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節(jié) 爺爺愛的
-
表達式八九月的天,時寒時暖,一陣陣的秋風吹起,眼前的景物似乎也慢慢地蕭條起來了。
武漢的天氣,變化無常、忽冷忽熱,這個時候穿什么樣的衣服倒成為件麻煩事。爺爺告訴我一個妙招———“寧厚毋薄”。
小時候,我和爺爺特別貼心。我不小心摔倒了,爺爺會把我抱起來哄個不停,也只有爺爺能讓我馬上破涕為笑。我還是爺爺?shù)男∥舶,喜歡跟著爺爺去買菜,他逢人便夸我乖,夸我孝順,那時候,我最得意了。雖然滿口蛀牙,但我愛吃糖,爺爺就給我買好多好多花花綠綠的糖,一直攢了滿滿一盒糖紙,糖的甜蜜也在我嘴角足足回味了二十年。
每年中秋,爺爺跑遍整個城,買最老字號的“品蘭居”的月餅,只因為我喜歡,只因為我愛吃,年年如此……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之間的話越來越少了,不再親密。并不是我不健談,和網(wǎng)友我能嘰哩叭啦地聊上幾個小時,和室友也能嘰嘰喳喳地說上半天。但現(xiàn)在,就是偶爾在家的日子,和爺爺也常是默默地對坐,交談的話語也是越來越簡單:
好,好,挺好……一次次,我分明都能看見爺爺眼中那渴望的眼神,是期待么?期待我能給他講講在其他城市的見聞?期待我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還是期待我能夠告訴他:爺爺我是愛你的!他從未曾提到過,而我,也從不曾說過。
但無一例外的是,每年中秋我都會收到爺爺?shù)脑嘛,月餅是個挺溫情的東西,每次收到月餅,都能讓我感到特別的溫暖。爺爺是個對食物一點也不含糊的人———我一直這么認為。爺爺對月餅的選擇也是煞費苦心,他并不習慣現(xiàn)在層出不窮的新花樣,月餅的配方和工藝在不停地變化,月餅的滋味已非最初。但爺爺每年都寄,每年都寄一盒豆沙餡的月餅———爺爺習慣了的也是他最喜歡的口味。我也是喜歡的,就像綠妖曾說過:“在某些時候,吃東西是為了讓某人高興。”
今年,轉(zhuǎn)眼又快到中秋了,我沒有收到月餅,卻收到奶奶匯給我的一百塊錢和她的話:“就用這錢給自己買盒月餅,出門在外,一定要記得在中秋吃月餅!
我愣了半天,忽地,猛然意識到爺爺是真的,真的已經(jīng)在今年二月份離開了我們。要不,他一定會給我挑選家鄉(xiāng)最新鮮最美味的月餅,豆沙餡的。
我是不是不孝順呢?我想如果我足夠孝順,我應該在每個中秋節(jié)給爺爺寄上一盒月餅,而不是二十年來一味地泰然接受長輩的疼愛,而沒有用心關心過長輩。我是不是不孝順呢?我想如果我足夠孝順,我就會像老舍筆下的那些老輩人,就是忙,就是累,也該留有足夠的時間和父親爺爺默默相對,一天一天。而我,回老家越來越少,就算偶爾相對,也總是無言。爺爺?shù)淖詈笠幻,我也沒能見著。我記得,媽媽說爺爺最后的一句話,是“記得每年八月十五給我寄月餅”。
難道親情真的只能這樣帶著空間的距離,使?jié)M腔的情感在時間的流逝中默默燃燒?我不知道。也許親情因為平靜,因為深沉,反而更容易被忽略。
其實,一直以來,我并不是不愛你們,我并不是不想你們,而是,我從未曾說過。其實,一直以來,我都似乎可以看見你們眼里深藏的秘密,回眸轉(zhuǎn)眼間流露的欣慰與焦慮———我明白你們希望我能夠在你們眼中一天天成長起來,成熟起來,讓你們一同分享成長的喜悅,也為此心甘情愿地付出。
但對爺爺,我錯過了,我沒有來得及親口告訴他,而今,他還能聽見嗎?
李碧華曾在文章中寫道:傷人心的,不只是舊時的月色呀!清冷的秋夜中,秋風吻過我淌著淚的臉頰。
傷人心的,不只是舊時月色呀!還會是你的冷漠和別人的無助。
來不及了?來得及!
今年的中秋,我要給家里寄去一盒月餅,并記得告訴你們:我是愛你們的,我也很想你們!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