我妻看。我和家人都一直希望能夠見到她。
然而有一天,我收到一個包裹,上面的字是陌生的女人的筆跡。它是從伊莎諾娃的家鄉(xiāng)用空郵寄來的。我打開包裹時心中在想,這個新筆友是誰?世上最大的樂事,無過于相互的情誼、關(guān)心和幫助。包裹中有幾本雜志,還有一封短信!拔沂悄闼熘囊辽Z娃的好友。我很難過地告訴你,她在上星期日從教堂出來,買了一些東西后回家時因車禍而身亡。她的年紀(jì)大了———七十八歲———沒有看見疾駛而來的汽車。伊莎諾娃時常告訴我她很高興收到你的信。她是個孤獨的人,對人極熱心,見過面和沒見過面的,在遠(yuǎn)處和近處的人,她都樂于相助!
寫信的人最后請我接受包裹中所附的伊莎諾娃的相片,伊莎諾娃說過要在她死后才能寄給我。
相片中是一張美麗而慈祥的臉,是一張縱使我是一個羞怯的大學(xué)生,而她已入老境時我也會珍愛的臉。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