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節(jié) 鴻溝為界:楚漢均勢的轉化
-
劉邦到成皋養(yǎng)傷之時,韓信大破齊師,一舉奪取了臨淄(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區(qū)北)。與此同時,劉邦派到齊國勸降的酈食其,也遭遇烹殺之禍。
原來,當彭越攻取梁地17城,項羽被迫率軍東征的時候,成皋、滎陽一線的形勢有利于漢軍。當時酈食其以為燕、趙已定,只有齊國還沒有攻下,就自告奮勇,表示愿意前往齊國勸降,劉邦同意。
酈食其到達齊國,軟硬兼施,終于說服齊王田廣。那時候,田廣聽說韓信領兵攻齊,早已派齊將華無傷、田解屯兵歷下(今山東濟南市),以阻止?jié)h軍東征。他為了保全齊國,便接受酈食其勸降,下令撤去歷下一切守備,終日與酈食其飲酒作樂,卻不知韓信正進兵平原(今山東平原西南)。
韓信在小修武被奪兵權之后,又奉命招集數萬趙兵,開始東伐齊國。他還沒有渡過平原津,得知田廣已經歸附漢王,就準備停止進軍。然而,在范陽說客蒯通的慫恿下,他又渡河繼續(xù)東進。
公元前203年10月,韓信率軍襲擊歷下,大破齊國守軍,直逼齊都臨淄。田廣大驚失色,以為酈食其出賣自己,下令將他烹殺。接著,田廣率兵逃到高密(今山東高密西南),并派使者向項羽討救兵。其他齊國官員,也紛紛逃亡。韓信攻取臨淄,立即乘勝前進,追擊田廣于高密。項羽聽說韓信舉兵破齊,而且將南下攻楚,便派龍且、周蘭率20萬楚軍,趕赴齊國救援,與田廣會合于高密。當時有人勸說龍且,漢軍遠斗窮戰(zhàn),其鋒不可當,不如深壁不戰(zhàn),斷絕漢軍給養(yǎng),迫使它不戰(zhàn)而降。龍且狂妄輕敵,企圖占領齊地,竟然充耳不聞。
不久,齊楚聯(lián)軍與漢軍在濰水兩岸擺開了戰(zhàn)陣。一天夜里,漢軍準備好1萬多條口袋,裝滿沙子,在濰水上游投囊堵水,使下游河水變淺。接著,韓信引兵渡水,龍且率軍迎戰(zhàn)。當漢軍半渡濰水時,韓信佯裝戰(zhàn)敗,命令全軍向后撤退。龍且一看,喜出望外,立即舉兵尾追。這時,韓信下令掘開上游沙袋,洶涌的河水猛烈襲來,使大半的楚軍無法渡水。于是,韓信急令出擊,將楚軍打得落花流水,龍且兵敗被殺。在濰水東岸的楚軍,見勢不妙,也紛紛逃散。
田廣聞訊出逃,韓信追至城陽(今山東莒縣一帶),將他活捉。與此同時,漢將灌嬰俘虜齊將田光,占領了博陽(今山東泰安東南);又大敗齊將田橫于贏縣(今山東萊蕪西北),田橫被迫逃歸彭越。接著,灌嬰又擊殺齊將田吸于千乘(今山東高青東北),曹參擊殺齊將田既于膠東(今山東萊西西南)。至此,漢軍占領全部齊國。
韓信平定齊國后,派人帶信去廣武,請求劉邦立他為“假王”(代理齊王)。韓信認為,齊國偽詐多變,一向反復無常,南邊又與楚相連,請立假王鎮(zhèn)守,以穩(wěn)定這一地區(qū)的局勢。劉邦為此大怒。但當時楚、漢相持,前途未卜。為了避免發(fā)生變故,劉邦派張良帶著印綬去齊國,立韓信為齊王,同時征調韓信的隊伍攻打項羽。
韓信迅速平定齊國,殲滅龍且20萬援軍,完成了在戰(zhàn)略上對項羽的鉗形包圍,改變了楚漢長期以來在軍事上勢均力敵的態(tài)勢。難怪項羽聽說龍且兵敗戰(zhàn)死,不禁大為驚恐。韓信對于改變楚、漢均勢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成了舉足輕重的人物。為了挽回敗局,爭取韓信,項羽派武涉前往齊國,勸韓信背漢歸楚。
武涉到達齊國,一面離間韓信與劉邦的關系,一面力勸韓信歸楚。他說當今楚漢相爭,韓信的地位舉足輕重,“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史記·淮陰侯列傳》)。他勸韓信與項羽議和,可以三分天下,成一方之主。但韓信不肯背漢,表示對劉邦“雖死不易”(同上)。
武涉走后,又來蒯通。蒯通認為韓信所處地位特殊,助漢則漢勝,佐楚則楚勝,楚漢勝敗取決于韓信。他勸韓信另立門戶,“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表示:他對劉邦,不能向利而背義?傊,韓信在楚漢決戰(zhàn)前夕,幾經說客離間而不背漢,打破了楚漢均勢而有利于劉邦,終于促成劉邦奪取楚、漢戰(zhàn)爭勝利的果實。
當時,韓信據有魏、趙、齊,并進兵擊楚,從北翼給予項羽巨大壓力;被劉邦立為淮南王的英布,則從南翼威脅楚軍,成為項羽的勁敵;彭越繼續(xù)游擊于梁地,斷絕楚軍的糧草,又使項羽的后方受到騷擾;而劉邦前據滎陽、成皋、敖倉一線險阻,后有富庶的關中,兵源和糧草充足,滎陽以西被劉邦牢牢控制。形勢發(fā)展正如當年張良所說的,韓信、彭越、英布可以破楚,如今果然使項羽處于孤立無援、西進無望、后退無路的境地。
在這種情況下,項羽被迫議和。公元前203年8月,楚漢雙方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滎陽東南)為界,中分天下,鴻溝以西歸漢,以東屬楚。項羽釋放太公、呂雉之后,撤兵東歸。在這關鍵時刻,張良、陳平提出乘勝追擊、消滅項羽的建議。楚漢的大決戰(zhàn),終于開始了。
名家回眸
李白的《梁甫吟》里有:“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入門不拜騁雄辯,兩女輟洗來趨風。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窨吐淦巧腥绱耍螞r壯士當群雄!”這里的高陽酒徒,就是酈食其。指揮楚漢如旋蓬,那是何等的瀟灑。旋蓬一詞意指隨風旋轉的蓬草,表示輕而易舉。不過我們完全可以想象成酈食其戴個斗篷,指揮各個方向,忙得團團轉,卻一點都不慌亂,就如同李敖說演講得左右顧及,因此轉來轉去像個電風扇,酈食其轉得旋起來了。毛澤東讀到這一段的時候,給李白的詩加了四句:“不料韓信不聽話,十萬大軍下歷城,齊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边@四句講的是酈食其是怎么死的,而李白的詩則是講酈食其是怎么狂的。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