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節(jié) “出洋相”的來歷
-
我們習(xí)慣將人鬧笑話或出丑稱為“出洋相”。既為“洋相”,它與外國人到底有沒有關(guān)系呢?
“出洋相”一詞據(jù)說來源于近代一個故事:有一個名叫庫茨佐夫的洋人聽聞華夏富庶,就來到中國,聲稱要游遍中華神州,一展宏圖大愿。他妄想將中國所有的財富掠為己有,將中國的田地變成自己的莊園,將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吞進自己肚里,將中國老百姓變?yōu)樽约旱呐`。
一天,他在和土財主閑聊時,終于按捺不住自己的狼子野心,信口問道:“誰能一口吞下一塊土地?”這沒頭沒腦的問題,把財主問得無言以對。這時,土財主家的放牛娃正巧經(jīng)過這里,聽到這句話,覺得這家伙不是好東西,于是上前說道:“一口吞下一塊地算什么英雄,我能一口吞下四塊土地!”庫茨佐夫大吃一驚,忙問:“你怎樣一口吞下四塊土地?”放牛娃用牛鞭在地上寫了個“田”字,這“田”字正是“口”中含了“四塊土地”。
庫茨佐夫覺得很沒面子,罵道:“你一個小孩子,仗著一點小聰明,難道還想把中國的全部智慧一口吞掉嗎?”放牛娃沒有吭聲,卻用鞭桿在地上寫了個“團”字。
庫茨佐夫驚呆了,惱羞成怒,接著在地上寫了個“囚”字后,吼道:“別得意,看我一口把你們中國人也吃掉了。”放牛娃馬上也寫了個很大的“口”字,又在“口”中間粗粗地寫了一豎,成了一個“中”字,一豎正象征著一位堂堂正正、無比英勇的中國人!叭魏斡幸靶牡难笕,也別妄想能吞掉一個中國人!
庫茨佐夫驚怒交集,臉色變得十分難看,被這小小的放牛娃戲弄得顏面盡失。這事不久傳開了,因為他是外國人,人們便說他“出了洋相”!俺鲅笙唷币辉~也就這樣流傳開了。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